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99

分卷阅读599

    宋茯苓去年就没花钱吃了很多,今年等不及回家上山了,可以说,今年她什么也没干成,前几个月一直在陪爹复习,馋了。

“怎么卖的?”

“二文钱,给你这一碗,你可以挑,孩子,只要别给我全扒拉坏了就行,”老农面前两个大筐,就在陪考棚旁边售卖,他也没个遮阳的,边说话边用袖子蹭满头大汗。

一大碗樱桃拿回去,宋茯苓和弟弟又是洗又是吃,给马老太心疼的,她小孙女甭管洗啥,洗三遍,四壮挑来的一桶桶水全让这俩孩子祸害了。

你说那有啥吃头,不如买个桃。

恩?刚想完,胖丫真就领米寿买桃去了,哎呦这俩淘气的,他们爹里面考试,他们在外面心大的,一会儿包子一会油条,东一趟西一趟,零嘴不断。

马老太摇着蒲扇,坐在考棚里听几名“家长”说话,有男有女。

她不需要回避,想与人聊就张嘴聊,一把岁数了,老婆子一个,不像儿媳和闺女银凤李秀她们只能听,不能插嘴,要不然不好。

老太太这几日就像听话本子似的,听外地人讲当地的事,从地里收成到人文习俗。

你看,那有的明明隔着不太远,婚丧嫁娶习俗还不一样呢。

“多大岁数,你们十二就结?妈呀,十二不中吧。”

“啥玩意?不相看啊,你再男女大防也要让娃瞅瞅的,直接掀盖头,他长的吓人,吓着怎么整?媒婆那张嘴不能信。”

“你是哪的?你那城里是不是有个自己家开的医馆,她姓于,她娘家是关里的……”

老太太记性可好了,记得当初逃荒,有家开医馆的收留过她们。

“哎呦,你两家离的不远啊?她家还干着没?挺好的吧?”

倒是没让这名新认识的考生家长,给那家好心医生捎东西。

用不着,她们家有运输队。

富贵前两天押运那趟就给客栈白掌柜带去了四大车萝卜白菜,还有一些辣椒面。等赶明天凉快凉快的,愿意给医生家捎点礼物,就让富贵一走一路过给送些点心。

不过,那老太太唠起来也挺亲香,让这位家长给捎带几句话。

聊天嘛,啥是聊天?就是想到哪里唠哪里。

而这些外地来的,尤其是妇女用很羡慕的眼神看马老太,在她们眼中,这位老太可是奉天省城人呢。

这第二天又这么消停的过去了。

宋福生出考场。

米寿:怎么样?

他姑父与他单独吹牛:“还是全会,没拉开差距。”

米寿愁的:这是谁出的题啊?你倒是出点难的。

第三日。

宋福生坐在考卷前:“……”

打眼一瞅,有几道题有些含糊,尤其是让他写诗作赋。

这这这,最怕这个。

他急忙翻最后一页。

宋福生深吸一口气:我去,写诗丢分不怕了,得救了,他,果然是不一样的“烟火。”

浮费弥广,闺女押中了得分最大的策论题,他生了个与旁人家不一样的花朵。

会生是手艺,他很厉害的。

宋福生双手捂着脸,闭着眼睛回忆、思考……

杨康情不自禁望了眼宋福生的背影。

他的短板不怕作诗,怕最后的得分题“浮费弥广。”他的阅历和能查的资料是有限的。

与此同时,陆畔在另一个考场已经动笔。

开源,怎么开源?对商人不要过于盘剥,开源商业,对农业制造业提高效率,像是改良工具。

节流,对官员如何节流?整顿吏制,支出透明化,他甚至提出,每一次公务出差,无论是出差方还是接待方,要有具体额度,超额由官员自己补,洋洋洒洒,连草稿都没打,直接写。

很巧的是,陆畔与宋福生的论点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角度。

陆畔身处高位,他能将开源对士农工商里的商如何管理写出千字建议,对节流,官员之间上下如何联系写的清清楚楚,以管理者的角度。

宋福生是曾经当过仓场衙的官,他是以参与者的角度,细致的去阐述细节,很是实用。

可苦了像“杨康”这样没有实践的书生了,他们不停闭目思索。

考秀才的最后一场,快接近尾声时,外面忽然咔嚓咔嚓闪过大响雷,明明之前还晴空万里。

毫无征兆的,考场里就刮进了凉风,窗纸被风吹的有响动,外面邪风阵阵。

宋福生刚要将草稿纸的诗抄写到卷子上,望着外面的天一皱眉。

这个考点外,只有他娘、他媳妇、他闺女、儿子米寿不算个帮手,他大姐、李秀,四壮,没了,就四壮一个男的,撤棚子朝家跑都忙不过来。

还有那么多点心。

帮考生们看守书,下雨了要先将书放桌子上,点心就得没地方摆。

老宋心里急,咋不惦记呢,下笔更快了。

而就在他誊写时,外面又突然下起了雹子,八月天,瓢泼大雨里夹着雹子粒。

南西所考点,宋福生是第一个出考场的人。

他拉着考篮急匆匆朝外跑。

杨明远背着考篮紧随其后。

这条巷子口此时一片嘈乱,各个摆摊的忙着收摊。

大雨夹着雹子里,宋福生顺脸向下流雨水:“闺女,进去。”

宋福生又喊:“米寿,听话,不用你帮忙!”

米寿拉着考篮向棚子里倒动小腿时。

“宋姑娘,你放下,我来,”杨明远用袖子使劲蹭了把脸上的雨水,就伸手和宋福生、四壮他们一起撤桌子,拉雨布。

宋茯苓在雨中冲杨明远的背影大声说:“那你把考篮卸下给我,我给你拎进去,别浇到笔墨。”

“好。”

宋茯苓刚接过考篮,齐刷刷的跑步声传来,两支长长的小厮队伍中间是一台马车。

陆畔掀帘。

第六百二十一章被雨困住的城市

陆畔左胳膊挎着雨披,右手撑起雨伞下车。

隔着雨幕,眼睛始终盯着宋茯苓、手里的考篮。

他大踏步的向宋茯苓的方向走来。

地上的积水,将他的长衫和鞋面浸湿。

“哥哥?”

陆畔和宋茯苓中间,米寿跑了出来。

陆畔弯腰拍了把米寿的屁股:“上车。”

米寿立即跑回棚子里,将他白日睡觉盖的小被单扇在姑父的考篮上,小人拉着长杆箱的杆,奔向马车。

米寿将箱子向马车上放,到底岁数小,手上没劲,累的嗓子眼发出吭哧吭哧的声,浑身浇透,却先将姑父的考篮放在了车上,这才很灵活的爬上去。

上了车,米寿就摆手急道:“jiejie?”

不用喊,你姐正被安排着。

陆畔站在宋茯苓面前,眼睛盯着宋茯苓的脸,眼神一扫,看见宋茯苓一身男装已经淋成了落汤鸡,清冷的声音道:“披上”,雨披递过去,“拿着”,雨伞又递过去。

“嗳?那考篮?”

没给宋茯苓多话的机会。

陆畔伸手就将杨明远的考篮单手拿过,放在地上,然后就一副像护送宋茯苓上车的样子,用高大的身体,隔档住考篮和宋茯苓的视线。

“听话,上车。”

在雨中,宋茯苓恍恍惚惚好像听见陆畔说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