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8

分卷阅读338

    卖,也就是为了闺女的店,客人们喜欢停评书吃花生米,才这个价格给的。

要知道,现代黄飞鸿麻辣花生米,还多少钱一袋呢?七八块钱,八九块钱吧。

可这里有个帐,现代收花生成本多低,花生产量多大呢,现代胡椒也多,成本自然就便宜。

哪像这里,一亩地收不了多少花生。

他的辣椒眼下又是大棚扣的,不是撒把种子家里后园子种的。

去掉本,去掉废力忙活伺候的,二十文,真是良心价。

倒是明年,比方说大面积种植,大夏天的就留出老多干辣椒了,价格往下降一降还行。目前甭管卖什么,必须要将大棚成本出产量低算进去。

茶馆佟掌柜,想到去他那的客人提到麻辣花生时的表情,再一次问道:“你确定只你们家有这个?”眼神看向马老太。

马老太骄傲:“那必须的啊。”

佟掌柜就纳闷了,以前确实没听说过辣椒,但是为何就只有你家有啊?你们又是哪来的?

不过对方敢如此肯定,压下心里的疑惑:“那,暂定明日先送去三十斤,如能卖的好,咱们再加定。”

送走了佟掌柜。

马老太去吧台拿纸笔记录,今晚得回去嘱咐家里的师傅们多做喽。茶馆要多加几锅点心。还要订三十斤花生喽。

啥东西就怕吃上瘾。

马老太为三儿高兴。

眼下是三十斤,时间一长,口口相传,要是都晓得她这里有麻辣花生卖。

这么偌大个城,离一日一二百斤、二三百斤还远吗?

更何况,她们要摆摊子卖好多吃食啦。

这日子呀,越过越有了滋味儿。

回家的路上。

牛车才走了五分之一,宋福生就甩着马鞭子让调转头,下了路,往道路左边的荒地赶。

这也是宋富贵跟着宋福生来奉天城的原因。

就为了在回去时,上货,赶车。

宋福生和宋富贵,一人扯着一辆牛车,走没什么人行走的荒地。

地面除了干草就是雪,雪长时间的堆积,到小腿肚那么高。

牛已经跑不起来了。

他们是来买羊的。

不能走大道,太绕远。这么虽然费劲,但是抄近路,能节省两个时辰。

“羊杀好没?”

“杀好了,就等你们来呢。”

“给,银钱,您数数。”

养羊的老汉,双手合十:“谢谢啦,谢谢啦。”

宋福生将四只羊扔在车上,又费劲拽着牛车往回走。

等重新到了能赶车的路上,他和宋富贵脚上的棉鞋全湿透,棉鞋里进去了雪。

脚脖子冰凉。

半个月后。

宋茯苓的两台榨汁机被搬走了。

需要借给大伙用。

被温水清洗浸泡过的:桂皮、八角、去籽的草果、小茴香、白扣,正在两台榨汁里哗啦啦搅碎。

钱佩英又端进屋小半盆干辣椒皮。

辣椒里面的籽,都被钱佩英和宋福生亲自抠出来的,抠完用纸包装好,转手就让闺女送进空间。留作种子用。

只将辣椒皮留下。

必须要这么小心的。

因为青辣椒不怕人拿籽,拿出去没用,当不了种子去种地,青辣椒里的籽种不出来辣椒。

但是红辣椒一出,钱佩英和宋福生就得守住了。

因为红辣椒里的籽,就是种子。

别人只要留下一根,都不用多留,来年就能种不少。

所以摘辣椒、剪辣椒、将籽抠出来的活,钱佩英和宋福生亲自干。

差点没辣死他们两口子。

一边用剪子剪,一边抹眼泪,一会儿就能给他们两口子熏够呛。

此时,钱佩英就在榨过香料后,又将干辣椒皮扔进榨汁机了。

只看,铰刀在里面哗哗的将干辣椒搅碎,钱佩英摇着把手,戴着口罩仰脖看棚顶哭。

与此同时,会议室里。

宋阿爷正带着几个老头,端着这些榨好的辣椒面,香料面,一一摆在桌上。

四壮他们这些小子,也成串似的往屋里抱瓮。

有的瓮里装的是酱,有的瓮里装的是酒糟,有的瓮里装的是清油。

妇女们也掀开门帘子,端进来剁碎的葱姜。

材料齐全了。

没一会儿,大厨宋福生,就带着他大哥宋福财和郭老大等四人出现。

四个大老爷们,系着围裙,戴着口罩,站在锅前开始准确上灶。

男人们上灶,女人们以及闲杂人等都出去。

女人们寻思:当谁愿意在这里看是怎的?呛都要呛死了。

四个灶上,大铁锅前。

四个汉子在会议室里,正满脸是汗的翻炒。

烟熏火燎中,他们一会儿大声呵道,火苗子变小。小火一炒就是一刻钟,一会又呵道:“火苗子大些”,胳膊一抡起来就是半个时辰朝上。

灶边负责烧火的四个老头,拉着吹风筒:“咳咳咳,咳咳咳。”呛的阿爷他们呦,哎呀妈呀。

不知道的以为几个老人家是在拉二胡讨饭呢,一边抽拉吹风筒,一边用衣袖子抹眼泪,哭的那叫一个惨。

直忙到下午,宋福生他们才将火锅底料,也可以当麻辣烫的底料,全部炒出来,给小娃子倒出会议室读书念三字经。

宋茯苓提问钱米寿:“有连山,有归藏,下一句是?”

钱米寿:“有周易,三、三易,啊切!”鼻涕泡都喷出来了。

瞧瞧,娃子们都不能正常上课了。

明明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这屋子竟还飘着辣味。

第三百六十一章十五更(为盟主笑晓打赏+13)

一桶又一桶用野猪骨熬的汤放在推车上。

一筐又一筐的小冻饺子放在推车上。

一袋子又一袋子,这一个多月以来,起早贪黑凿冰面攒的小冻鱼放在推车上。

面盆,木碗筷,木盘子,串好的鸡丸、羊rou串,串好的大白菜、萝卜片、调料,铁架子,大铁锅、木炭等等也全摆在了车上。

宋福生举着火把,挨台车检查:“有没用落下的?”

“没有,都检查过了。”

“各样都记得价了吧?”

“记得啦。”

“走啦。”

再一次,壮劳力们,将家里的所有手推车都推了出去。

他们将奔往一城三县。

……

童谣镇。

宋九族的小吃摊子,就摆在了几间皮货商的木屋旁边。

老隋离老远看见郭老大带的队伍就迎上前,帮着一起卸东西,支棚子,帮忙给张罗张罗。

临时的屋棚子,是用几大块油布拼缝的,不过支起来也挺大,围着锅边能坐十几个人,单独的小桌子也能摆下四个。

炭火盆点起来,让棚子里有点儿热乎气。

大铁锅座上,倒一桶大骨头汤,炒好的火锅底料放进锅里。

宋福生早就在储存前就给他们分好了块,一小块底料是能顶一天的。

郭老大他们,又去蛋糕店里,用扁担挑水。

各县自家有店,就是方便,用水就去压井挑来,长条凳和桌子水桶之类的也有地方存放,支摊子取来,收摊了再送过去。

而且早在多少天之前,他们就像蚂蚁搬家似的,既能帮老娘推点心车,让她们省一天力气是一天,又能将这些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