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94

分卷阅读594

    她们打好招呼,让她老头给我顶几日,我和他大伯这几日随你走。”

马老太这面还没给断完官司,那面她大儿子宋福财:“娘,我跟你去,这几日对三弟挺重要的,我想在外头等着。”

“你辣椒酱不炒啦?你是大师傅老大啊,让你媳妇和老二媳妇跟着我就得啦,啊?你搁家挣钱。”

王婆子:“我其实也应该?”

马老太:“你别其实啦,你快给我启程去葭县卖点心,啥时候啦还没走!”

总之,差一点全体都有,全吵着嚷着要进城,弄的村里有起早的人家看到这一幕直啧啧:

不知道的以为“宋九族”要搬走呢。

也是,人家城里买卖多。

马老太手握鞭子,对车下的宋阿爷说:“老爷子,快回去守着他们干活吧,那盖房子离不开你,真离不开,家里烤炉房剩那么些大闺女,地里,山上,都需要您老指导,啊?回去吧。”

连哄带商量,才使得打扮一新的宋阿爷放弃进城。

头车发动,马老太一甩鞭子:“坐好。”

六台牛车载着好些点心、载着好些“家人”,浩浩荡荡的出了村,向奉天城进发。

沿途,天越走越亮,就能看到那乞讨的孩子们出动了,一堆一块。

这些讨饭的,都是前一阵打仗或是打完仗从南面逃来的。

这一批新难民,比起宋福生他们当初差很多。

因为朝廷打穷了,给兵将们吃饭都在算计,更何况还没打完,还在屯兵镇守,看任家村军粮没停工就知晓,就不可能开仓接济,发的救济粮十分有限。

所以有的逃难人家,就是让他现开荒,你等粮食种出来前也不够吃,那咋办?大人们在开垦荒地,就将家里的娃子们都打发出来。

马老太天天在外行走,早就见惯不惯,尤其是这路上,城里不让进。

看到五个小孩子穿的破衣烂衫有要拦她车的意图,率先拽住牛绳,随手就抽出一个包袱,从里面拿出一小块一小块的列巴。

“大的带小的们挖挖野菜,捡捡柴,这都能换一两个铜板,长大了记得要自力更生啊,驾!”

这一套磕说的那个溜,从给小娃们列巴到重新驾车的动作更是行云流水,前后不过耽误三两分钟。

马老太她大伯哥,她那个没出过村的二儿媳等等,各个看傻了眼。

奉天城,从角门排号进城。

守城衙役审别人:“哪的?进城做什么?”

到马老太时:“呦,老太太,来啦。”

马老太一点头。

她大伯哥、她二儿媳等众人,望着她背影:“……”

“你别总瞅热闹啊,帮老高牵牵牛。”葛二妞训她老头道。

“嗳嗳”,宋福生的大伯急忙应着,可是却控制不住的看街道两旁。

那一屉屉的包子摞那么老高,一日下来,能全卖出去吗?

回头看了看自家牛车,大伯:能,咱点心都能卖那些。

“胡辣汤油饼子,豆腐脑油饼子,客官里面请。”

“羊汤羊汤,新出锅的。”

“保准你一碗下肚就饱饱的,面汤馄饨大饽饽。”

那又是在排队买啥呢。

高屠户告诉大伯:“烧鸡,可香啦。”

他给马老太补点心送货时,给他家双胞胎和胖丫、米寿、金宝买回过一只。他给叫到家里,屋门一关,就这几个孩子偷摸吃过,他啃的边边角角。

“哎呦,城里人起早就吃鸡,嘿嘿,跟咱村不一样,真热闹。”

马老太的二儿媳朱氏就更是感觉眼睛不够用了。

指着一座小二楼上的台子,问何氏:“大嫂,那是干啥呢?”那里咋杵着俩人,画的跟鬼似的。

何氏瞟一眼:“那是假人,戏楼,用假人扮相,到时辰该唱戏了,真人还出来你打我我打你呢。”

“呦,大嫂,那里就是卖咱擦脸油的吧?我听她们唠嗑说过,离点心店不远。”

“是啊。”何氏心想:就是二弟妹你打大丫二丫,给你买的那罐擦脸油的地方,你还能舔脸问?

在何氏心里,这二弟妹一点儿不知足,俩闺女给买擦脸的还能挨揍,都给打哭了,说不经同意就是不能花钱。

哎呦我天呐,你说当时连同村里在内,好些汉子半大小子都在家干活,都听见了,大丫二丫得多没面子,那又不是小孩。

就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那心疼娘还心疼错了?俩闺女不舍得打扮自己给你买。

要换成她,就得心拔拔凉,反正她没生闺女,有时候是很羡慕二弟妹和三弟妹的。

你看看人家三弟妹对胖丫。

就这事,当大伯娘的何氏对朱氏很有意见。

那天何氏还给大丫二丫拽她家去了,给护着不准打,二弟妹问凭啥插手?没有为什么,娘不在家,我是你大嫂,你就得听我的。

此时朱氏也想起了这茬,瞅了眼大嫂,脸色讪讪的。

何氏却不放过她:“你看看吧,那样的小楼里卖的东西得多好,你俩闺女对你多舍得,多孝心。”

在旁边一直听着的李秀,也扭头跟着瞅。

一个卖擦脸的小楼外面都能弄那么好看,只感觉城里人都不知该怎么乐了,真会活。

而马老太整这些人进城要干啥呀?

这些人,一脸激动站在点心店里:我们是陪考军团,多重要的日子呢,必须必陪考。

马老太:屁,你们至多是卖科举点心的军团,都给她干活。

“杨康”的母亲走进蛋糕店:“听说你们这里卖扛饿的点心?”

“是啊,来,大妹子,您看,”卖这玩意不挣钱,但是葛二妞仍然不失热情张罗道。

……

而任家村那面,直到晌午,宋福生一家才出发。

明天就考试,今晚去城里住。

宋福生的考场被分在南西所,像是以陆畔为首的“F4”,也是被打乱了分到不同的考点。

任公信劝宋阿爷:“老爷子,少些往车上倒动东西,真用不着,考秀才早上进去晚上就出来,就考三日。不像考举人住进去。”

他可是有经验的人。

宋阿爷:上边去,抱西瓜呢,躲开。

宋福生正在冲任三叔和任七叔他们说:“你们怎么回来啦?”这些人特意从大地里赶回来。

“回来看看,好好考。”

邻居翟婆子:团长你好好考,只有你考好了,我家狗才能牵回家,要不然赶明还得送走。

宋福财将考篮拉杆箱放上马车,给米寿抱上车,一向不怎么会表达的人,尤其是总感觉比弟弟差很多,忽然拍了拍宋福生的胳膊。

马车路过桥时,宋茯苓笑:“爹,你看,jiejie们来啦。”

多亏没有开玩笑往外说要穿紫色裤衩,紫腚对。

要不然“宋九族”全体,今日就得全穿紫色,紫布能给买断货。

大丫二丫桃花,一帮姑娘们特意在这个时辰停工,站在桥那头,望着三叔三舅的马车。

宋福生压根就没坐上车,随着走,随着身后就跟着人。

村口那里更是聚集很多村民,辣椒房的,奶砖房的。

“团长,好好考。”

“团长,你一定要好好考。”

宋福生的心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