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81

分卷阅读381

    太还没等说完,田婆子就喊报告,报告完就笑道:“是俺不让儿媳使劲干活的,队长,你要说就说我吧。”

马老太能说啥?嘴上无奈样,听着心里还是乐。

她又给桃花发,给大儿媳发。

桃花是从进入烤炉房那日起,一直截至到眼下,共挣八两二钱银。

马老太的大儿媳何氏,在有男人宋福财、俩儿子前期都帮着打蛋的情况下,是共挣七两七钱零五十八个铜板。

比姑姐宋银凤多点儿。

马老太又给了后进烤炉房的几位发钱,这回专心说“辛苦啦”仨字。由于这几人是后进的烤炉房,共往下了14.4两银,平均每人2.4两上下。

然后才是二丫。

二丫的心口一直在怦怦乱跳。

她已经猜到自个压轴一定是有原因的。

马老太站在最前方道:“我宣布,我们马老太糕糕兴兴店生产冠军是,个人挣得九两半银钱的二丫。”

让马老太记住“冠军”属实不容易,宋茯苓在她耳边说过至少四次冠军侯冠军侯,才让她奶记住的。

宋茯苓带头鼓掌。

马老太压了压:

“对于二丫,我要讲几句。

她不是胖丫,她是从你们中间走出来的啊。

这说明么?说明你们也可以做到这么好。

我希望,各位师傅们,明年各个都是二丫!”

外面朱氏的笑声忽然传了进来,马老太疑惑地看门口。

宋茯苓推开门一看,得,合着屋里开表彰小会,外面开大会,外面可比屋里热闹多了。

尤其她二伯母,瞧那一脸丰收了的模样,被别的妇女围着笑到直不起腰。

“队长,门就不要关了吧?”

“不用,让他们正好眼馋眼馋。”

刚才是给生产小组发工资,轮到销售队伍的老太太们,门还开着,就可想而知,宣布一组,屋里屋外就沸腾一阵。

郭婆子和齐婆子这组,从踏上送点心这条路开始,一直到现在,俩人共得十八两四钱银,一人九两二钱。

齐婆子小儿子在外面喊道:“爹,你快过来听听,我娘挣九两多银钱,九两多!”

齐老头板着脸迅速离开往地窝子方向走,但是在背过身时嘴角却翘了起来。

王婆子和宋阿爷大儿媳这组是十六两八钱。

丫丫蹦跳着四处散播小道消息:“我奶奶挣了十六两多银钱。”

王婆子家蒜苗子满院子里撵丫丫:“那里有我奶奶的。”

“是我奶奶挣的。”

“我奶奶的。”

葛二妞这组是,她和宋二婆子俩人是十七两半银钱。

分到手,又不是倒数第一,可给葛二妞乐坏啦。她家闺女在外面不停问,娘,娘,你挣多少。

王婆子有些委屈冲外面的几个儿子道:“我推废了小十锅赔钱,要不我能拿到销量冠军的。”

几个儿子儿媳急忙哄:“娘,这就不孬啦,您老可真是这个,”翘大拇指。

销量冠军最后是郭婆子童谣镇这组。

其实应该是马老太和田婆子这组的,这俩老太太一人就挣得17两三钱,俩人运输这块就净赚三十多两银。

但是要真将她们奉天城这组放里面排行,那就显得不那么公平了,原因她们是卖城里,她们还有车,田婆子也不愿意要名义上的“冠军”,整那虚荣事干啥。

田婆子恨不得马老太别公布她们这组挣了多少。

当激动人心的发工资全部结束后,田喜发就来了宋福生家。

“姐夫,来,进屋坐。”

“不啦,等会儿胖丫讲话本子再过来坐,我来是给你送钱。”

“啥钱?”宋福生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田喜发搓搓手憨厚道:“以前在老家,欠你二十五两,路上咱逃难那阵才还你十九两银钱,这不手头有了嘛,我给你将这六两送来。”

第四百零六章被比下去了(一更)

二丫捂着脸跑来时,宋福生接过六两银钱,正从大屋往外送田喜发呢。

一掀门帘子,二丫撞满怀。

宋福生望着一脸泪的孩子,“咋的,哪撞疼啦?”

“呜呜呜,三叔,呜呜呜呜,”豆大的泪珠往下掉。

宋福生和田喜发对视一眼,让开门口的地方让二丫进屋。

没一会儿,屋里只剩下宋福生和二丫。

宋福生问半大姑娘“你姐呢。”

“我姐银钱已经被俺娘抢走了,她在烤炉房里哭呢。”

宋福生明白了,大丫应是找个没人的地方,也在捂着脸哭。

没听二丫说嘛,她们姐俩都被抽了个大嘴巴子。

只是二丫抱着钱跑了,挨打也不给朱氏,拽大丫要一起来说道说道,大丫说没用。

看来,二丫也比大丫更相信三叔能给作主。

“三叔,胖丫呢,”二丫一双泪眼寻宋茯苓的身影。

“你找她作甚。”

“我想让胖丫帮我存银钱。”

好吧,宋福生收回刚才那话,二丫是相信胖丫能给她作主,不是相信三叔能给作主。

不过,这事儿他闺女绝对不能管。

最上面有马老太。

大丫二丫有爹有娘。

没成家的半大姑娘,挣了钱往家交让父母管,在这里,不,别说古不古代,就是在现代,也是天经地义。

有几个像他家宋茯苓似的,命那么好,他和佩英从来不要闺女的工资。

那时候茯苓上班了,只求她工资够花,别再伸手要。

有时候闺女真不开口要,他还贱皮子主动问“你够不够花啊?”他闺女的答案永远是“不够,快给点儿吧。”

可宋福生也清楚,他要是干脆了当对二丫说“三叔管不了你家的事,胖丫也不能管,于情于理不合适,你自己想办法吧,”恐怕这丫头会存了阴影。

人生啊,青春期啊,对有些事还没什么经验时,得有人拉一把。

“二丫,你和三叔先说说,银钱不想给你娘帮着放起来,是纯对她不放心,怕她以后就不给你了。还是你想自个留着花用方便。”

二丫抽泣着告诉道“三叔,我娘留着用也中,用不到别人的身上,无非就是留给金宝将来用。

可我是真的很想留下一钱银,不,三叔,哪怕让她给我些铜板就中。

我娘说我俩没处花钱,要钱干啥?

嘴上虽说着,要是往后出门真花用再管她要,可我俩晓得,这次交了,就要不出来了。

我和我姐就有些不信,说我们自个身上能不能留些,她就给我俩打了。”

宋福生比起宋茯苓,这是多么淳朴的孩子啊。

真该让他家丫来好好听听,别身在福中不知福,竟敢不提前知会就花小四两银钱给他买书。

隔着门帘的灶房里。

田喜发瞟了眼身边的宋福喜。

宋福喜是他叫来的,一发现情况不对就去叫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必让三小舅子为难,让二小舅子自个过来听。

此时,田喜发旁听完二丫的哭诉,也和宋福生一样的心理,不是很理解。

多好的丫头,又能吃苦挣钱又舍得将银钱给了弟弟,干啥啊,快过年了给打哭。

都多大了,竟还往脸上扇。

这在他家,简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