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成外室子的网文写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8

分卷阅读38

    的,“表姐,合适就尽量买,我给你垫着。”

“那就多谢表弟了,不过那出房子明显还有压价的地方,我在等两天。”

是陈静萱的风格。

秦禄明摇着扇子摆摆手,表示小意思,何必在意。

随后又开口道,“说来我还听闻一个消息,朝廷有意放宽民间办报,也不知道朝廷那些人怎么想的?”

“此时当真!!?”

“有没有什么要求!!?”

李祁和陈静萱同声问道。

两人的震惊反倒把不以为然,随口一提的秦禄明给吓了一跳。

“你们这是怎么了?难道民间办报还有什么隐情不可?”本没有多想的秦禄明也开始思考起来。

陈静萱面色沉稳,却依然神采奕奕,“民间办报啊,想想的发行范围,整个大殷都可以看到,哪怕民间的人办报,没有官府的支持,只能在京城周边发售,对于话本书籍的宣传也是难以想象的。”

李祁来自后世,对于报纸的想法自然更多,“不仅如此,若是朝廷不限类型,我们还可以出专门写话本的报纸,譬如一期大概万来字,我们再把字印小点,多加一张,那一期的报纸可以刊登好几本五千字的话本内容,降低价格,更有利于百姓观看话本。”

“还有,报纸的发行范围广,是所有商家都可自行购买,小摊贩也会买几份放摊上,在客人买东西的等待期间看看,如果我们在民办报纸上加广告呢?这是多好的宣传,若果我们能办报,又是多好的来钱机会!”

秦禄明这时也醒悟过来,但还是有些疑惑,“当年太宗皇帝,就是靠办报拉拢人心,建立大殷后就禁止私人办报,若是朝廷管控太严,对我们来说应该也没太大益处吧?”

秦禄明提起的太宗皇帝靠办报纸拉拢人心一事,李祁知道。

这位穿越前辈起兵时,只是偏居一隅,治下人心惶惶,这位穿越前辈直接办起了报纸,来引导民心,百年前,中原混战的局面,导致百姓们读书识字的少,太宗皇帝除了发售报纸外,也派人专门负责讲解。

譬如官府的新出的条例规定的意思、目的、希望达到的结果,试图让百姓们明白和接受,当然由于民间识字率太低的问题,其实报纸的主要者还是那些知识分子。

每个朝代,不管是打天下还是治理天下,知识分子永远是少不了的,问题在于怎么把这些人收为己用,还要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支持统治者的信念主张,这位太宗皇帝,用的就是报纸。

所以当初的这些报纸,不仅在太宗皇帝的管辖区内发售,还被传到了其他的地方。

最初的时候,其他诸侯有的并没有看重,甚至看到别人对着几张薄纸如临大敌,还嘲笑他人胆小,事实证明,不重视思想武器的敌人,往往死的更快。

这些人治下的读书人、百姓是真真切切知道,原来还有太宗皇帝统辖区内,那么好的地方,甚至对于百姓的政策也是更重优待,每一项朝廷政策也解释的清清楚楚。

接下来就是一大批的迁徙和逃难,等上层的统治者察觉不对,销毁统治区内的各地报纸,禁止百姓离开时,已经来不及了,甚至因为手段残忍,进一步失去了民心,连自己手下都开始叛变。

这就是当年太宗运用的手段,而一切的开始,不过是小小的几张报纸而已。

后来天下大定,正因为知道报纸的宣传力,所以报纸的发售只有朝廷掌管,后来整合成大殷的。

所以秦禄明的考虑确实存在,但李祁也有不同的思考。

“像秦兄说的这种可能确实存在,甚至还有更坏的,哪怕朝廷允许民间办报,后来又觉得风险太大,直接又叫停止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可能。”

“那为何表姐和贤弟还对这报纸如此感兴趣?”秦禄明疑惑。

陈静萱看向李祁,见李祁点头,于是解释道,“风险和利益都是存在的,更何况若是真的允许民间办报,朝廷又阻拦的可能,还是很小的。”

秦禄明不是不知道其中含义,只是先前没有深入细想,“确实,既然允许了,就不太可能又阻止,若真如此,哪怕我们不能承办,也要加入其中的承办方。”

秦禄明又站起身,来回踱步思考着,“这事我只是偶然在爹与其他人讲话时听见的,可惜当时没在意,也不知具体情况如何?但是既然还只存在我爹他们的口头讨论阶段,甚至还没上表奏章,那么这事估计还有那么两年,两年后,我们丰来书肆定然有机会参与其中。”

秦禄明在书房内对这李祁两人开始分析他的看法,李祁这时才莞尔一笑,这样的秦禄明,才是他认可的秦兄嘛。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先将秦兄说的报纸一事放到一边,最主要的还是先发展我们的丰来书肆。”李祁总结到。

陈静萱也翻开手中的账本,“印刷那边,我已经新购了一批工具,也请了新人,开支你们可以看看。”

“还有新来的宋先生,他将负责寄往我们丰来书肆的话本,评判那些书要不要购买。”

“主编啊。”李祁听了不由发出感概,真是个熟悉的存在。

“主编?这称呼不错,日后负责新书评判的,就叫主编好了,我们也有个宋主编了,一会儿我去给那宋主编说说。”

李祁……‘

突然有点别扭感,是怎么回事,总觉得又要被人催稿了。’

“没事的话,我就去拿我读者寄给我的信了。”李祁作势起身要走,立马被秦禄明拉住。

“等等,等等,谁说没事,第三册都发售有些天了,第四册我与表姐也商量要开始定样本了,你的第五册写的如何?”

李祁……

“这个,过几天,过几天,我给你,我真的要走了,我还要给我读者写回信呢,秦兄,快放手!真的!相信贤弟,过几天我就把第五册送来!”

好不容易挣脱秦禄明的拉扯,顶着陈静萱不善的目光回到家里,李祁就一下子瘫了起来。

算了,还是先写回信吧,第五册不及,慢慢写,嗯,慢工出细活,慢下来,才有精品。

李祁完全忘了去年刚开始写文时,他还认为这时候的写文不求速度,自己的写文速度完全赶的上,然而环境催人懒惰……

这次的来信并没有上回的多,因为丰来书肆近来新来了许多雇佣,信都是提前筛选过的。

在这些信封中,李祁看到了熟悉的人。

那位邓文通的来信。

这次的来信,倒是没上回那么夸张了,不过也是,就算再喜爱一本话本,再喜爱某位作家,也不可能次次写信都是上万字。

李祁拆开一看,是邓文通读了第三册后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