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53

分卷阅读853

    说了好一会儿,连他都没用随奉到一旁。

之后,李德才又陪着皇上,站在空荡荡的慈宁宫前出神。

去了御书房,望了半晌那些年幼的皇子。

直到夜里,钟粹宫刘淑妃这里,皇上脸色才好看许多。

人家刘淑妃多会说话,先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激动的用帕子沾泪,还和皇上像闲聊似的暗示,一直非常敬佩陆家,从在娘家时就很敬佩。说完一笑,臣妾不太懂前朝的事儿。

啧,李德才在心里笑着寻思:这位真是个人精,表态后宫不得干政,然后该说的话没少说,最关键这位所出的皇子才四岁。

是啊,要交好陆家的,煜王爷可不是闲散王爷,是统军亲王。

另外,李德海眼中,皇上是真将煜王当成亲子侄对待。

才下旨三代罔替,就召人安排亲王府事宜,皇城根脚下西城一条街都是煜王府。

因为皇上受过封地的苦楚,江山四五分类就是分封藩地造成的。

所以此次封召煜王是,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意思是,分封没有封地,又王爵但不能管理治下百姓,还是由当地知府管理,一切照常。只不过税收交予户部后,分封给煜王的哪片封地,三分之一的税收会由户部转煜王名下。

皇上说,以后亲王、郡王也依此。

源于这点,皇上想在收复回的江南一代选封地赐予煜王,大长公主回绝了。

江南终将会是最富饶之地,皇上无须如此。

李德才当时在场,能看出皇上想给好的却很无力,陆家行事太低调了,也确实,甭管什么在陆家眼里都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最后当提到黄龙三分之一税收赐与煜王时,如果他从旁没观察错,大长公主似乎对这地儿很满意。

而此时煜王爷陆畔正在前线一无所知。

他打完胜仗,写完想回京城的奏报,就将一切事宜甩手梁将军,睡得那叫一个昏天暗地。

皇上要是批准,他还要赶路。

顺子跑得急,被门槛拌了个跟头,连滚带爬冲进内室:“少爷,少爷,哎呀妈,您成了王爷。”

陆畔睁了下眼睛,迷迷糊糊中:“嗯?”有些懵,以为出什么事了,听完:“哦。”又闭上眼睛。

“少爷,少爷您别睡啊,”咋能是这种态度。

你有没有听顺子讲话,您当王爷啦,是亲的,亲王。

再说礼部来人了,宣召的正被梁将军招待,梁将军让您赶紧接旨。

第八百二十八章人要飞,爱相随,哪怕用一生去追

两年间,用钱佩英爱形容顶级大帅哥的词就是,陆畔更风神俊朗了。

驰骋千里,年少成名。

在风华正茂之时,数次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在礼部官员眼中,在包括连梁将军在内的军将眼中,咱们这位煜王爷,无论是外表还是内里,真可谓风华绝代,他年轻啊,多少将领已白了头。出身还极高,世家子孙的典范,天之骄子。

难怪敌军在战场上骂其他将领是:那些老家伙,老匹夫、老不死。

到了陆畔这里就是:那玉面小贼、玉面贼首。

听听,贼就贼,骂人还带顺带夸的,非得加个“玉面”。

这个看脸的世界啊。

所以说,在观礼人眼里,此刻接旨的陆畔,心中应是豪情满腹、壮志凌云,这可是亲王。

一会儿礼毕,陆畔再转身面对大家,连梁将军都要见到陆畔礼让几分,躬身祝贺。

他只是臣,陆畔是王。

要像几年前,陆畔父亲健在时一样。

那时见到大将军王,即便在心里曾嘲笑过,不过是虚名。但无论内心服不服,一把年纪了,都要下马见之行礼。

但实际上,陆畔只在战场是高人一等的身份,在厮杀时才会豪放不羁,下了战场,卸掉这一身重担,他还是那个做事踏实、甚至偶尔犯傻、总是不将自己很牛逼的事实当回事的人。

听到皇上定他为异性亲王,给他名,给封赏许多钱,心里连点儿水花都没有。

本身他打小也不缺名不缺钱。

还因为,没什么可兴奋的,最兴奋的已经过去。

他知晓祖父祖母和母亲他们,其实最盼着他的就是平安下战场。

所以,在战争结束那一瞬,他内心才是最兴奋的。

虽然身上和心理有些痛。

像是他很欣赏的几位手下将领牺牲。

像是陆家军有许多很优秀的兵卒牺牲,世间也再无和他一起成长的大骏。

像是不能受饿,他一个大男人以后要兜里时常装糖却不能对人外人道之。

像是为鼓舞士气,身先士卒,身上留有大大小小的伤疤。

但是,他做到了平安下战场,父亲地下有知,想必会对他非常非常满意,这是最令他高兴的。

在陆畔心里,就皇上封他亲王这事儿,也比不过他收复祖籍老家那天。

很高兴是自己圆了祖父的梦。

快二十年了,祖父想家乡的山山水水,可以回去看看了。

另外,陆畔认为不止是自己当亲王不咋兴奋,就是祖父祖母、母亲也不会太过于当回事。

他比谁都明白自家。

他们没开口要求也心如明镜。

家人只盼着他赶紧回府,多陪陪他们,最好快些成亲,尽早生娃,男孩女孩都不在意,先生一个给看看就行。

还是那句话,国公府自来也不缺他当王爷的荣耀。

不缺要留给子孙一些世袭罔替的荣光。

因为坚信陆家子孙只会被教导的一代会比一代强,哪怕什么也不留,都能再耀门楣。

所以说,不太兴奋是没有挠到痒痒处。

陆畔,连国公府,都感觉差点意思,他们缺寻常百姓家倒是会更常见的团团圆圆、过年聚齐、子孙满堂。

倒是皇上封王了,陆畔接旨时,强忍着别微皱眉。

他所有的注意力落在:什么,还要祭天,当了王爷,这事儿那事儿的,有这时间陪陪家人不好吗?

他还没娶亲。

有这时间,终于打完仗,也来了钦差让他回去,两年多没回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不好吗。

“臣,领旨谢恩。”

所有人都觉得陆畔太低调了。

有不少梁将军的手下,都在心里佩服且暗自追随陆畔,他们只信强者。

尤其是看到陆将军成为王爷后,仍旧不悲不喜,坦然处之。

转回身没有大设宴席,没有那些形式主义。

听说,只叫进陆家军所有将领谈话,嘱咐之后要做的,嘱咐对伤兵如何优待,嘱咐打完了仗,还要沿途驻守一阵,最好想想办法改善兵卒口粮。以及,对战死兵卒户籍的普查,要尽快完成,上交给他。

听说,然后煜王爷就去收拾行装了。

连对陆家军众军士喊话的形式也没有。

梁将军的手下,有不少人恨不得是陆将军的兵。

不过,在新鲜的煜王出发这日,要先于队伍回京了,陆家军没人组织,却除去站岗的,全部涌到城楼欢送。

头绑绷带的。

拄拐的。

将军,并肩作战的日子结束了,我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