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质子为皇[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2

分卷阅读222

    的三月中。

而直到这个时候,北方多地干旱,滴雨未下。

南方数个地方,亦是干旱少雨,颇为奇异。

后又过五个月,北方旱情越发严重,南方连降暴雨,不少百姓流离失所。

新皇政令不断,严查贪官污吏,更又增加两名钦差在各地巡查,使得百姓得以安稳,不至于被有心人撺掇,以乱朝纲。

前朝小朝廷因困于三州,偏偏这三州自入夏以来,暴雨不断,粮食也越来越少,这前朝小朝廷终于支撑不住,于元熙二年的年底,被宁远侯江白彻底攻破,并活捉前朝皇室诸人,押解回长安。

元熙帝依旧不曾有丝毫的心软,凡参与谋逆男丁依旧斩首,其余前朝皇室成年男女皆杖刑后圈禁,年幼男女亦被圈禁——元熙帝没有杀他们,却下令将其圈禁致死,并不得令其成婚。

如此,几十年后,这前朝皇室,哪里还有甚传人?

朝中臣子倒有人想劝,奈何元熙帝已然下旨,君令再不得更改。

且大庆朝的天灾越发严重,朝中诸臣帮忙处置这些天灾,令天下安稳尚且还来不及,更无心也无力再去劝圣人施行仁政了。

——天灾之中,若仍旧施行仁政,朴实的百姓或许还能知恩,但因天子的仁慈,却更会令无数贪官污吏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等情形下,百姓又能活下多少?

元熙二年至元熙三年,整整两年时间,大庆朝几乎把如今所知晓的天灾轮了一半。

幸而元熙帝在此期间,强势刚硬,严查各地官吏,令百姓不曾受多少官员盘剥;更减免了三年粮税,期间还推行了玉米、番薯等能适应干旱和贫瘠土地种植的作物,使得无数百姓靠着这些作物活了下来……

百姓无不赞叹新皇乃是百年明君,颇有远见。

纵然是朝臣,在发现新皇的这等可以在史书上写上百字的大功,以及灾年之间,百姓饿死病死的人数为自有记载以来最少的时候,更是激动不已。

这是新皇的功劳,同样也会有他们的一分功劳。

纵然只有那些被新皇安排下去做这些事情的人会被提及,但是,新皇犹在,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跟着干,是否有一日,新皇也会再令他们也有被史书记载的一日?可以名垂千古?

元熙三年十月,天灾终于缓解,田中作物长得极好,百姓也终于换上笑颜。

十月末,殷王殷守与宁远侯江白联手,攻打定王。

定王藩地经过两年的天灾,此刻人数大减,本就欲要韬光养晦,谁知殷王与宁远侯联手袭来,直接打了定王一个措手不及。

不出三月,定王藩地再不复存在。

元熙四年,正月十六,元熙帝重新开始上朝。

如今仅剩下的藩王殷王、安阳王、信王俱都入长安拜见元熙帝。

期间,信王藩地军政皆交由朝中人处置,自无可说;

殷王则将殷地军政二权上交新皇,并肯定将殷王之位交给侄子,自己则卸下殷王之位。

诸臣忽然。

然帝踌躇之后,许殷王将殷地军权交归朝廷,然殷氏忠心,其子弟依旧可以在军中任职;其政权仍由殷王所掌,朝中只派人辅佐。

至于殷王要将王位给侄子的事情……元熙帝亦允了,并连数殷王数次军功,封其为福王,食邑五千户,赐居皇宫。

诸臣瞪大了眼睛,心道元熙帝如此,殷王如何会愿意?

然后,他们就瞧见殷王殷守竟是意外的唇角带笑,谢恩之后,还问道:“圣人当真不赐臣其他住处?”

元熙帝沉吟片刻,才道:“唔,是朕疏忽了。卿长安城中若无住处,将来……成亲时,该如何……”回门?“那就再赐一府,只是,朕与福王交情莫逆,情深不改,若无必要,福王还需住在宫中的好。”

福王殷守一张冷硬的面容上露出更大的笑容,认认真真的领旨谢恩:“臣遵旨!必不负皇恩浩荡!”

诸臣:……总觉得哪里不对?

安阳王赵容见此,心下叹息。

他倒是不知道谢远和殷守之间的那些……情深不改,但是,他来长安之前,和王府中的谋士还有王妃都深谈了数次,最终明白,这位小舅子削藩之意早已定下,现下不曾真正对他和殷王动手,只不过是时机未到而已。

如此,他还有甚好说?

从前小舅子攻打天下时,他除了出了些好马外,几乎没有任何功劳,如今这位小舅子不曾为难他,大约也就是为着他当初的那些马,还有他的妻子。

赵容深深吸了口气,亦出列,言道要交出藩地兵权。

谢远微微扬眉,推拒数次,才终于接下此事,并道:“安阳王依旧可以在军中任职,立下军功。”

赵容自然是跪谢皇恩。

到了此刻,诸臣中那些最愚笨不堪的都回过味来,知晓如今天下大权,已然尽数握在了这位登基才四年的年纪轻轻的皇帝手中。

曾经的永和帝熬不过的天灾之年,这位新皇熬过了;曾经的废帝永平帝处理不了的藩王之争和朝中贪官污吏,这位新皇也使大庆朝境内无战事,而剩下的三个藩王,俱都没有了军权,至于贪官污吏,再经历了新帝对朝臣的严苛的监察后,纵然有漏网之鱼,却也无人敢大肆贪污。

这个天下,真正归一。

这位新皇,也果真令他们胆战心惊。

正在他们担忧这位新帝将整个天下收在手中后,会不会因为无数可干,转过来要收拾他们的时候,就听这位新帝转着一枚玉佩忽然开口。

“朕年纪已大,欲要成婚,诸位以为如何?”

诸臣:“……”那当然好。

众人无不恭贺新皇,并摩拳擦掌,想要推拒家族中合适的小娘子。

“既然诸位说好,那,朕就两个月后,三月十六那日成婚好了。”

诸臣:“……”难道不需选妃选皇后吗?

还是谢相年岁大,辈分高,出列询问:“敢为圣人是否以有了皇后人选?”

谢远笑眯眯的看着群臣,笑道:“自然。”顿了顿,道,“朕方才还令他今后都要进宫与朕同住,并言道与他情深不改,诸位刚刚听罢,就已经忘记了么?”

然后,谢远就站起身,伸出了左手。

诸臣俱是一怔。

谢相也是一愣。

可是这群臣之中,却有一人突然站了出来,一双眸子漆黑明亮,定定的瞧着那个站在高位的人,一步一步,朝他走去。

待走至还有一步远的地方,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