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群穿宋朝]苍穹之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6

分卷阅读276

    有官方报纸和新闻台,还有十二家在文化部注册过的不同报纸刊物——、科普、时事分析、散文诗歌,不仅价格便宜、发行量充足,内容也充足的可以让人津津有味的看一下午。

云祈递交的这一份提议里,讲述了如何双管齐下的控喉舌以聚人心。

宋国也可以开始印刷公开的官行报纸,放大夸赞朝廷做出的种种政绩,同时贬斥金临二国的不良之举。

同样的,他们可以发动布置在临国的暗线,共同合资申请开办报社,在临国发行小报,表面上是在刊载诗词歌赋等颇有古代特色的作品,但暗中抨击挖苦临国的种种行径,进而挑拨新住民和旧城民等群众的关系。

宋国的优势在于,真用骈四俪六写起东西来,临国那些不懂文化底蕴的审核者真的看不懂。

如果用复杂的文体来写作,再掉书袋式的引用一些典故,那就跟用摩尔电码没什么区别了。

这小报里抹黑讽刺的内容,必然会被那些在扬州谋求生计的识字人看出来,再暗中传播扩散。

舆论一旦扩大,他们新闻部的人就要想着法子澄清谣言,甚至是处理许多意料之外的事端。

倒算个好办法。

——

赵构不知道的是,相比于其他的官员和子民,他已经在局势之中被拉开越来越大的信息差。

作为帝王,他深居宫中,极少出访探看。

明面上,他手握整个南方的疆土,所有的消息由四面八方而来,最终汇集到他的手中。

可实际上,宋国的官员犹如脱缰的野马,在不受控制的接受越来越多的信息。

赵构因为身份的特殊,不可能到处走访探看,臣子们为了自保也不可能什么都跟他说。

但自从商部官员集中进入扬州学习之后,临宋的人员交流越来越频繁,双方在海关的设置和签证的审批上也越来越成熟——

已经有超过五万宋民在临国有完整的身份登记和签证记录,而他们带走的书籍、商品,甚至是观赏过的舞台剧、话剧,都数量惊人。

话剧内容……自然是文化部精心编排过的。

临国从一开始就接受了自己要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命运,不仅接收金国的难民,宋国的投奔者,连胡人和南方少数民族也吸纳了不少。

伴随着大量的临国报纸、杂志被流通出去,整个淮南渐渐开始兴起‘再复唐风’的现象。

——说不清楚到底是临国思想的启蒙,还是大规模工业化带来的经济发展,有大量的士子和商人以‘仿赏旧唐’的名义创造大量的诗歌和话本,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南宋地区的文化运动。

北方战事一路高歌猛进,南方更是经济昌盛文化繁荣。

但是……这繁荣之中,总透着些文艺复兴的端倪。

他们开始歌颂人性,公开表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从前士子们仿怨妇少女写花间词,如今却一个个开始重拾盛唐之风,开始创作更为恢弘大气的作品。

因为前线战事激烈,因为南方实仓禀足吃喝的人家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宣扬重视生命,重视自己的诉求。

紧接着官府下了死命令,严禁公开谈论临国的文章和诗歌,严禁仿效临国的话剧再行排练,可文化的传播犹如燎原之火,在短短半年里直接从淮南扩展到了福建、广西、四川、湖广等地。

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生活的富足前往以常州为中心的三企十业工业带,而兴旧唐之风的文化运动也以无法压制的态势开始往外蔓延。

堵不如疏,官方发行了,开始刊登更为温和而符合儒学思想的作品,每日刊印出来便被一抢而空。

皇帝本人并不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他早就被众人抬到了如神祗一般的位置里,自满为真龙天子,根本不屑于去了解临国传出来的邪门歪道。

可官员们都在秘密的传阅着自临国而来的各种、杂志,仿佛共同保守着什么秘密。

而少数耿直的高臣直接把那些禁书捧到赵构的面前,涕泪纵横的痛斥这里头的邪说有多大逆不道,得了同意再出去焚毁收缴这些禁书。

这样过激的行为,只进一步的让思想的传递和交流更加隐秘,却并没有真正的把这个势头给堵住。

云祈把这场旧唐之风的复兴看在眼里,一直笑而不语。

她给赵构的……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在柳恣走了以后,她的脑子里就已经清醒了很多。

很多事情是不可回首的。

她必不可能回到从前为了复仇才特意调遣过去的江银,也不会去接触任何能让自己想起那场灾难的旧物。

她只能留在宋国,试着如柳恣所说的那样,去过自己的人生。

柳恣其实在这方面看的非常清楚。

在搅乱浑水的,在想法子攫取权位利益的,无论在宋国还是在临国,都不仅仅是云祈这一个人。

伴随着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躁动了。

所以他才会和她说,你要争,便为了自己争,不要再活在痛苦和阴影里。

至少云祈对于他而言,就算是个对手,也是个明面上的对手,而不是随时会在背后狠狠捅自己一刀的埋伏者。

唯一可惜的是,辛弃疾既没有目睹这场繁花绽放的诗歌之兴,也没有时间去参与任何诗词的写作。

他每天五点起床,下午五点到七点下班,晚上花三到六个小时备考CAT,准备着明年的考试。

——CAT的成绩意味着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定,而这会直接影响到他官阶的高低。

CAT考试本身被调整了内容和难度,但也在提升对更广领域的能力测定。

这一点结合临国的政治体系,便在某些方面与梅丽坚有相似之处。

比起熬资历,似乎通过工作效益和专业能力来升职更为科学。

——当然,资历是保底的存在,是不可能被全盘否定的。

辛弃疾自从上次被亲了之后,就一心扑在工作和学习里,基本上处在他不动我不也不动的淡定心态中,压根不着急。

他擅长判断情况,知道自己在这种时候最应该做什么。

财政院并不需要太多的创新和设计,能够运营好现有的体系,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就已经很不错了。

只要不出错,就等于在帮临国省钱。

新设立的两大银行的运营,金融体系的规范,还有金融和经济课程的修改规范建议等等,都已经能让人忙不多来了。

如今临国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就是教育业。

挖掘机拖拉机驾驶证、技师工程师建筑师资格证、小学老师教育证、CAT考试培训、江银中学考试培训——

几乎所有人们能想到的教育培训,都在东区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