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穿越之一品公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1

分卷阅读41

    ,不觉拍手称快,笑道:“这就更好了。衍儿可不知道,自打幽州庆功宴上吃过你酿的烈酒,俺这些时日再吃旁的酒,愣是吃不出什么味儿来。急的俺老蒋馋虫都快勾出来了。”

鲁国公夫人就见不得蒋志如此聒噪,但见夫君手舞足蹈没半点稳重,忍不住的斜睨着眼睛吐槽道:“你们瞧他这点儿出息!”

平阳等人忍俊不禁,只好捧腹大笑。

蒋悍却留意到薛衍随手放在桌案上的两张黄麻纸,脱口问道:“薛小郎君又琢磨出甚好东西了,也叫俺蒋悍瞅瞅?”

薛衍没料到蒋悍如此眼尖,不过这也不是甚么机密之物。因而薛衍颇不在意的将黄麻纸递给蒋悍,口内笑道:“哄小孩子玩儿的爬犁和冰猴儿。准备叫家里的匠人做出来送给太子、卫王和汉王的。”

说毕,言简意赅的解释一下雪爬犁和抽冰猴的玩法。

蒋悍颇有些兴致勃勃的笑道:“听起来倒是很有趣。小郎君甚么时候做好这爬犁和冰猴儿,也教俺玩一回罢?”

薛衍自然答应。

平阳长公主因想起奉旨督办安济坊的事情,鲁国公蒋志乃陛下潜邸旧臣,忠心耿耿又有从龙之功。鲁国公夫人更是深明大义,爽利干练。因而皇后和平阳长公主在草拟诰命名单的时候,早已将鲁国公夫人考虑进去。如今鲁国公夫妇既登门拜访,平阳长公主也乐得同鲁国公夫人透个口风,卖一个顺水人情。

顺便也说了下卫国公府捐献一个月的月俸支持朝廷赈济灾民之事。

鲁国公同卫国公相交莫逆,同气连枝;何况此事又是为陛下分忧,当即表示要效仿卫国公,捐献一个月的月俸支持朝廷赈济灾民。

甚至在离开卫国公府后,又连夜拜访了护国公秦隐,临国公陈之节、中书令方玄懿、户部尚书许晦等相熟的潜邸旧臣,几人联名上表,均献上一月俸禄支持朝廷赈济灾民。

受此影响,京中仕宦勋贵也纷纷上表献钱帛献忠心。且因卫国公等人投石在先,余下的文武百官不论官职高低不约而同献上一月俸禄。进京续职的外省官员亦是如此。京中贵女诰命闻听平阳长公主之举,也纷纷捐献一月俸禄聊表善心。

倒是那些后宫妃嫔和皇亲外戚,因不在朝中当值,便不太在乎文武百官这约定俗成的旧例,捐的钱帛或多或少,皆随心意。不过大多数只有多捐,并无少捐的。

毕竟一两个月的俸禄对于这些有封地有实食邑的亲王公主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那些受灾的百姓而言,却是雪中之炭。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没等皇后和平阳长公主的安济坊张罗出头一场拍卖会,单只京中官宦捐献的钱帛,已尽够朝廷赈济关中灾民,且替卖儿卖女者赎身的。

不过皇后和平阳长公主还是带领加入安济坊的京中诰命们连夜搜集了许多家常不用的冬被旧衣,因怕裘皮锦缎惹人眼,反叫被赈济的灾民被人盯上,这些冬被旧衣都是家下人嫌弃不用的。或式样老旧,或有种种瑕疵,但是对于那些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灾民百姓而言,却是最合适的保暖之物。

万事俱备,永安帝即刻封吏部尚书许淹为钦差御史,遣三百御林军护送赈灾粮草物资前往关内抚恤灾民。

办完这一件事后,永安帝终于下令朝廷封笔,百官亦可沐休过年了。

大褚过年的习俗和薛衍在后世过年时的习俗大有不同。但是某些传统都是一样的。

比如腊月二十九这日祭拜祖先。

薛家乃世宦之家,却并非人丁兴旺之族。到了薛绩这一辈,嫡系旁支加起来也不过四五房人口。且平日里各房男丁带着家眷在各州府任上,山迢路远,除年节送礼外,向少来往。

今年能共聚长安为祖宗祭祀,尚且托了永安帝要考核官员,命官员进京叙职的福。

薛衍身为长房嫡孙,亦是头一次参加祭祖。

薛家二房、三房和四房的男丁女眷们对大房失而复得的子嗣亦颇为好奇。大家都是朝廷官员,去岁燕郡王谋逆时的檄文没看过的也都听说过,虽然不相信薛衍一介童子有能力逼反燕郡王,但薛衍长于术数理账之事,想必是真的。

甚至在薛衍献上复式记账法后,永安帝也下了敕令,命天下各州府亦改用此法记录账目,清点府库。听说明天还会派遣钦差御史到各州县查访。他们现下近水楼台,倒是可以向薛衍讨教一番。

至于女眷们则将八卦的注意点集中在了滴血认亲的事情上。当日幽州大营,薛绩、平阳和薛衍滴血认亲,结果血液相溶后薛衍却否认是薛家子嗣,并且随手拽过身旁一位兵卒与其滴血,那血迹竟然也能相溶。此事已传遍天下,但诸位女眷没能亲眼所见,到底不敢相信。不过到听见其他州府也有好奇心重的,私下学着滴血认亲的法子叫家下奴仆试验了一番,果有非同胞所出但血迹能相溶者。

此法经人证实并流传开来后,霎时间引起天下哗然。尤以那些家中儿女被人拐卖的人家,更为绝望。

这天下之大,难道真的没有办法确认自己的亲生骨rou了?

百姓心生惶恐之余,更有人家走了极端的法子。便是在自家儿女身上不显眼的地方或刺青,或烙印成记。虽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损害,但此时损害些微肌肤,总比将来走失后再难相见的好。

这些八卦都是薛衍从薛家其他几房的女眷口中听来的。或有奇葩之处,直叫人瞠目结舌。

更有薛家女眷趁着薛衍被郎君们叫到前堂问话时,悄悄向平阳长公主问道:“既然滴血认亲的法子都不能保证亲生父子相认,你就这么认了薛衍,还请封他为世子?”

平阳长公主闻言轻笑,遂将如何认出薛衍耳后之疤等事徐徐道来。因薛衍所言滴血认亲并不十分相准之事太过惊人,所以众人口口流传时都没注意认亲的后续事宜。如今听平阳长公主细细道来,立刻解了心中疑虑。

便有人拍手笑道:“还好公主殿下当日有远见,否则就算找到了衍儿,被他这么折腾一下,恐怕也要擦肩而过了。”

话音未落,又有人接口说道:“也不知衍儿跟他那位师傅都游走到甚么地方,这些个想法也太过匪夷所思了。”

正说话间,又有婢子来报说薛衍前些日子叫匠人做的雪爬犁和冰猴儿已经做好了。因其中有三幅爬犁和冰猴儿是太子、卫王和汉王指定要的,是否预备起来,待后日皇宫饮宴时送入宫中?

平阳长公主颔首应允,且吩咐婢子将她早已准备好的供家中小孩子明晚参加驱傩时的面具和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