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98

分卷阅读598

    里富裕人来讲,夜生活刚刚开始。

听说,老热闹了,听戏的逛那什么的,天一黑就出来。

宋福生的大伯,咧着嘴冲老高直啧啧:哎呦我天,这要是在村里,都快要睡觉了,村里头再过一个多时辰就没啥人走动,包括他们“宋九族。”

宋九族在村里就属于很出名的夜猫子了,经常贪黑干活,老爷子常说:“吃饱了压炕头作甚。”

葛二妞用胳膊碰她老伴:“你别啧啧了,快去撒泡尿,免得一出门就满哪找茅房,不够与你丢磕碜的。”

“嗳嗳。”

高屠户的大儿媳也说:“爹,您去洗洗手吧。”

高屠户瞅了瞅自个手指甲又埋汰了,这一伸出来不好看,急忙去洗手。

女人们互相在梳头发。

就在楼下一帮人热热闹闹整理自己,头回下馆子啊,要认真对待,宋茯苓和钱佩英上楼喊宋福生。

娘俩就看到宋福生和米寿在二楼阳台,一人一个贵妃椅,已经脱了鞋摇着脚丫唠道:

“姑父,简单还不好吗?全答对了,不好?”米寿说完,还伸出小手拿茶杯,滋溜一声抿了一小口。

宋福生双手枕在脑后,悠哉的晃着脚回答道:“你还小,不懂。我会,别人也会,那能拉开差距吗?你想远远的甩掉别人,尽快与他们保持距离,那就得出难题。”

钱佩英和宋茯苓对视。

闺女,看看你爹,这个小人得志样,你就不该给他押题。就在米寿那里,他形象保持的可好了。

点心店留俩守店的,回头给他们打包饭菜。

一帮人浩浩荡荡的出门。

“弟妹,那是?”

钱佩英告诉朱氏:“那是布庄。”

“弟妹,三弟的那些好衣裳,你就是在那里给他买的?”

钱佩英说:“不是,我是在后四道街,有一家手艺可好了,这家很少来,不过这家的老板娘与咱家老太太倒是很熟悉。”

“娘在城里已经认识好些人了?那些做买卖的她都熟?”

钱佩英摇了摇头,“也不全是,有的是认识老太太,老太太还不一定能叫出他们名呢。”

朱氏半张着嘴,第一次意识到,她婆母在外面,居然是位很厉害的人物。

停顿了几秒,“嗳,三弟妹,你等等我。”

宋银凤和何氏她们也在后面说说笑笑。

一品轩门口。

大伯忽然拽着宋福生,还不敢大声嚷嚷,怕给孩子丢脸:“生子,别别别,刚路边那羊汤馆就中,你听大伯的。”进这里一顿饭得花多少钱?

“宋先生。”

“宋先生。”

四名小二急忙出来迎。

其中一名小二口齿伶俐道:“东家前儿走时,就盼着您能来,我们掌柜的也已等待多时,请。”

就这样,以大伯为首的九族家人们,稀里糊涂的就被小二们热烈欢迎给请了进去。

而宋福生那面,掌柜的正与他说话呢,他时不时点头,又回头示意小二给老娘他们往包间带吧,有人忽然喊他道:“是子帧兄吗?”

呦,老庞。

仓场衙的庞大人。

老庞见到宋福生很是亲,能不亲吗?宋福生离职,他接手了不少。这不嘛,供应商安排他吃饭,才吃完,要去下一个地方乐乐。

这就是宋福生说的,他当职那阵,手里有实权,很让人眼热。就打比方鱼油那种小事,他那阵什么都不用干,就正常签字购入,签个字至少五百两回扣。

扯远了,这不嘛,宋福生又简单和老庞说了两句话。

楼上,包间,两张桌,菜都摆了上来。

大伯高屠户他们几个老头却没有着急吃饭,而是各个趴在窗边看稀奇,一脸看啥都新鲜的样,那红彤彤的灯笼,来回走道的人。

请原谅他们头一回过“夜生活。”

其实现在才晚上七点半不到八点,宋茯苓特意偷摸瞅眼手表,毕竟要保证老爸睡眠的,明日还要考试。

葛二妞:“嗳嗳嗳?吃不吃了?让人来回上菜的小二瞧见多不好,”真是丢不起磕碜。

他们这八个粉花老太太,眼下明显比家里的糟老头子们有见识得多。

钱佩英也说:“不用等胖丫她爹,他与人说完话就能上来,都是自己家人,饿一天了吃呗?动筷。”

当马老太吃饱喝足,将腰间的钱袋子拽了出来,一副她要下楼买单时,掌柜的端一盘西瓜进来,西瓜放在桌上,满脸不好意思的与宋福生耳语了两句。

掌柜的是真不想收钱的,他们东家走时特意嘱咐,可是那人一副必须要结账的模样。

宋福生说:“行,我知道了,没事儿,他结账就结吧。”

庞大人离开酒楼前,给宋福生一家的饭钱结了。也不完全准确,准确的说,应该是安排庞大人的商人给买的单。

大伯、朱氏他们:“……”啥也别说了,真是开了眼界。

俺们家还是当初那个逃荒的人家吗?

我们那时候,家里小娃子们都跪在地上乞讨过啊,您再看看现在。

第二日,宋福生进考场前,有好些位二十岁上下的考生都在马老太的考棚前站着说话。

宋福生才考一天,就认识了好些“同龄佼佼者。”

杨明远在与这些人聊天时,用眼角余光偷摸瞄过宋茯苓两三次。

而第二日,也不再是一个“陪考棚”了,好些商家比如卖毛笔和墨的都来了。

第六百二十章他在向你走来

有了各种摊位,在宋茯苓眼中这是好事。

要知道南西所相比其他考点,位置有些偏,吃饭都是个问题。

昨日白天饿了,他们就吃的点心。

但在马老太眼中,这就不中了:

到啥时候都有跟风的,你说那跟风的,咋就那么烦人呢?竟捡现成的,捡别人趟出来的路。

你包子油饼子乱遭的摊子全支出来,外面陪考的人,晌午饿了就有多重选择,就不会买她点心了。

你知道这一天下来,仅卖陪考点心能卖出多少?

“奶,淡定。昨日我怎么说的?不用加大量,多亏您听我的了吧?”

马老太:我蛋不蛋腚也不能给人轰走,胖丫啊,你家都不挣钱了你还笑,“给,”心里吐槽很多,仍旧掏出些铜板。

得说,老太太心态现在很平和,跟风影响她买卖的情况已然发生,着急生气没用。

但你要是夸她大气想得开,她一定会大实话告诉你:我不是大气,我是家里头不着急等米下锅,家里有钱,任外面别说刮东南西北风了,就算刮邪风我都不怕。

可我家里要是没钱,着急挣钱回家给孩子们买米煮饭你再试试,我非得去挠死他们。

所以不是有那么句话嘛:到啥时候说啥话。

宋胖丫接过铜板,就领着米寿去买樱桃了。

她不是没钱非要管奶要,是兜里都是“一百”的。

宋茯苓买的樱桃不是现代那种大樱桃,是小手指盖大小。

乡下的农民伯伯在山上的樱桃树或家里后院的樱桃树摘下来,挑担子用筐背进城,天热去掉破皮的,挣不上几个钱。

主要是这玩意也不值钱,乡下孩子一般都自个找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