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25

分卷阅读725

    面淋着存了一年腌制的杨梅酱,再淋点蜂蜜。

有卖冻梨冻苹果的,有那货郎用大盆装水,将冻的很硬实的苹果和梨放水盆里缓着霜,缓到半软不硬切开,叫卖着:“您尝尝,极为解渴。”

确实有好些人买,凉快,山太高。

山底下还有沏茶的铺子,旁边卖花生瓜子的,卖草帽草鞋的,停车给喂骡子喂马牲畜料的。

让宋茯苓稀奇的是,手巾把行。

给咱洗一块凉快的帕子,用小二的凉水,这就三文钱。

当然也会卖帕子,一块小帕布三十文。

米寿站在山下,戴着锦缎的小凉帽,“太黑了,多亏咱们准备的足。”

宋富贵、四壮和高铁头身上,一人一个大双肩包,小全子等几名护卫肩挎包袱,里面是各种各样的小零嘴。

用钱佩英在心里吐槽的话就是:哪是拜神啊,孩子们像是要去开运动会。

举人们指着挑夫,纷纷喊茯苓和米寿他们,“侄女,来,坐轿。”争着抢着要给交轿夫钱。

只光溜溜竹子座,俩人抬的轿子是一趟六十文。

四人抬轿,上面弄个遮阳的,是一钱银。

宋茯苓拒绝了伯伯们的好意,还说出“这也太贵了”的话。

杨明远这面都要交银钱了,回头看茯苓。

啥?

贵?

他就不明白了,这时候又会过日子了,你能爬上去吗?一直娇滴滴。没办法,退而求其次,喊米寿去坐轿。

米寿说:“谢谢,我也不坐,就这山,我爬它跟玩似的。”

宋福生也对招呼坐轿的其他举人们摆手,别喊啦,也别抢着花钱。

我们逃过荒。

而且家后门有山,爬这真跟玩似的。倒是对那轿夫信不着,一路爬高,再歪歪拧柠给闺女和米寿掉下去。

我们家孩子可少,哪个都是宝。

第七百三十五章我想出去走一走,看看这个大世界

最前面是小全子带着陆畔院子里的护卫开道。

接着是四壮、高铁头、桃花、宝珠,茯苓和米寿,这几个人始终领先爬山。

他们需要爬一会儿就回头等等身后那些举人们,要不然该走散了。

惹的许多举人边爬山边和宋福生唠嗑:你家这几个孩子身体是真行,尤其是闺女。

宋福生身上啥也没背,背包在随行的富贵身上。

富贵那真是甭管到啥时都是好管家,眼里有活,并没有和铁头他们先爬山。想着人多,宋福生需要招呼那些举人老爷们,他好帮着喊话。

所以宋福生爬山,只需要时不时扶一把钱佩英就行。

举人们也早就见惯不惯,一路下来,宋孝廉对家人的好,对妻子的尊重,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很了解宋孝廉是位极其顾家的男人,夫唱妇随,俩人感情极好。

宋福生笑道:“家里孩子们调皮着哪,上山下河掏鸟窝,爬这山累不着。我们家不是对着大山嘛,采蘑菇捡柴经常去。”

有人疑惑:“侄女也时常去捡柴?”

宋福生一脸:那她多点儿啥,多多少少要帮家里干点活的,要不然不得累死佩英了嘛。

“干活,没那么娇气。”

“我发现,宋兄,你和许多人家养孩子不同。”

这位举人就纳闷了,你要说宋兄不疼孩子吧,那不对,一路都能感觉出来,惯着。

侄女要去哪里溜达溜达时,女儿家不便,宋兄就让穿男装,恨不得当爹的亲自陪着,让闺女去那些路过的城池夜市转悠玩。

可是你要说很疼孩子吧,就打比方他吧,他让闺女只干些针线活,空了描几个字,糙活累活是不会让闺女伸手的,那些毕竟是奴仆该做的呀。

宋福生就笑,是,他承认,有些方面是和大多数人不同。

因为咱不是现代来的嘛。

几年下来,又给九族拐带的奇葩。

所以朋友们稍稍接触了解的深一些时,就会很纳闷他家咋那么特殊。估计了解的人要是多了,往后也会出现看不惯的。

像是看不惯他闺女挺大了,还能说出去玩就出去玩。

看不惯就看不惯呗,谁敢看不惯他的家人,他宋福生就不和那种人接触,这是他底线。

附近随着上山走的举人们,有几位就顺嘴问了,对啦,侄女多大了,一直也没好意思问,咱都不知晓宋孝廉家几个孩子多大。

杨明远听到这个问题,一步俩台阶,特意听了听。

就听到宋叔好顿和大伙掰扯宋姑娘年纪说,“十六虚岁,实岁十五,但不对,我闺女生辰小,所以应算十四。”

有举人立马道:“你看,我就说吧,这闺女个头高,应是到了快成亲的年纪,崔举人还说,也就十三四,只是长的高。”

宋福生不乐意听了,啥,你说谁到了成亲的年纪?有没有搞错,他闺女早着呐。

宋兄,你别犟,只是议年纪,那你就说侄女及没及笄吧?

宋福生用事实证明他是真犟:没。

及笄也不会办,指定不办。

竟整那没用的,俺们现代都是十八岁才算成人礼,十八再办。

杨明远懂了,能让宋叔如此认真的掰扯年龄,连只差几个月都给算计进去,那真是一点儿也不浪费。这只能说明宋叔不想短时间内给宋姑娘议亲,不想思虑宋姑娘的亲事,不舍得。

没那种心思,是不是不管谁上门提亲也没用啊?

他奉上自己的所有,提亲会被拒。

杨明远又给自己鼓劲儿,宋叔教过,凡事看两面。

那好的结果就是,他提亲没用,别人提也没用。

想到这,杨明远爬山又有了力气。

半山腰上,宋茯苓站在坡上,深深地嗅了一口。

哇,这里的视觉最好。

庙身隐于葱郁林木之中,山川缭绕,烟萝鸟道,茂林幔绿,曲涧春流,相映成趣。

闭着眼睛,晃悠着脑袋,在心里哼唱着:我们走着走着,花就开啦,在幸福里感受,什么都别说。

有时,宋茯苓会特意哼唱一些现代的歌曲,

因为她怕随着时间,心里的那些小调调会被渐渐淡忘。

她在现代可是麦霸呀。

可是这里不让女孩家唱,管教严格的人家连哼都不让哼,艺伶才有那个资格。

哇,桃花和宝珠这俩没啥大文化的:“真美。”

爬半天终于瞧到了妙处。要不然这俩孩子该觉得还没有采蘑菇好玩呢,毕竟采蘑菇能吃,不白挨累。

“jiejie,你看,那面的山石上有俩大脚印,那就是神迹吧?”米寿嚷道。

上山的一路,jiejie已经给他普及过啥是魁星,谁是文昌帝君,啥是文曲星,别拜错了神。

五台山有文殊菩萨,谁又是文衡圣帝。

文衡圣帝在关帝庙。

关帝手捧春秋,最好科考完没出榜前去那里抽签问卜。

而且关帝不仅会读书还会很强的武功,米寿听完就脱口而出:“那不就是哥哥?”

jiejie想了想,有夸奖呦,米寿听的美滋滋的,与有荣焉。

对,你哥哥,文武双全。

米寿听完宋茯苓的讲解,还知晓了为何要去拜魁星。

因为魁星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