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北方有家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8

分卷阅读78

    而宋嘉祁则站在后头沉着脸,实实在在地否认着薛白的说法。

……不是他非要装13,薛白一个唱红脸儿就够了,俩人都唱红脸儿,以后这帮工狂气了就不好管理了。

宋嘉祁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未毕业的大学僧狗,虽然没学过什么穿越必备技能以及手艺活,这种一个唱红脸儿一个唱白脸儿的事儿小时候看自己爸妈也该学会了。

果然那付婆见了宋嘉祁的神色,并没有敢把薛白的话当真,到底是行了个大礼。宋嘉祁招招手把薛白唤到跟前拉住手,对那付婆道:“这是我家的当家主君,以后他说什么和我说的是一样的。”

付婆连连点头。

大概是真的挺需要这份儿工作的,付婆学东西非常积极。但其实宋嘉祁也没什么可教她的:宋嘉祁并不打算让付婆沾手制作这一方面——谁知道她会不会发觉那面粉不是小米磨制的,而给他们带来麻烦呢?

宋嘉祁要付婆学的不过是收钱罢了,若有人要棒子面儿粥,就再加上一个盛饭洗碗。馒头都是有数的,一个两文钱,也不怕她私吞——这付婆看起来倒是个老实的,暂时不用cao这方面的心。

短短一星期的时间,付婆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薛白现下着实体会到了店里多了一个人的好处:有时候人少不忙,宋嘉祁就会把店让付婆自己看一会儿,带着他去街上转转。天知道薛白自来镇上就一直在那一小方天地里忙忙碌碌,根本就没有好好转过呢。

宋嘉祁把龙猫零钱包揣在身上,对薛白笑道:“想去哪儿转?有没有什么想买的?今天宋大哥带的钱管够。”

可是薛白毕竟不是现代社会那些“买买买”的妹子,薛白想了想,“……我们可以回村子吗?”

“宋大哥,我有点儿想家了。”

薛白身上有着古代人——或者说中国人都有的一个属性:思乡,只不过在薛白这个古人身上更加明显罢了。

虽然碧溪村里也有着许多不美好、不愉快的回忆,可那毕竟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啊,看着那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种莫名的归属感。

……虽然在宋大哥身边也很有归属感啦。

宋嘉祁愣了愣:“……你想回碧溪村?”

薛白点了点头:“我还想去咱们的家里住上一晚,还想去看山上的庄稼长得怎么样了,小毛困在后院也很久了,它肯定也想在郊外转转……”

宋嘉祁瞧着薛白,提起碧溪村,薛白似乎整个人都亮了起来。

宋嘉祁叹了口气:“今天是不行了。”

薛白眼里的光瞬间消失了,不过他还是强打着哈哈:“其实不回去也没啥,那、那咱们就去西街吧……”

宋嘉祁摸了摸他的脑袋:“不去了,咱们回家,把明后天的馒头先做出来,明天再回村里。”

☆、第64章

说道回村里,宋嘉祁也有自己的打算。

他上次为了让薛白和郑鑫儿在家里好好说话,特意去地里转了一圈儿给人腾地方。这去地里一转,就发现了一些情况。

薛白之前提到过,刚开荒的地头几年收成都不好,可在宋嘉祁看来,就目前的涨势,并不比别家的看起来差。

……当然了现在长得好也不代表之后粮食会收的多。

这就需要之后观察了。

碧溪村之所以穷,两个原因:地少、地薄。

地少收成就少,地薄收成还是少。为什么碧溪村的村民不开荒?开出来的是薄地,前两年虽不用上税,可第三年就要跟一般土地一样上税了。这地里的产量还够不上交税呢,谁家肯干这赔本的事儿?

确实,碧溪村的地质算不上好,这也是宋嘉祁在村里转了好几圈最后到底决定在山上开梯田的原因。

宋嘉祁开了梯田村里不是没人好奇,偷偷去山上转了两圈都摇着头回来:年轻人就是不懂事,这般种法哪儿收的到粮食?!

对于没见过的东西,自以为资深的种田人士自然而然的把那些归为不可能的,“这般折腾,将来等着吃苦吧!”

不过这样也好,正好让宋嘉祁有机可乘了。

回了碧溪村,薛白自有他的小伙伴儿们要聚一聚,宋嘉祁则拎了些东西又上了村长家的门。

这回的礼不但厚重,还是村里人不常见的:镇上点心铺子的精致点心、一块够裁一身衣裳的厚实布料、两条新鲜的带皮猪rou。

村长咽了咽吐沫,一旁的村长媳妇早就伸手接下了:“这小宋这样客气,这么多东西花了不少钱吧?”

宋嘉祁笑笑:“您喜欢就好。”

村长媳妇笑弯了两只眼睛:“喜欢、喜欢!老头子,人小宋好久没回村里了,这一回来看你,你可得好好跟人说说话。”说罢,伸手在村长的后腰上戳了戳。

村长被戳得一呲牙,到底还是对宋嘉祁道:“小宋坐吧。”

宋嘉祁也不客气,就在屋里找了张凳子坐了,跟村长说起了后山的事儿。

“啥,你想把后山买下来?”村长两只眼睛骨碌碌的转,“我以为你们在镇上立住脚了,以后要往镇上搬了呢。”

宋嘉祁没说多的:“薛白不想离开村子。”

这倒是,毕竟是在村子里长大的小哥儿,村长想起薛白还是个小豆丁时围着自己要听故事的样子,不禁点了点头。

还是自家村里的娃好,有良心。

村长看了宋嘉祁一眼,心里直打鼓,他总觉得宋嘉祁要买山没那么简单,“你买山干啥啊?”

宋嘉祁眼睛都不眨一下:“开荒。”

“其实不用花啥钱,你要用哪块儿直接用就是了,只要开好了在我这儿登记一下,那地就是你的了——之前三亩地的地契我不是都给你了吗?”

宋嘉祁要买山,为的也是这个:他能随便开一块儿,别人不也能了吗?与其到时候牵扯不清,不如直接把山头买下来,到时候山上都是他宋家的地。

宋嘉祁也不跟村长闲扯:“村长,这山是不能卖还是咋地?”

村长说不出话来了。

这山当然能卖。可是碧溪村只有一面环山,另两面都是田地,相接的是别的村子;剩下一面则是进城的路。这山要是卖给宋嘉祁了,别人就一根棍一根草也动不得了,王猎户上哪儿去打猎?冬天村民上哪儿去砍柴火?

村长把这话一说,宋嘉祁立时笑了:“这怪我了,没把话说清楚:我就要我之前开荒那地儿的那个山头,别的您就是卖给我我也卖不起啊?”那山连绵一片可是不小,这村长太抬举他了。

村长狐疑地看了宋嘉祁一眼,到底没多说什么,村长翻出来个挺旧的本子,又拿了个算盘噼噼啪啪的打了半天,跟宋嘉祁道:“那片儿山头顾及得一百多两银子,具体还得去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