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22

分卷阅读822

    大的有花朵。”

“蛋糕。”米寿他们的先生,大儒颜夫子家的小孙女脱口而出道。

公子们都回头看她。

给颜姑娘臊的啊。

小二还不放过他,“回答不完全对,是哪家的蛋糕啊?”

颜姑娘硬挺着羞臊,母亲常说,要么不出头,出头就不能扭捏丢脸,带着几名丫鬟,不躲不避道:“糕糕兴兴店的蛋糕。”

楼上宋家八位的老太太齐齐拍大腿笑,心想:

嗳,好丫头,答对啦,谜底正是这个。

你是谁家的闺女如此优秀啊?

宋福生扶额,这怎么还带打广告的。

刚在心里吐槽完,没想到真照他话来啦,他眼下就服气他老娘。

小二们组织看热闹笑哈哈的老百姓,家里带孩子来的,请让孩子们记住糕糕兴兴,当然了,家长帮忙喊话也可以。

凡是等会他组织一二三喊话的,越大声越好,免费领糕糕兴兴鼓捣蛋糕,啥味道呢,就是刚才灯谜中说的松软可口奶香天。

有的那小孩立马着急了:“爹,爹,快让我骑脖子。”

马老太此时已经带领老姐妹们,换上陆畔送她们的锦缎衣裳了。

八人颜色不一,出现在一楼,下楼了。

她们的身后跟的是,宋茯苓这个总监,技术骨干二丫、桃花、何氏等等。

小二特意等着,等这些人露面。

人太多了,回眸间看到东家对他挥着一块帕子,明白这是即将要出来了,这才挥动着胳膊:“一、二、三。”

楼下一时间,连同大人带娃娃们的声音喊道:

“糕糕兴兴。”

“糕糕兴兴。”

后来就成了叫停都不会停下呼声的“糕糕兴兴。”

小娃子们像喊上瘾了般。

因为马老太她们八位老太太挥了下手,丫鬟们小厮们忽然从酒楼里成串端出一笼笼,一盘盘用烤盘装的鼓捣。

那蛋糕随着走动都颤悠悠,可见宣软。

怎么样,三儿。

马老太仰头看向二楼。

咱家组织的这灯谜会,你就说热不热闹吧。

你就说,是不是既省钱,不用向老百姓胡乱撒喜银,还不差事儿。

宋福生在楼上:说实话,刚那一瞬,小孩子们欢呼着吃免费蛋糕,他心都热了。一人一小块,也不少啦。

行啦老娘,你那一眼我明白:这钱,我给你报销。

而此时王婆子还特意穿着锦缎衣裳,客气的与酒楼东家说道:“感谢啊。”

感谢酒楼配合放鼓捣,因为咱家那个黄龙的门店位置一般,店铺也很小,存货都存不了这么多。

酒楼东家一边双手合十弯腰对王婆子笑着说,可不敢当。

一边心想:外面能排队想送大门面,就奇怪了,那点心店怎么不换地方呢。

家里的老太太们是这么想的:

俺家装烤炉的房子都买的老大了,马老太斥资不少钱,买下点心店后身几间民房打通。

正好那条街上就那几间房,她等于买下一条街。

为了身后没有罗烂事,房主:宋茯苓。

至于铺子,倒真是无所谓大小了,咱看销量。

想起茯苓,马老太急忙四处找:嗳?她小孙女呢,“这人那么多,别走丢喽。”

其他人倒没当回事,很不过心的安抚马老太,一会儿就回来了。

各个心想:丢,那是不可能的,胖丫在坟圈子都走不丢。

钱米寿正带着茯苓向街边走,“姐,我给你介绍位朋友。她一听,要结识你,也很是欢喜。”

颜夫子的孙女。

第八百零七章鬼片(两章合一)

颜家,先皇的旧臣。

颜夫子曾给多位皇子教书,和多位皇子都有关联,包括现在的燕王。

随先皇来到北方,就以年纪大身体不适为由卸任。

当时的燕王,送给这位昔日老师不少黄龙田地。

可以看出,当时的燕王、如今的皇上,不打算再启用这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

颜家也很知事。

子孙都很有学问,宋福生那届科举却无人下场。

学问好到,颜家私塾,大部分是为教习自家子孙,对于收外面的学生,选拔极为严格,就怕毁了名望。

宋福生这位知府,更是会在颜夫子面前自称小可,对颜夫子极为尊崇。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嘛,为米寿他们读书。

米寿要给介绍的朋友,正是这位颜夫子最小的孙女。

米寿和这位小孙女的哥哥是同窗,听说过颜姑娘想结识他姐,他姐呢,还在家里嘀咕过咋没人给下帖子叫去玩,他才给介绍的。

“宋小姐,我小字胜娚。”十三岁的姑娘率先给宋茯苓行礼道。

宋茯苓笑呵呵说,“我小字茯苓,这是我二jiejie。”

二丫上前。

“我二jiejie小字苏木,我还有位堂姐,苏子,她没在,有机会再给颜姑娘介绍。”

没错,二丫改名了,叫宋苏木。

关于大丫二丫的名字,马老太最初那真是没轻了吐槽。

那时,她在三儿的书桌前,瞪眼问道:“你憋了三日,就取这么个名?”

宋福生不乐意,这名怎么了。

大丫二丫和茯苓是堂姐妹,和茯苓配套,都是中草药名。

马老太过后就开始四处挖苦她三儿,起名废啊。

家里那些没起的,快点儿,别再找咱家进士老爷了,保你们会后悔。

在马老太看来,茯苓那名字,她好不容易才接受,多亏她眼下会写字,知晓了茯苓和扶灵的区别。这才前一阵买房落户时,认下签上“宋茯苓”。

结果转回头可倒好,让三儿帮忙取名,大丫就成了宋苏子,送梳子,二丫成了宋苏木,送木梳。

怎么听,都像是送出去两把木梳。

宋阿爷家的儿媳妇劝马老太,“我听着挺好,比俺家丫丫叫宋温暖强。”

宋温暖,也是宋福生给起的。

王婆子也劝:“老姐,名还算中,不是那么特别差,总比宋金子强。”

葛二妞:“你大哥说了,不赖三侄儿,是咱家姓的事,咱取什么好名都要送出去,和福生有啥关系。”

福生够有才华的了,挑的都是便宜的送。

送木梳、送温暖,不比送富贵强?

马老太就这样被葛二妞的话治愈了。

这不嘛,自从马老太咬牙认下这两个名字,宋茯苓在外面介绍二丫就会说大名,或是叫二jiejie。

颜胜娚很开心结识上宋家姐妹,还告诉茯苓和二丫,不止她想认识宋小姐,早在年前,姑娘门聚会时有好些人提过,想邀请宋家姐妹来着,就怕唐突打扰。

茯苓一听,如此盛情,那就去认识各府的小jiejie们吧。

派人回去告诉奶和老妈一声,她和二丫姐出去玩了。

马老太这面接到消息,颜家的?稍稍放了心,派出去两位丫鬟追上茯苓和二丫跟着伺候。

钱佩英倒是无所谓闺女出去串门。

她女儿不是小孩,打小人缘就好,总是要和别府的姑娘走动的。

今儿又是元宵节,姑娘们随便溜达的节日。

并且,钱佩英也没空跟上去看看,她这面收到了帖子。

柳夫人目前在黄龙。

因为柳家小子也在颜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