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2

分卷阅读472

    上面显示的日期永远是穿越那一天的日期。

类似的还有空间里的石英钟,几口人的手表,宋茯苓的笔记本等。

凡是显示日期的地方,都是穿越那一天的日期。

而且在外面怎么使用也都行,就是拿进空间马上就各归各位。石英钟唰的一下就从手里消失,自个就挂上了墙。

以上这些,都是三口人边试验边总结出来的。

所以由于以上特性,宋茯苓就必须要在古代、在外面,根据老爸拍回来的照片绘图。

要不然进空间里绘图,手机自个就跑去充电了,该不让她看了。

门口传来宋金宝问:“三婶,今日不念书了吗?”

钱佩英坐在门口小板凳上,一边摘菜一边道:“不念了。”

她要负责在门口守着,别错眼间跑进去人,再给拿手机绘图的闺女吓到。

米寿歪头瞅了瞅钱佩英,瞅完就要往里面冲,被钱佩英眼急手快给逮住:“你听话,你姐画画呢,和哥哥们玩去吧,啊?”

米寿背着小筐,手里拿着挖菜的小铲子,闷闷不乐的在大地里用小脚踢着草。

金宝问他:“你咋啦?”

“我感觉jiejie他们好像有事瞒着我。”

金宝闻言脸上露出了嫌弃:“不是我说你米寿,你那心思怎跟个娘们似的,一天总多想。”

“你才娘们,娘们!”米寿最反感别人说他没有男子汉气概像个老太太,背着小筐就开始追打金宝。

蒜苗子他们立马加油起来:“噢内讧了内讧喽。”

家里,马老太瞪眼瞅着三儿媳:“你说啥?”

刚才她过来说,钱氏啊,今儿我们几个要给村里结算奶豆腐钱,你晌午过后,去后园子给那草拔一拔,又长挺高。

结果钱氏告诉她,拔不了。

马老太的二儿媳朱氏,端着一盆脏衣服恰好路过听见,心想:三弟妹是真牛啊,拔草那么轻巧的活,都敢直接拒绝怼在婆婆脸上。

“我说我真拔不了,看看谁有空让别人干吧。”

她要当守门员。

马老太:“……”

动了动嘴,被噎的一个音也发不出。但是得往回找补面子,这么多老姐妹都看着哪,“你是不是哪不得劲儿啊?”

“对,是,从早起就头疼。”

田婆子她们一听,别是中暑了,立马劝:“那你快进屋躺着吧,别摘菜了。”

马老太扭头看向二儿媳:“朱氏,那你洗完这些衣裳就去拔草。”

朱氏:我只是来看看热闹,这怎么就成我拔草了呢,我洗完还要煮饭去山上送饭:“娘,我也有点……”

没有人听朱氏解释,马老太已经出了院子。

倒是钱佩英搭理了朱氏:

“二嫂?”

“干啥。”

“麻烦你,帮我跑趟腿,去村里二牙子家问问,他家今儿网没网到鱼,网到了让他挑最大的给我送一条,我给银钱的那种。”

村里二牙子家有名的特困户,人口最多,存粮最少,基本上天天起早下河捞鱼吃,不像村里有的人家,忙起来有时会放过河里的鱼,去大地直接干活。

那家人不行,全靠这时节用鱼当粮食,那天天吃,一天几顿也够难咽的,听说都不咋舍得放盐,就寻思吧,那能好吃吗?

但就二牙子这样的人家,去和外村的中下等户也比得起。可以说,任家村的日子和外面比较,日子还是很好过的。现在这时节,守着山,守着河,还守着熬奶豆腐能挣到银钱的活。

村里人觉得幸福感很浓,幸福感一上来,心态都变得很平和,也很知足。

钱佩英寻思买条鱼,给闺女熬个鱼汤补补脑。

朱氏再次无语,合着接过你拔草的活,还得给你跑趟腿是吧?

“晓得啦。”

而屋里的宋茯苓,坐在炕桌前,始终一边看手机对照着,一边手不停的在绘图。

她很放心。

知道老妈懂,不能让人随便进来打扰她思路。

老妈也一定会在外面守好门的。

宋茯苓捶了捶腿,盘时间久了腿麻,站在炕上又活动活动,掰了掰腿。

其实在炕下支桌子,像写字台似的坐着写是最舒服的,但是地上堆的全是粮食,只留有走路的一条过道,支不了桌子。

他们这些家,家家各屋都是这种情况。

有时候也觉得,还帮别人呢,帮这个帮那个,自己家过的这日子还在对付,是有很多事需要忙的。

但是……

宋茯苓只活动几分钟又重新坐在炕桌前,接着对照手机绘图。

要先将老爸拍下的这些照片全部画到纸上,总不能让老爸时不时拿出手机看图吧。

她干的是户部至少三名工作人员加在一起的工作量。

从早上一直到中午,钱佩英进来过两次。

一次是给闺女送砸好的核桃仁。

一次是给闺女送一碗冰沙。

地窖里取出一小块存的冰,用榨汁器给打碎,钱佩英往冰沙上放点红豆,掺点牛奶,浇两勺闺女自制的果子酱,舀一小勺蜂蜜。

钱佩英两次进来放下就走,连声都没敢出,怕打扰到闺女。

出去了,她又接着熬鱼汤,蒸米饭,切rou沫,用rou沫炒个小油菜。

宋茯苓和米寿吃过饭,米寿都已经睡着了,宋福生给米寿抱到四壮那屋后,回来问女儿:“画的咋样了?”

“才画了一半。”

“别累着,睡个午觉吧,歇歇脑子。”

宋茯苓点点头。

第五百零一章点亮万家灯火

躺在炕上,宋茯苓以为自个能秒睡,可是闭上眼睛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脑子里全是她上午看的那些照片图。

上面写的很清晰,发现海运运输出了问题,哪月哪日,陆畔在搜刮不到当地粮草的情况下,可以去一号指定地点取粮。那里会有自己人带着货物等待。

如若,一号地点没有见到自己人,停留两天,还是没等到,带兵去二号地点,依次三号、四号、五号。

可以说,设定整个供给线路的大臣也好,甚至皇上也罢,能看出用心了,是不希望这支队伍有一丝闪失的,也很详细。

但是谁让这里是古代,连个电话也没有。

不能及时的告诉陆畔,粮食根本就送不上去。

所有的兵力都在破了云崖关后吃力的直扑京城方向,并没有多余的兵力护送粮队里那些普通民夫。

而且一批批送粮队伍被毁,没有返回交差,又因路程远,只靠人行马跑回去送信告知又被毁了,其中也会耽搁很长时间。

所以七号供给地点,也就是最后一个粮草指定供给地点,是一个叫“兴庄”靠海的地方。

根据米寿的梦,援军后来终于到了,一路追打着齐王派出的队伍,护送又一批送粮队赶到时已经晚了,他们在海滩上找到了陆畔的尸首。

因为当时鲁王派出的队伍,早已经寻到了没什么吃喝陆畔的队伍。

陆畔与鲁王派出的将领同归于尽。

死前,光着身子,很有可能是在正面迎战打响前已经顾不上防守,他在下海捞些吃的。

宋茯苓心想:

一个又一个供给地点都没有见到自己人,要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