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86

分卷阅读686

    骂他?

大德子冲钱佩英憨厚的点点头。

根据四壮的情况,不用媒婆两面传话确实是对妹子好。

他信宋夫人的人品,宋夫人直接与他讲,心里能更踏实。

有些话,当钱佩英说出口时,连四壮都意外的不行。

杀人不眨眼的四壮,愣是被说的眼圈一下子发红,将头扭向一边憋泪。

“大德子,四壮不是我家的奴仆,来之前,你宋叔让我告诉你,四壮是我们家的义子。”包括牛掌柜也不是奴仆。

宋家只有九族,都是亲属,没有奴仆。

钱佩英拿出户籍:“你看看吧。”

早先宋福生落户口的时候,利用战乱、逃荒、未统一不好查,利用和童谣镇知县的关系,早就将四壮、牛掌柜改了户籍,不再是奴籍。

也就是说,大德子,你meimei嫁与我家四壮,生的孩子可不是宋钱家的奴才。

在古代,一世为奴,如若没放奴籍归为普通人,那么儿女也是要做奴才的。

要不是大德子在场,四壮差些立马给钱佩英跪下。

他不停地眨眼,将泪意眨回去。

小姐、姑爷,还给他和牛掌柜盖了房。

钱佩英瞅四壮一眼:你激动个什么劲儿,今早与我比划要和高铁头一起成亲的能耐哪去啦?

没错,她之所以今日来找大德子谈,是四壮今早忽然向她和老宋表达,想早点成亲,不想等明年老宋从京城考完回来。

老宋就让她:“你快去吧,瞅给那小子急的都等不得过年了。”

此时,钱佩英对大德子又补一句:“我听说,陆三小姐已经将宝珠放了籍,但是你还在陆家是吗?你叔说,如若你想,他能将你从国公府要出来,让你和你meimei一样。”

这算不算我们家过聘礼的其中之一?

大德子愣愣抬头:

国公府的奴才是很难外放的,一世为奴,三世都要给国公府干活。

他和meimei不同,meimei当初进府当丫鬟,是国公府夫人体恤,而他是顶父亲陆家家丁的位置。

他是男儿身,不是想脱离奴籍就能脱离的。

即使眼下,他在点心店干活,实际上他仍旧是给陆家东家干活,只是东家从府里变成陆三小姐又变成陆少爷。

听说国公府,只有国公爷身边的何伯被放了籍,何伯的儿子自然也就能做官。

“夫人,我?”

钱佩英一摆手,这个话说了就能做到,陆畔那都不是外人,要个大德子还是没问题的。

先不用磨叽,就是告诉你,这个事我们家能给办,但不要着急,陆畔没在家。

直接下一话题:“给你看看,宝珠他哥,这是我们家四壮这些年的家底。我们家四壮,用你叔的话就是,除了不会说话这点,一般人真比不上,这可不是我们自己夸。”

四壮歪头瞅钱佩英:你们一文钱没花啊?你们怎不花,我挣钱是给你们的。

桌上摆的全是四壮这些年挣的散银。

除了四壮自己大手大脚买铜镜买没用的,没人动他的钱,一笔一笔的,宋福生都给用塑料袋装起来,让女儿单独放进空间里。

宋福生给四壮的零花钱也从来没在里面扣除,给就是给,孩子没有钱时,不得给两个?包括牛掌柜也是。

这一刻,大德子都替四壮感动,觉得四壮你真要玩命对宋老爷宋夫人好。这可真是拿你当义子,给盖房子、给娶媳妇,给你这些年挣的银钱全攒起来。

钱佩英说:“宝珠她哥,我拿出这些银钱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你知晓,我们家四壮能养得起家,你要是同意宝珠嫁我们家四壮,这钱都给宝珠管,往后他们小两口挣的,也让他们自己挣自己花自己管钱,你看这么滴行不?”

举人夫人在低声下气打商量。

钱佩英觉得,别说她是举人夫人了,就是国公夫人只要你是男方家长,只要你儿子相中人家姑娘了,你也得低声下气,没办法。

第七百零二章每当我不在,请记得我的爱(一更)

点心店后院的屋里,正在上演兄妹情深。

当钱佩英提出想年前就办亲事,家里房子家具啥都是现成的,宝珠顾不上羞意,进屋对大德子说:“哥,我不想年前嫁人,我想先给你寻个嫂子再出门子。”

目前二丫说给哥哥已经没戏。

大丫都能被许到那么好的人家,就更不用说年纪还小选择更多的二丫。

更何况,宋叔已经是宋举人老爷。

宝珠和大德子对这一点都有自知之明,连提都不敢对马老太提二丫。

大德子臊的不行道:“妹儿,你哭啥,你给我找什么媳妇,我不用你管。我一男的,眼下没有那心,你给我找,我也不要。”

“你咋能不要?你是我哥。”

钱佩英不得不出来组织纪律,“宝珠,你嫁人并不影响给你哥寻媳妇,这是两码事。你嫁了人,四壮还能和你一起寻嫂子,还能有个帮手呢。”

四壮:我可不会,我自己的媳妇都是勉强混来的。不过,我家有八个老太太倒是能帮忙。

门外的马老太:“……”

这特娘的,都是啥时候发生的事啊?

她怎么一点儿也没瞧出来。

——

首饰店里。

“姐,你明明相中这个镯子,就买这个呗,我也觉得这个好。买一回,当然要买自己喜欢的。”宋茯苓举着一个红木上面带有银丝图案的镯子道。

这镯子很显手白。

桃花对茯苓小小声说:“虽好看,但不实用。将来没钱时,从那红木镯上剪不下来多少银丝,它还卖五两银钱,太贵了。”

宋茯苓说:“人家卖的就是手艺。”

甭管茯苓怎么劝桃花要买喜欢的样式,桃花也没听。

桃花思来想去,最终买了一个光秃秃往后能当银钱花的簪子。

她不出村不知道外面啥样,感觉自己已经离挨饿的生活很远。

可是出村这一路,总能遇见讨饭的。

大冬天,有的那讨饭人都没有棉衣,今年收成太差了。

搞得桃花立马决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再不想过挨饿绝望的生活。

宋茯苓:那还特意赶车来选什么样式?早知道让奶捎回家一个得了。

出铺子前,茯苓冲米寿使个眼色,桃花姐不买,她买,买来送桃花姐当结婚礼物。

宋茯苓和桃花一离开,米寿落后一步就对店家说:“将刚才那五两镯子给本少爷拿来。”

“好的,小少爷,您掌掌眼。”

“不用掌眼,包上。”钱米寿翘脚将五两的小银元宝放在柜台上。

回头出了店铺,米寿就猫着小腰,露出捶胸顿足、呲牙咧嘴的表情。

要他说,还是桃花姐会过日子。

他姐傻乎乎的,这木头镯子真剪不下来多少银丝,不划算。

这样的jiejie,总稀罕那不实用的,姑父养起来很有压力啊。

米寿追上俩jiejie,对茯苓眨眨眼,意思是帮买完啦,然后他就问:

“咱什么时候去看榜?姐,小将军哥哥考头名,回回都挣多少银钱?”

“这就去看。”

茯苓出村前就惦记进城看看那金榜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