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2

分卷阅读272

    宋福喜,也在心里犯嘀咕:

老娘这是在干啥呢,怎得还不睡。

难道是跟他和大哥不乐意了吗?

是,他们不会说话,听说三弟给买药了,就晓得傻笑,没啥别的表示。

可是,真冤枉啊,他们真没必要嘴甜,银钱就那些,都在老娘手里呢,愿意买啥就买啥呗,还非得说出来吗?

马老太再次起来了,小心翼翼拎着油灯,下了炕。

儿子儿媳都以为她上厕所去了呢。

实际上,老太太是手里攥着小粉头巾,去了灶房。

她摸黑舀水,用肥皂将小粉花巾搓洗出来,然后又放轻脚步回了屋,将小粉花巾晾在炕上,铺的平整的,别弄出褶子。

躺下身,老太太吹灭了灯,但却没闭眼。

瞪眼望着棚顶心想:我明日到底要穿哪件衣裳呢。

这天晚上,宋福生也和钱佩英说,“别提了,今日去童谣镇,倒是寻着手艺好的木匠了,但你猜怎么着?”

“怎的。”

“这里地主老财纳妾,地主老财的儿子,也都是在这时候娶妻。也是,冬日闲着也是闲着。

手艺好的木工,人家说手里有活,打家具呢。

手艺不好的吧,我还瞧不上。

回来路上我还犯愁,明日就得去别的县寻寻手艺好的师傅,没想到,唉,咱闺女啊,命是比我好。

这回有了那位大小姐可妥了,连老牛都送到眼前。你说这是不是有福之人不用忙?”

钱佩英说:“那你也得跟着些,明日跟着陆家派来的人,一块去看看,和阿爷也打声招呼,这几日,就别算你工分了。辣椒和蒜黄,你放心,有我呢,他们哪不会,我告诉。你跟着去看看那铺子,该咱伸手的,也别躲。毕竟合伙。啊?”

第二日,大伙才吃完饭。

他们这伙人的早饭,和旁人家比,就算是开饭很早的了,没想到,才放下饭碗,城里就来人了。

马老太终于见到了许小娘子。

马老太也终于感受到,和大家小姐合伙的好处。

四头大奶牛,齐刷刷站在那。

粮袋子、红糖、砂糖、鸡蛋、红豆、绿豆,一袋子又一袋子的在宋福生的指示下搬进去。

许小娘子拿出纸单子给宋茯苓,上面清清楚楚的标明都有多少斤,一式三份,她这里一份,陆之婉一份,宋茯苓一份。

宋茯苓说你放心,会将这些成本记账,出多少点心,用多少食材,将来去掉本钱,净利润是多少,一定会写上的。

然后许小娘子拿着各式各样的点心,带着陆之婉派出的几位男管家,还有宋福生和马老太,这伙人就出发了。

几位男管家和宋福生是去各县看铺子,相中的几间,今日要最后定下来。

宋福生这回跟着去,作用可大了。

也得亏他跟着去了,让买小不买大。因为下面几个县的铺子,只是代售点,最多屋里摆几张桌,不要像奉天城的总店似的。他就差劝说:我看那卖猪rou的窗口铺子就挺好。

马老太是跟着许小娘子,去了画舫。

许小娘子一到了这里就被邀请到里面谈,谈牌匾,谈外墙挂的画,谈每张桌子上,将摆放的画册。

戴着粉头巾的马老太,是被邀请到另一间屋子了。

画师让她坐好。

她紧张的不行。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才画个半张脸,马老太起来活动活动身子过来看,当即就不乐意了。

她就长成这样吗?那一脸老褶子的人,是她?

那就算是她,你这也画的太逼真了,你画这么逼真干么?恶心别人,不让进店啊?

第二百九十三章古代网红店(二更)

以往,马老太觉得自个长的挺好看的。

谁还没当过少女呢。

真的,用水面瞧过。

年轻时,打河边洗衣裳的时候,对着水面总瞅自个。

这张脸,被娃他爹,也深深地迷恋过。临死前,都摸着她脸说,没和她处够,就可想而知了。

那真是,大眼睛,高鼻梁,樱桃小口,她大闺女就是随了她的模样,谁见了都乐意瞅。

再瞧瞧,这画,太打击她了。

那可真是,额上有三道横纹,鼻子两边的法令纹像夹着两条小溪河,眼皮耷拉着,眼角也全是褶。

这日子过的,也不晓得是究竟先有额上的沟,还是先有鼻翼两边的河。

就晓得,春夏秋冬,忙忙活活,推撵子拉磨,还没等细琢磨,就长成老太婆,长得也太着急了她。

蚊子苍蝇从她脸上爬过去,都得深一脚浅一脚的。

许小娘子听完是怎么一回事后,拦住:“宋姑娘说了,老字号老字号,”灵机一动:“不老些,不真实,压不住场子,她特意说了,求真实。”

这败类孩子,马老太对许小娘子和画师挥手:“别求真实了,再真就真的没人来了,你们就听我的吧,我说的算,你给我画白些,这嘴啊,给抹点红呀倒是。”

后来,都各退了一步,只画头像,且画的是侧脸,侧着戴粉色小头巾的老太太。

别看这老太太,一把年纪了,但眼神望着远处,却充满着精明和坚定。

恩,马老太怕自个乱动,坐不住,画师该画的更磨叽了,那几时才能回家啊?她还得回去吃药呢。

特意在眼神落到的地方,放了些银子,是从棉裤腰里现掏出来的。

她怕放那,钱丢,这样就能盯住不乱动了。

与此同时。

不止画室在忙,不仅要画各种蛋糕图,画人像马老太,画大号油纸伞,伞上是红梅花儿开,六名画师同时进行。

不止宋福生跟着几位管事在看铺子,今日要付银去衙门过后了,奔波在各县往返的路上。随着这些管事,他也着实认识了不少人。远了不说,跟在管事的后面,当人家腰牌一亮,县衙办过户的官差,以及听到消息的官爷,都亲自给送出门,恭敬至极。还主动向他介绍自己。

奉天城中街,以前的陶瓷铺子,今日大门,也敞开了。

几十名力工,在几名工匠的指挥下,肩扛木板,往返其间。

要装修了,且要用最快的速度装修。

其中一名工匠的小徒弟问师傅:“地上全铺木板我理解,楼梯铺地板也可。为何棚上也要用打了蜡油的木板?从没听说过。”

他师傅看了看手中的图,与徒弟解释道,看到她这个棚顶木板下,画的全是挂灯了嘛?为的就是从棚上面吊下来许多小灯笼。

到时,棚顶和地上的木板遥相呼应,中间又挂了这许多灯笼,打了蜡油的木板会发光发亮,比照平日里的屋子要亮堂甚多。

这个师傅猜中了宋茯苓的用意。

展示柜的上方棚顶,是打了蜡的木地板,像吊棚一样。

然后从上面竖下来一排排小灯笼,或是油灯,总之,灯的数量会很多,这样就能照射展示柜了。

包括吧台也是如此设计,还有几个地方,都是这样的设计。

木板数量足够了,屋里十几个木工立即带着各自徒弟,忙碌了起来。

这是店铺里面。

二层楼后院,陆之婉派来的监工管事,此时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