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96

分卷阅读796

    装一根头等参。

造成一种,要让所有的买家以及跃跃欲试想买的顾客认为,会宁卖的真是稀有难得的好东西,买一样少一样,凡是买此类只认会宁出产。

相应的,包装上来,价钱就要提高。

提价并不可怕。

好东西就是这样,除了贵,它没毛病。

拎个包装盒出门,都要让买家有无上优越感,老百姓凭外包装就能知晓,窃窃私语,这人拎的是长白山的贵物什啊。

福生这么一形容,富贵就懂啦。

这就相当于福生当初应试,那些举子们配备的考篮,好考篮,人有面儿。

只要钱给到位,别说皮箱装参了,咱家都能给你安俩轱辘让买家一路拉着走。

而这一摊搞包装的活计,宋福生打算给二哥福喜,让福喜拉起队伍来挣这份单独的钱。

可宋福喜这人,不太善于跑这些事儿。

宋富贵就想着,在福喜人还没到会宁前,他顺手将原料给张罗起来,包括装参的木头最好都给运来攒足。这样福喜人一到,只需要带人手安安心心做活就行。

富贵去给福喜跑木头的事去啦。

热的他,到了乡下人家二话不说,拿起水舀子就咕噜噜舀缸里水喝,顾不上用井水洗脸,坐在小板凳上,接过老乡递来的干粮三两口就吃下肚。

边囫囵咽着馒头边嘱咐道:

“别看我让你们村伐木,但不可将小树给伐掉。

咱们县太爷,前一阵去下面走动,一直强调一句话。

挣钱虽要紧,但不可忘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为子子孙孙,咱们也要在采伐时多注意。”

富贵从乡下赶回县里后已是傍晚,连家都没回又跑到对着黄龙府那条官道的城门处,推门进了一个大院子。

这是极为宽敞的院子,是以前会宁那个失火的仓场衙。

从失火后,这里就遗弃成了废址。

估计当初那位在任知县也很愿意以此借口盖新仓场,因为能合理的贪一笔啊,这一处就被彻底扔在那。

没被烧干净的办公房屋和库房,被闲置几年很是破败不堪。

这回宋福生打算重新启用,招人手重新归拢这里,给千里马镖局养骡子用。

地方很大,钱佩英那里山货放不下,这里还能存一些货。

在这件事上,阿爷和马老太还跟在宋福生的屁股后面念叨过:

你单独整个账目,那千里马对外不是落在富贵和四壮的名头上吗?

以富贵和四壮名义,向县衙交点租子钱,你给便宜些就行。

让人说你白用公家东西犯不上。

咱想腐败也不能贪那点便宜不是?用不着为三瓜俩枣被人揪小辫子。

自从宋福生做官,家里人都很注意。

“贵爷。”

“贵爷。”

富贵进院边点头边开始查看进度,冲在房顶上搭瓦的工匠们喊话,再快一些。

家人快到了,大量的车马面临安置。

来到仓场后院,这里正露天支起二十多口大锅,汉子们在光膀子炒着东西。

“贵爷,您来啦。小的给您泡一碗新炒的,正要与您说呢,小的闻着今日火头炒出的比前些日的香,焦香,闻着也香。就是麻烦,小的们先用大火炒烧,又用小火翻炒。”

“噢?泡一碗我尝尝。”

宋富贵喝的不是别的,正是用婆婆丁的根茎炒出的茶。

婆婆丁根,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中药作用。

宋福生和富贵说,放话出去,收一些婆婆丁根,咱们少量的炒一炒,制作一些婆婆丁根茶。

每年三月份,朝廷会派专员从这里路过,带东西去游牧民族互市。

知道以前互市叫什么吗?

叫茶马互市。

听听这名就该知晓,那面有多么缺茶,用珍贵的马匹换。

可是南方真正产茶的大茶园子还都没有收复回来,咱们本朝人喝茶都费劲,就不用说游牧民族了,估计他们都缺好几年茶喝啦。

咱们这婆婆丁根茶制作出来,虽和正常茶叶口感略有差异,但是它也挺顶事儿,泡出来是茶水样,喝起来也挺香。

更何况游牧民族那里的地理环境,婆婆丁非常非常稀少,他们想吃婆婆丁还没有呐。

所以,存上一些婆婆丁根茶去试试运气。

明年三月,专员一到,与派出的官员好好讲讲,让带着这婆婆丁根茶,帮忙给咱千里马最好换回一些马匹。

富贵第一次听着话时,表情发傻,听的云山雾罩,总觉得这是异想天开。

用那随处可见的婆婆丁根换极贵的马?

要不是宋福生从不说大话,换个人,富贵都不带信的。

就这样,富贵抱着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收婆婆丁根又花不了几个钱,无非就是费些功夫,听从宋福生的话就支起了这一摊。

还别说,自从喝上了这种根茶,家里人还离不开了,没事儿就泡点根茶去去火。

“恩,香,这种火头炒出来的确实香,以后就照这么整。”

富贵留下话,忙碌了一天,这才回家。

……

郊外的地头。

阿爷坐在窝棚前,一手摇着蒲扇,一边吃着西瓜,看巡检衙役们押着一队从柳将军那里换来的人犯向他走来。

那些人犯,脸上各个刻着字,干了一天活,早就被磋磨够呛,看到阿爷,眼里才算有些亮光。

因为见到阿爷就说明他们彻底能歇歇了,睡在这地头搭起的大片窝棚里。

夜里的活计,至多就是和看守他们的衙役,一起防止这一大片菜地别被偷就行。

并且这位老爷子,在犯人们心中,心肠那算非常的好。

以前他们在柳将军那里,常年累月只提供给他们用掺了木屑做的窝窝头。

自从来了会宁,他们这一队犯人,白日干活,清理道边杂草扩路,夜晚睡窝棚里看守菜地,老爷子会白给他们菜吃。

萝卜,野菜等等,让他们熬汤。

最让他们觉得老爷子人好的是,还给粗盐吃。

“回来啦。”

“对不住,老爷子,属下这就送您回家,今日回来有些晚。”

宋阿爷指着剩下的西瓜对巡检卒吏们说:

“不忙,都吃点儿,一人一块,咱自家种的可甜啦,不够再敲几个。秋老虎热的人心慌,吃这个哇凉的正好。”

又指着留点红的西瓜皮说,“这都是我啃的,给那些今日表现好的犯人也吃点吧。我和你说,这西瓜白才是好东西呢。”

以前,家穷,西瓜白咱都不会便宜给外人,要留着腌咸菜。

衙役们将四个大西瓜和阿爷摘下的一筐菜放在车上,这一队巡检队的头领,又帮忙给阿爷脖上挂个驱蚊艾草包,别一道被蚊子咬着,这才扶着老爷子上车。

亲自驾车回城,将县太爷的爷送回县衙。

……

按照现代时间算,晚上都七点多钟了,钱佩英才带着闺女和一帮男娃子从山货站向家走。

米寿,金宝,二郎,蒜苗子,还有另两位节气姑娘的弟弟早就入学啦。

这六个孩子,晚上下学堂就背书包去找钱佩英。

钱掌柜给他们做饭啊,做的好吃。

宋会计宋胖丫还能给他们辅导作业,吃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