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88

分卷阅读688

    旁。

而牛掌柜之所以能坐在高堂的位置上,是四壮昨夜比比划划强烈要求牛掌柜求来的。

给牛掌柜感动的,昨儿连夜敲开宋福生房门,对穿着睡衣被吵醒的姑爷哭着说,“我要支银钱,”多支出一些自己挣的银钱,回头给新人。

这不嘛,当四壮用红绸扯着桃花跪下那一瞬,牛掌柜又眼圈通红。

他没成家,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受到这份跪拜。

就连宋福生和钱佩英也有些激动。

前世今生,他们是

第一回给自家孩子办婚礼,第一次受一对新人的跪拜。

钱佩英今日打扮的很是郑重。

头戴银簪,耳戴银花耳钉,手戴镂空花样式的银戒,手腕处戴一成色不错的翡翠镯子。

她这一套不是一起买的。

银簪是家里那几个有官职的小子以前给她买的,家里还有她和闺女逛街买的俩簪子,但她觉得今儿这种场合,戴那俩簪子没有这个有意义。

银耳钉是老宋卖辣椒那年给她买的。

戒指是老宋在仓场衙当官那年给她买的。

翡翠镯子是老宋这回考完试,和陆畔逛街时给她买的。

听说,老宋不太懂翡翠这些,挑选镯子时还让陆畔给掌过眼。

后来送给她时吐槽,说什么:

早知道不用陆畔给掌眼好了,那小子拿起一样贵的要死,拿起一样贵的要死,吓的都不敢再挑,真怕陆畔越挑越贵。

那真是硬着头皮买啊,咱毕竟都说出口啦,不买多没面子,你快时常戴,别放起来,这可是一咬牙买的。

钱佩英伸出戴有翡翠镯子的手,笑的温柔,示意四壮和桃花起来吧。

宋福生配合媳妇,用另一只手也做出起的手势。

他今儿脸上是真带出了娶儿媳的笑,虽然他和佩英这对公婆略显年轻。

宋福生望着一身红衣高大的四壮,欣慰极了。

如若说,米寿曾经的那个梦是前世,梦里的四壮,直到闭眼那一刻都在守护小小的米寿。

那么如今,他希望这一世:四壮,愿你有妻有子。

新郎四壮站起身,想了想又重新跪下,引得红绸另一端的宝珠也跟着又重新跪地。

四壮在跪谁?

跪钱老爷子,也是想再向小姐姑爷磕个头。

宾客们纷纷自己圆场道,“这是激动了,真激动啦。”

而另一面,铁头桃花那里感人的场面也不遑多让。

马老太坐在火树银花旁边,和田婆子一起慈爱的看向新人,接受新人跪拜。

没错,火树银花搬了出来。

前些日,宋茯苓就劝她奶买金首饰,说那么多人来观礼,我爹还是举人老爷,那么多人看着呢,您不戴首饰,我娘戴,我娘该有心理负担了,都不敢打扮。

她奶说:“让你娘该打扮就打扮呗,我戴啥首饰能有我那盆钱,不是,花,值钱。恩?你告诉告诉我,戴啥能有花值钱?”

你娘有花吗?

到时搬出来,震惊死他们。

一会儿礼毕,宋茯苓就是负责将奶那盆花看住的人,还要找几名帮手暂时将花搬到她屋。

奶说了,可以给看,但是不能丢金叶子。

第七百零四章羡慕(一更)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喽。

一堆小娃子们晃悠着手里的大红花,妇人们急忙组织:“行啦行啦,可以啦,快外头玩去。”

这些晃悠大红花的孩子们,多数都是村里的孩子。

他们今天穿上了最体面的衣裳。

为了抢这个露脸晃悠红花的名额差些打起来,那都得是和宋金宝、米寿关系极好的小伙伴才能入选。

而今日米寿、金宝他们忙着呐。

人家是男娃娃,要压床还要看孩子。

看谁家的孩子?

王忠玉和宋富贵新添的小儿。

这俩小胖蛋一间新房一个。

米寿坐在红喜炕上,正在纠结的望着蹬腿的“小败家”:他不能尿炕吧?他要是尿坑,我怎么办。

宋金宝那面更是慌乱:“富贵婶子,不好啦,你儿子拿枣往嘴里塞,我掏不出来。”

富贵媳妇在外面长叹一声。

今儿这一天,从起早就开始忙,外面越热闹,屋里越乱套。

恍惚间有那么几分从心往外的膈应自家男人,你又给我整怀上生下他做什么,要累死了。

“来啦来啦,你们也可以出去玩了,人家新娘子要回来啦,用不着你们压炕。”

宋茯苓在院子里指挥大郎哥他们,慢些抬火树银花,随她送到她房里。

“宋姑娘。”

宋茯苓听到有人唤她,扭头一看,“杨公子。”

对杨明远微笑着礼貌的一点头,就紧忙跟着大郎哥他们走了。

今天,好些人来参加婚礼。

老爸的秀才举人朋友们来了很多。

宋茯苓很怀疑,有些宾客,她爸或许都不熟悉。

反正进村的车是一辆接一辆。

村口安排专人喊话:“宋举人老爷家,沿河边直走上桥。”

门口写礼单子更是分为三份,一份高家礼单,一份四壮和宝珠的。

这俩正主的礼单多数是摆设,倒是她爸的礼单本上,记满长长几页。

本来礼单是没分开的,可是太爷爷说:

“不中,这些人全是冲福生面子来的,往后福生不得回礼?冲福生来的必须单写,单收礼钱,让福生自个放起来心中有数。”

杨明远望着宋茯苓匆匆进小楼的背影。

即使今日他已是举人,不知为何,仍觉得宋姑娘不是他伸手就能够得到的。

杨明远环顾四周。

他是第一次来这里。

刚才受邀请进过宋叔家,估么等会儿开席也应该是进小楼吃席。

第一次来宋家,杨明远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难怪宋家能养出如此灵秀的宋姑娘。

这里处处透着与众不同。

就不说那屋子和这大院子了,也不提那皇上御赐的牌匾和用金银制成的盆景,只说意境。

这里,冰面上停着一艘属于宋家的大乌篷船,船身很大,眼下冰面结冻,不能划船,但是宋家给想随便走走的客人们准备了很多爬犁。

宾客们可以坐着爬犁在附近转悠转悠。

刚进村那阵,宋叔家的小子有滑雪来迎接他们。

另外,这个大院外面还有两处特色,一处是用土砖砌起来的圆土堡,问及那是做什么的,答案是用来自制烧木炭的。

“向外卖吗?”

陪同的宋富贵告知:“烧的不咋好,不怎么向外卖,基本是自用。我们家车多,到了冬日路上要用许多碳。但是外面要有找来的想买,会少收点银钱意思一下,也算是成全做小买卖的吧。”

这是木炭堡。

今日,杨明远遗憾没有亲眼看见它烧起来,因为都在忙婚礼。

另一个特色是冰滑梯。

听介绍,应是叫滑梯这个词,高高低低搭了三个,旁边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雪人,以及十几个用冰凿成的盆。

杨明远问及这又是?

“孩子们自己弄的,闹着玩用的,用冰盆在冰面上比赛,滑梯给岁数更小的娃上蹿下跳用。”

杨明远笑着摸了摸滑梯:“只闹着玩的物件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