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无情物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2

分卷阅读52

    气虚实连注,直若一道惊电。

鹿临川惊骇欲避,可他又岂是寇边城的敌手,虚实两招都挡驾不住,瞬间就被擒住了咽喉要害。

“好一个‘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酸儒生!”寇边城手背筋脉迸出,指间劲力激发,直捏得鹿临川面色赤紫,喉骨咔咔欲裂。

他冷冷道:“你既想搏个‘文死谏’的忠名,我这就成全了你。”

“师父!”

眼见寇边城目中杀意毕现而鹿临川即将断气,一旁的单小虎也是既惊又骇,一下扑倒于师父脚边,连连求道:“师父,放了他吧……徒弟从未求过你,就求你这一次——”

寇边城一字不答也一字不听,一脚飞踹于单小虎的胸口——单小虎只觉被巨涛拍中心口也似,胸骨瞬间折断几根,喷出一大口鲜血之后,竟自晕了过去。

“大……大哥……你……你要杀我?!”鹿临川手脚冰冷,气喘不畅,艰难挤出一声便自闭目待死,一张脸是如茫茫雪后天地俱寂的绝望,只剩两行清泪止不住地滑下。

寇边城冷清清看着他,看着那泪水扑簌扑簌,一滴一滴打湿了自己的手背。

方才鹿临川字字泣血地追述过往,实则他也记得,记得居于鹿府的那些日子,自己每每被旧伤折磨得睡不着,那一点点大的粉团子总是跌跌撞撞跑出门,又跌跌撞撞抱着药罐子跑回来,非抢在婢子前喂自己喝药……

月盈亏,花开谢,十载不是同胞胜似同胞的手足之情,怎么会不记得?

这一夜先失挚爱,再失至亲,明明似过了百年千年,可帐外犹然乌黑一片。

这一夜实是太过漫长。

“你走吧……”寇边城慢慢松开指关,转身背对鹿临川,将一双含泪的眼睛藏在阴影之中,“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是王是寇,是功是过,自有千秋青史论断……”

营中军士复又循声而来,鹿临川一见四渎八盟里的几张熟悉面孔,宛若溺水之人见得救命稻草一般,立时扑上前去拉扯住其中一人的胳膊:“当初起事不正为了‘清君侧、诛魏阉’,恢复我大明朝堂清明?而今魏阉已倒,皇上又年少英明,为何诸位大哥却变了心思呢?”

见这人垂头不答,便又转向问向另一人,一个挨着一个,嘶声力竭地质问。

直到有人终不忍见他这般疯癫失态,回了他一句实话:

“这天下凭什么定得姓朱呢?把那大明皇帝拉下龙椅,我等便是开国功臣,封疆大帅,从此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

鹿临川纵是再痴再愚也听明白了,曾经抛头洒血的好汉,曾经同生共死的弟兄,大名大利当前,谁也守不了最初那点热血与豪情。

也直到这一刻,他终是信了大厦将倾。

不可怜自己,倒蓦地有几分可怜太和殿里的崇祯皇帝,可怜他日夜勤政不倦,却注定了独木难支,天意难为。

鹿临川返身走出将军大帐,却是走一步跌一步,跌一步又爬起来,他神态悲凉,头发散乱,全无半点昔日世家公子的风雅漂亮,嘴里不住喃喃自语:“大明……大明要亡了……”

他突地赤足狂奔起来,疯了一般失声呼号:“大明要亡啦!大明要——”

自暗处突然杀出一个士卒,拔出一面插在大营内的战旗,一把扯下杆头那面黑底白字的旗子,便朝鹿临川掷过去。

这士卒膂力惊人,加之杆头又十分尖利,一掷之下,旗杆便自鹿临川的颈后穿过。

一切都快得猝不及防,寇边城终是失态喊出一声:“临川!”

鹿临川咽喉尽碎却也不倒,竟还慢悠悠地转过身来,朝自家大哥伸出一只手。

凭空抓了一把,似笑非笑地动了动唇:“大……大哥……”

大量鲜血喷出口中,便这么仰面躺倒下去。

寇边城目色深沉,直直望着那个突施狠手的士卒,却见对方不仅毫无一分慌张之色,竟还主动走来自己身前。

来人面孔刚毅,身形孔武,虽是小卒装束,神容却颇具大将之风,他跪下抱拳道:“将军,溺于情者易短于智,成大事者切忌妇人之仁,鹿探花必除不可。若将军要责罚属下,要杀要剐,属下绝无怨尤!”

“不……你做得很好,是我一时动情心软,险些铸成大错……”寇边城朝鹿临川的尸首投去一眼,又阖起双目,似是真真倦得极了,良久才问那士卒道:“你叫什么名字?”

“属下李自成。”

“原来你就是李自成。”久闻其人其名,寇边城微微露了一笑,面上倦色也减了几分。俯身将对方扶起,道:“淮水门正缺一位门主,就由你替了吧。”

区区一个小卒一下竟成了万人的领袖,李自成得了封赏竟还不肯退下,颇有些得寸进尺地问道:“将军,那叶千琅呢?”

“纵然皇上肯让魏忠贤全身而退,满朝文武也必生事端,待天明我便入宫奏请皇上,我将亲自追捕魏叶二人,将他们的人头送还京师。”

见对方拱手欲告退,寇边城又唤住他:“自成。”

微微阖眼看着他,形容淡漠却不怒而威:“你有勇有识,敢争敢为,这很好。只是……”顿了顿,复又轻笑,“只是成大事者也需懂得藏拙,有时过于贪功冒进反易乐极生悲,便是坐上龙椅也必坐不长久——你听明白了?”

待李自成骇然退下,寇边城抬目望向远方,望着天际尽头血色翻滚,似是地平线下的红日终按耐不住,几欲裂地而出。

可见再难熬的夜也总能熬过去,他轻轻自语道:“自己喜欢的人……总该亲手送他一程才好。”

(三十五)

崇祯帝原还顾念几分先帝的颜面、顾忌朝内魏党林立鹰犬纷纷,想着就把魏忠贤打发去看守皇陵了事,哪知探子来报,这九千岁离京时自带亲兵千人、车马数十辆,一出城门就调转车头,不去凤阳反而直奔锦州。

锦州何许地方?大明朝的辽西咽喉、御敌屏障,努尔哈赤在世时后金军便屡作图谋,五月天聪汗皇太极举兵进攻宁锦,终以失利败退告终,怎料十一月复又卷土重来,时大贝勒莽古尔泰已连拔数城,正扎营于锦州城外。

锦州,宁远,山海关,三城同气连枝共筑防线,也是后金谋取中原的最后一道关卡。

山海关破,则万里疆土将尽丧后金铁蹄之下,自此再无所依,再无所恃。

果不出寇边城所料,魏党得志时飞扬跋扈,自是开罪了不少人,一时弹劾九千岁与锦衣卫指挥使的奏本纷沓而来,其言凿凿,显是非置魏叶二人于死地不可。

魏忠贤此举公然抗旨不说,分明还有投敌的心思,如此便连免死铁劵也免不了这等谋逆大罪,崇祯帝大怒,立下一纸诏书令锦衣卫旗校出城截杀。

锦衣卫指挥使,不大不小的三品官,而叶千琅既列位魏党“五彪”之中,崇祯帝自是不能轻易放他离开。

眼中拔钉虽痛快,可那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