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86

分卷阅读286

    rou,还是做饭之人太实在,想让他多吃rou的原因,辣椒竟是豁口的,里面包着实实惠惠的rou馅。

陆畔抱着米寿,以防碍事,让阿爷去忙,不用招待,坐在旮旯。

坐下后,或许是真饿了,主要是这屋里的味道太香,各种味给他勾的,眼神就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正在忙活的宋福生。

他瞧得很是稀奇。

只看,此刻宋福生正在拉丝。

一手大铁锅,里面是熬好的拔丝糖,一手攥着像刷锅用的小扫帚。

小扫帚蘸一下锅里的糖,变戏法一般就能瞬间拉出几十条丝,然后抡圆了胳膊,将丝拉到摆放好红枣倭瓜的盘上。。

眨眼的功夫,拉丝竟一层层错综复杂的堆叠起来,堆的老高,熬出的糖色,离远看都亮晶晶的。

给顺子惊讶的。

他已经不管少爷了,在宋福生身边来回晃悠,一口一句宋哥地问着:“你怎的会做饭,你这手艺不错啊,祖传的啊?”

“啥祖传,瞎琢磨。”

陆畔也在小声问米寿:“你姑父怎会?”

米寿嘿嘿笑着,不错眼看着宋福生,看的哈喇子都出来了:“因为我姐好吃,她总撺掇姑父给做rou。”

陆畔摸了摸腰,拽出一条帕子。

一边给怀里的娃擦哈喇子,一边想起宋茯苓了,抬眼找了一圈,正看见宋茯苓在傻笑,也不知和她娘在说什么,脸上的笑容,和米寿刚才憨憨的馋样十分相像:“她比你还喜吃?”

“恩恩,喜,比我喜多了,甚喜。

她烫白菜都要蘸芝麻酱,我jiejie可会吃了。

哥哥,jiejie一顿能吃两碗饭。”

米寿比了一个二。

陆畔心想:那她怎的还那么瘦。

“蒜苗子?蒜苗子你看,小将军哥哥,你不是要见吗?小蔫巴你也过来啊,你好没好些。”这给米寿cao心的。

看到门帘子掀开,小伙伴们都进来了,他坐在陆畔的怀里,一顿招呼。

还给介绍,也不管陆畔认不认识:“哥哥,那是金宝哥哥。他放哨。”

比起小蔫巴他们不敢上前,怯懦懦的望着陆畔,丫丫那些小女娃,干脆跑到自家娘亲身边抱大腿,躲在娘的身后,一会儿冒出来偷摸歪头瞅瞅陆畔,一会儿又害羞的将自个藏在娘亲的身后,宋金宝真属于发挥好的那种,

宋金宝站在离陆畔一米多远的位置,吭哧了几秒:“将军哥哥,我都挣工分了,挣一工分。”

陆畔不懂工分是什么意思,是指银钱吗?

就在这时,宋福生洗完手过来了,示意小将军上桌,吃饭。

今天可给宋福生热懵了,这伙夫当的,在这么冷的天,愣是忙的满头大汗,后衣襟都湿了。

就怕没等炒完菜,陆公子就走。

咱还不能只端上一盘两盘菜,那多不好看。

“将军,入座。

人说,薄酒素菜。

可我们这里?”

宋福生坐在陆畔身边,憨厚笑道:“说句不怕让将军笑话的,连薄酒都没有,正酿着,才酿上。”

宋阿爷也说,“是,家也没别的,就是逮几头野猪,自家种的菜,也不知您能不能吃惯。”

陆畔怕大伙客气下去,率先拿起筷子:

“我是军人,风餐露宿,什么苦都吃过。

没酒,可以用汤。

今儿,我瞧着真挺好。

还能尝到你们亲手种的辣椒,是叫辣椒吧?

这可是你们说的稀奇物。”

说完,陆畔就端起饺子汤,和宋福生喝了一口,并且放下饭碗,忽然环视一圈对大伙说:

“这个桌上还有些空位,都别蹲着吃,围上来坐。

今儿也没有那么多规矩。

我说了,一起吃,你们平日是什么样,就什么样。

只当我是过来,凑个热闹,过个节。”

第三百零六章二更

宋茯苓才用木碗打好自个的饺子,听了这话,引得她侧目。

有种人,现代称之为傲娇。

有的男孩子,只傲了。

有的男孩子,只娇了。有的男人。

甚至认为傲娇是目中无人。

但实际上,她的理解,傲娇并不等于目下无尘。

倒是这个古代的小将军,将这个度,把握的很好。虽然抢走了她的设计图,也不给解释一下就拿走。

“怎么样,少爷?”顺子眼里带笑地看着陆畔。

少爷尝了第一口那个什么椒,小椒酿rou。

陆畔讶然,问宋福生:“辣的?像胡椒,又和胡椒不同。”不过,这个菜,他觉得配蒸饭较好。

宋福生点头道:“对,辣,辣味和胡椒不同,耐寒。”

宋福生一边示意顺子也动筷尝尝,一边编故事。

他编了一个非常跌宕起伏,迂回曲折,三回九转,峰回路转的凄美故事。

听的在另一桌的宋茯苓,一口饺子咬下去,就小声咳嗽了起来。她爹真有才。

她不知,陆畔在听到她咳嗽声时,装作不经意间摸米寿头,示意米寿多吃,瞅了她一眼。

听的马老太和大伙入了迷,头回听三儿细致的讲。

听的钱佩英真是在心里服了:

难怪闺女眼下也在写,还挺能写的,都是随了老宋瞎编的基因,谎话张嘴就来。

对了,她闺女没写宅斗文,让老宋给否了,说你要是写的那些恶心事,恰好是哪家的乱事怎么整?你写者无意,听者有心,不晓得的,再以为你是在埋汰哪家高门呢。

别给陆小姐惹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写玄幻吧。

就写现代社会,现代生活,飞机高铁大轮船,别人至多认为你写书是在做美梦,想象力独一无二。

宋福生对陆畔说,这个辣椒种子,是他岳父给的。

啥时候得的呢,岳父去大南面,靠海,倒动茶叶的时候得的。

他岳父这一生,三起三落,脑袋别裤腰上,啥都干过。

据岳父说,当时有个传教士,走着走着就忽然躺在海边了,他正巧在运货,岸上全是人,却只瞧热闹。

也理解,毕竟那位传教士,长得白,头发带色,眼睛冒绿光,跟狼似的,颧骨不高,鼻子却窄而高。一张嘴,还叽里咕噜的。

岸上好些人就说,是狼人吧,不说人话,长的狼样,反正说么的都有,就是没人给搭把手。

宋福生说到这,陆畔夹起丸子吃,他已经信了不少。

因为别说他们这里,就是这伙人以前所呆的城池,也根本接触不到传道士,得是非常靠南的地方。

他也是看过祖父的画册,才晓得番人的模样。

要是没有这番奇遇,回头没细说过,应是不能描述的如此准确。

宋福生心想:得亏现在是乱世。咋编也无法考证,几个王爷干的叮咣的。要不说呢,和这有能耐的人讲事情吧,就是费劲,有能耐的人,都太聪明了,不好糊弄。

宋福生就接着编,说那传道士让钱老爷子救了,原以为是热昏渴昏,是救起才发现,后背竟中了刀。

那人吧,说是遇到了歹人,钱老爷子并没有信。

当然了,也无所谓对方说的真假,一生仗义行走,只是伸把手。

却没想到,这人就留下了一些外番他们那个地方的东西,就走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