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23

分卷阅读523

    替黎大人的是个姓魏的,我还真认识,他送我出过户部,有那么几句话交情。

他给我当领导,我能舒心不少。”

“那你哪天上班?”

“后儿报到,我明天去趟县衙。”

当妻子的一听,头一样关心的事就是:“那你吃住怎么安排?”

当老太太们知晓这个消息时,头一样关心的事是,福生啊,哎呀妈呀,那你是几品官啊,县令大,你大?

宋福生跟这些老太太们掰扯不清,又被围住,不得不回答。

就言简意赅告诉,没下公文,他还没干呢,谁知道他行是不行,都是最后仗打完了再说。

“俺们不管,你指定行,你就说几品大人吧?”

“上一任是六品,六七品吧。”

“那县令?”

“我大,我比县令大,行了吧,都别出去显摆,啥官也不如现管,我这过后朝廷雇不雇佣还不一定。”

几个老太太连忙点头,又一脸兴奋地看向马老太:“听见没?咱家福生当官了,虽然不让出去瞎说,但实际上你现在就是官家老太太啦。”

官家老太太说,“快捡石子吧,石子不够用了,到时又算不过帐,啥太太也要干活。”

而私下里,马老太是喂过鸡后,给宋福生拽到旮旯打听:“儿啊,一个月给发多少俸禄?”

“您都官家老太太了,娘,还问俸禄啊?”

给马老太气的,三儿就没有正经回她话的时候:

“别以为我不晓得你,你去当值时先问问俸禄。

别一问银钱就害臊,那有啥可抹不开脸的?谁是喝西北风长大的?

还有咱那奶砖银钱,能不能给结算啦?

我告诉你三儿,既然你去了那里当官,第一样事先将自家事办了。”

宋福生摆手,一副晓得啦晓得啦的样子,从后院拐过来还遇见了正在抱柴的官家小姐宋茯苓,急忙接了过来。

而皇上赐予的牌匾,宋福生当了个官,带给九族家里人和任家村村民的远远不止是兴奋。

有点印证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因为皇上牌匾的存在,他的存在,让任家村单身的小子们身价倍增,外村好些姑娘眼巴巴的,就想先皇丧期一过,嫁进任家村。

有的那小子长的真是歪瓜裂枣的,也能被外村穷苦人家的漂亮姑娘盯上。

因为宋福生更是给家里的好几个小子安排了工作。

他自己本身能带三名副手,物资调配发放、粮队民夫,都需要副手按照他指令跑腿安排。就是将来他不干了,这仨人也能留下。

宋福生给大郎、虎子、铁头就带去了。

大郎不用说,那是他亲侄子。

虎子也不用提,那是大姐家的孩子,他外甥。

至于高铁头,宋福生认为,是他给这孩子带出去的,回来右耳少一半,多亏没影响听力。外表上看,不好看,那他就给这孩子弄个官身护着,往后最起码是一位普通的公务员,月月能拿固定的工资。

给高屠户感激的,非让铁头给宋福生磕一个,还哭着拉住宋福生手说:“你不要这样讲,与你有什么关系,别总往身上挑担子。”

然后是宋阿爷家的曾孙,那位磕巴水田。

宋福生没去武库司,但是他土地雷那一套的材料上交了,上面写有水田的名,就让水田去了武库司分属的铸制所。

这地方挺好,少说话多干活,适合磕巴水田,研究武器锻造的。给水田弄了一个技术性的公务员。

最后,宋福生在与县令大人见面后,在县衙里那里还划拉出几个职位。

县令大人口口声声九族里都是好小子,暗示县衙这里衙役短缺。

短缺?那家里正好有好小子,得帮帮县令大人啊,不敢说别的,至少这些小子真去过前线,确实比普通人适合当衙役。

郭老大家的二小子,齐婆子家的大孙子,王忠玉大哥家的小子,还有任族长三儿子家的孙子振中,他给弄童谣镇当衙役去了。

自家筛选,宋福生是考核谁认字多谁去,他也不偏心。

不认字,去哪里也发展不起来,干什么也干不好不是?

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多少老人骂儿子骂孙子:

“你们三叔,一碗水端平,给你们机会了,自个把握不住。快好好认字吧,连你马奶奶都在学,那么大岁数的都在死记硬背,你们这些个笨蛋,别将来再有这种机会错过喽。”

至于任族长的孙子振中,算添头。

宋福生认为,他应该给这个甜头。

不冲别的,冲任族长在他们不在时,带领全村帮家里人抢收。

再说米寿等家里孩子还让人教着,几次过事也没少帮他说好话,应该这样办事。

任族长感念宋福生拉拔他孙子:往后,米寿他们的束脩费,一文钱不收。

以上这些事连续发生。

当那些小子们换上了官差服,站在宋阿爷面前,阿爷觉得自个都快要燃烧啦,心里噗噗美的冒泡。

他老人家咧着嘴嘱咐小子们,“都好好的,这咱在家说哈,出去别显摆。以后更要听你们三叔话,跟你们三叔走,没被安排上的也别眼馋,有机会,你们三叔都会给安排上。谁让咱家娃个顶个不孬呢。”

村里人得知后,比阿爷还瘆得慌,都要沸腾了。

有多少人家后悔早先嫁闺女。

嫁那么快干啥,不能嫁同姓任姓,那不河对岸还有宋姓嘛,悔的肠子要青了。

家里有闺女的,就开始瞥闺女,也不知丧期过了后,对岸那伙人能不能瞧上自家闺女。

你问要嫁河对岸哪个小伙子啊?是那几个刚被安排工作的吗?

不是。

哪个都行。

另外,还有家里有小子们没成家的,村里人也盯上了河对岸那伙人的闺女们。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不能让外村抢先。

总之,烤炉房正在忙碌的九族姑娘们,成了香饽饽。

除了宋茯苓没人惦记。

为啥呀?

多大锅吃多少饭,家里啥条件啊娶宋胖丫?

那是连提都不能提的,得罪人。不用团长,马老太就能翻脸。

第五百五十四章保姆

桌上摆着咸鸭蛋,一小盘酱rou,芥菜噶嗒咸菜,半木桶杂粮粥,开花馒头。

任公信、任子玖、任子玖家的儿子坐一桌,正在吃早饭。

他们家,男女分桌,女的不能上这张桌。

任公信呼噜噜将碗底的粥一口干,空碗放炕桌上,用手一抹嘴:“吃完没?吃完与我去河对岸。”

任子玖手里半个馒头还没吃掉,闻言道:“爹,去河对面做啥,大哥不是让咱俩今儿进城,他要看看我?”

“去问问咱预备要套车进城,那伙人要不要捎带啥,要是有要买的,咱一趟车回头就给拉回来呗。”

任子玖无语:“爹,宋三哥已经在城里做官啦,家里人想买啥他不能给捎回来。再说他们家里还有几个小子在童谣镇当值,下职回来就能买,咱去问啥。”

“啧,”任公信点燃烟袋,吧唧一口才道:“你个不开窍的,关系那不是都在于处?出来进去的顺便问一嘴,是不是?常来常往,管是人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