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太子妃和离日常(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6

分卷阅读96

    年,太后身体不如以前了,所以她今年最为期盼的,就是能抱上太子的皇孙,也算是圆满了。

“太子妃若是能怀上皇嗣,想来这比再盛大的寿宴也叫太后她老人家欢心。”

果然,三句话也离不开皇嗣这事,白若烟固然是希望自己能快些为凌亦尘生个孩子的,可这事不是着急就能急得来的,她若是能左右得了怀孕这事,那她可就要比送子观音还要灵验了。

上午的张公公白若烟觉得很有帮助,可下午这沈嬷嬷却没说出一点营养,除了催她有子外,旁的也就是太后平日里的喜好,喜欢什么颜色,爱听什么样的戏曲,不用沈嬷嬷说,只要稍作打听,在旁人口里也都能打听出来。

送走了沈嬷嬷,见白若烟有些郁闷,凌亦尘便提出带着这小人儿,出宫去散散心。

起初白若烟还不愿意去,她正为寿宴的事发愁,哪里有心思出去散什么心,可凌亦尘却说她该换一换心情,散散心没准就有了新的想法。

白若烟也觉得自己就算在这坐上个一天也想不出什么新奇的东西来,如此便也就答应了。

换了百姓的装扮,便是乘坐马车出了东华门。

“烟儿今日想去哪?”

寻常出去,大多都是去街上逛逛,买一些稀奇的玩意,可总是去一个地方,做相同的时,即便是再好玩也觉得有些疲乏。

白若烟想了想,忽然想起那日顾卿卿拦车,她们去的那家茶楼里有说书,当时她便是就被那说书人的故事所吸引了,只是碍于当时不合时宜,并未细听,而今日便是个好机会,可以一解耳福。

“就去前街上的那家茶楼吧。”

那家茶楼是那日白若烟与顾卿卿见面的地方,凌亦尘不解她为何要去哪,但还是答应了。

马车停在前街的茶楼门口,凌亦尘先下了马车,而后扶着白若烟走下来。

“客官几位?”

凌梵走上前,给了小二一定银子,那小二立刻乐得开花。

“客官楼上雅间请!”

这间茶楼有两层,一楼是大厅,说书的先生就在一楼的中央,而周围摆放着桌子和椅子,这便是散坐。

而雅间在二楼,二楼和一楼中间是相通的,中间有围栏相隔,坐在二楼的雅间,既安静,又能看到说书人,还能听到清楚的故事,自是要比楼下的散座舒适。

两碗清茶,两碟腰果花生,这书便可以听起来了。

今日讲的是柳州城侠义劫富济贫的故事,白若烟虽是女儿身,但听着说书人所描绘的柳州城侠义,劫富济贫,帮助弱小,救助老人,她内心里的侠义心肠便也跟着燃烧了起来。

可就在她听到兴致之时,小二却走到那说书人跟前,附耳不知说了些什么,而后那说书人便是有些歉意的说道,“楼上丁字号的客官花重金点了浮梁战役,所以今日这柳州城侠义的故事,就要推到明日再讲了。”

底下有许多人和白若烟一样,听得正在兴头,忽然就不讲了,自是有很多人不愿意的。

凌亦尘也看出了白若烟还想继续听,便说:“你若想继续,我便让凌梵将这里买了,供你听。”

普天之下莫非黄土,这话说的当真没错,凌亦尘这般的财大气粗,张口闭口便是一栋茶楼,白若烟只吓得连忙摇摇头。

“不过是出来解闷,听什么都没关系的,这新故事没准比这个还有趣呢。”

见这小人儿这么说,凌亦尘这才肯作罢。

如此那说书先生喝了一口水,开了开嗓子道:

“三国鼎立,两国交好,伏凉国欲起争乱,且看我国太子,金甲战神是如何安国定邦,平定四海,杀敌八方,令敌人闻风丧胆,还百姓安康!”

案子一拍,底下一阵叫好,这故事便是开始了。

伏凉城战役,刚才说书人提起时,白若烟便就觉得哪里而熟,当介绍这故事里的人物是当今太子,战无不胜的战神时,白若烟才是想起,这伏凉可不就是前些日子凌亦尘去征战的地方。

那这伏凉城之战,说的就是眼前的凌亦尘了?

白若烟将头转向旁边的凌亦尘,她一脸的笑嘻嘻,那眼神里分明是在说,这故事是说你的。

可凌亦尘却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丝毫不为所动。

见凌亦尘没有理会她投来的目管,白若烟觉得无趣,便将头又转了回去,抓了一把花生,而后兴致勃勃的开始听那说书人的故事。

这故事讲得就是上次凌亦尘领兵去伏凉之事,回想那次凌亦尘领兵征战,她才刚入东宫不久,当是正值除夕,凌亦尘不在,她孤身一人去太后宫中拜年,也就是在那期间,她被皇后责罚在大雪之中,现在想起,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她忽然十分好奇,平日里不苟言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他,领兵打仗的时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巫云楚雨(九)

说书人口中的凌亦尘,冷静睿智,杀阀果断,一个好的将领,能从顺境中勇往直前,亦可以从逆境中破釜沉舟。

伏凉城那一战,白若烟在宫中所听到的,都只是殿下骁勇善战,号令三军,将敌人打得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的消息。

可在说书人口中,不单单只有这样的场面,而其中夹杂的,还有这中间的艰难和曲折,京城远离伏凉千里,军队赴战,首先便是要徒步千里而抵达,长途奔波,安营扎寨,这路途上所遇之事又怎么是几句话就概括的了的。

而抵达伏凉边境后,那便是更要面临着与伏凉兵将的战役。

伏凉边境,自是伏凉人最为熟悉这里地形,京国地域广阔,与伏凉接壤之都城皆为小城,而伏凉国却只是个小国,虽是小国,但并不像京过在这般的人烟稀少,所以凌亦尘军队的粮草要靠临省调度,而伏凉的后方供给,就在附近,这也是伏凉军队的优势所在。

在这样的情况,凌亦尘却能够鼓舞将士气势,同时用他的睿智和果断带领着将士,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只打得伏凉军队节节败退,最后打回了边境,提出休战,签订休战协议,这般的成绩,并非只有骁勇和善战,自还是需要饱读诗书,心有谋略,是一般将领所根本不能达到的。

而这其中最为说书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与那伏凉公主传出的一段故事。

伏凉与京国风俗不同,因伏凉地处偏远,常年有风沙侵扰,属于地广人烟稀少之地,所以那里的民风放,并不遵循什么男尊女卑,因着常常会有龙卷风和沙尘暴,所以女子也不会恪守在闺房本分,反之伏凉女子性格豪放,能与男人饮酒打猎。

而伏凉国的公主,更是女中豪杰,能领兵打仗,号令三军。

凌亦尘与这伏凉公主,便是在与伏凉之战上遇见的,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