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3

分卷阅读243

    上装奶油蛋糕的蒸笼,和装“鼓捣”的完全是两码事。

底部并没有蒸笼的框,仍是竹子编制,但底部是实心圆盘。

宋茯苓每次做时,也是直接将戚风蛋糕坯子放在圆竹底盘上裱花,这样就省了再移动的步骤。

做好后,再一个围边一个围边的往上套,其实和现代多层蛋糕盒是一个路子,都是底部是圆盘,然后往上套边圈。

单说郭婆子着急要的,今日就得给芙蓉姑娘送去的三层蛋糕。

不仅套的围边多,上面还配有竹子编的蒸笼顶盖,宋茯苓为了让三层蛋糕固定住,也很是费了心思。

先是为了让这三层蛋糕之间加固,她翻着眼皮想着,从上至下,垂直插进去三根东西是最好的。

其实插长竹签子应该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别说眼下了,就是在现代,也有很多蛋糕店为了固定是这样做的,然后在竹签子上弄个漂亮玩偶类。

但宋茯苓在现代时,第一次吃到这样的就吐槽过:“什么玩意。也不怕谁买蛋糕是为一巴掌烀脸上玩,那竹签子再是藏在蛋糕里,扎脸上怎么办。或者哪个贪吃的,一头扎蛋糕里吃,扎眼睛伤怎么办。”

她怎么会做自个吐槽过的呢。

可没有蛋糕架,还没来得及让二伯给做呢,这就卖出去一个大三层,情况摆在这,又不想用竹签子就得想招。

所以她从知道信儿,就开始忙,一方面是裱花很浪费时间,一方面她就是在忙活手指饼干来着。

将手指饼干做的都很长,垂直向下插进去,然后再抹平奶油,既能吃,蛋糕里面有三根手指饼干还固定。

费的第二个心思就是,装奶油蛋糕的蒸笼和蛋糕之间加固,底部油纸和底部圆蒸笼底托接触部分,抹一层奶油,这叫减少摩擦力。很多人都知道这点。另外也是因为这点,蛋糕每层之间都有奶油,它也是不易滑落的原因。

至于路上怎么运,能不能给运散怎么整,那就不归宋茯苓管了,而是马老太她们负责了。

当然了,早在之前,运“鼓捣”的时候,宋茯苓就见过她奶的办法,也就不怎么担心。

什么办法呢。

只看马老太她们,先将大份的,她和王婆子那伙要送的一层十六寸蛋糕,用特制的蛋糕盒子小心翼翼的一个一个的双手捧了出去。

玄机就在车上。

推车上,一个“L”型木板,一个是反着的“L”型木板,两个L对着,而中间的空隙量过一般准确,正好能容下十六寸。

“L”那条竖,就是挡住或者说是卡住蒸笼,一边卡一个高板,“L”下的这条横板子,它并没有在车上面,也不是靠蒸笼压着,而是穿过推车板,把这个车板子抬起来,靠的是钩住这个推车板,这样能更稳当些。

更稳定不行,用马老太的原话是,福喜,你得弄成最稳当,这一车点心多少钱呢,不能有任何闪失。

所以宋福喜就将他的“木匠专用胶”送与了老娘。

古代木匠用的胶水,其实就是鱼鳔胶。

古代又没有化学胶水,就用这个粘合家具,粘合乐器,粘合弓箭。

别小看这胶,虽然不起眼,但是古代木匠就是用这个,可以一根钉子都不用,将家具粘合的严丝合缝。

而且,它也比现代胶水强的一点就是,还能在不损坏木头的情况下,将已经沾上的木头打开。

你比如,谁家的凳子腿坏了,不用多费劲,用开水烫,烫一会儿,鳔胶受热熔化直接将破凳子腿拔下来就行。

唯一不好的一点是,买鱼鳔胶的原料虽稀烂贱,但“好汉子也捣不了二两鳔”。

啥意思呢,就是宋福喜弄这些胶水,累够呛。眼下又多个老娘,要随身佩戴胶水,让他多捣些,太累。

言归正传,马老太就是每次装车后,先用棉被,草席子,一层层将蛋糕都捂差不多了,然后用两个对着的“L”木板将蒸笼一卡住,她就弯腰到手推车底下检查那条“L”的横。

要是发现横板子在下面有些松,肋的不紧,她就抹点胶。这样“L”上的竖板子,卡住蒸笼后,它不就不来回前后左右晃了嘛。

每回,老太太都检查,让一摞摞蒸笼卡的死死的,她再上路。

宁可到了地方,往外拿蒸笼都拿不出,再管店家要热水给车板子下面的“横”烫开。鱼鳔胶是遇很热很热就自动融化。

最上面,再盖一个大破草帘子,让人看不出推的是啥。

可今天早上,即便她们这个推法,蛋糕从来就没乱过,郭婆子也不干,昨晚没睡好觉,就琢磨这事来着。

郭婆子觉得其他组都是一层蛋糕,就她这是三层的,太贵,万一呢,万一出啥问题,人家再不要了,1999文钱一个,她赔都赔不起。所以半夜让她大儿子去给削木枝子。

因为她要用大筐背三层蛋糕走,用几根木头条再给筐里的三层蒸笼卡住,木头条直插透筐底。

搬完贵重的奶油蛋糕了,马老太一边往外搬鼓捣,一边说她,你多不多余,你说万一你再摔个跟头。

“呸呸呸,你快跟我一起呸呸呸。”

第二百六十四章陆三(为浮冰1004打赏+)

郭婆子僵直着腰板推车,齐婆子说,快拉倒吧,我自个一人推,你这都顺拐了。

是啊,顺拐了,紧张的。

就是担心马老太说的那种情况发生,再摔个跟头。自个摔十个跟头也没问题,别把蛋糕摔了就中。

“你推不动。”

“我能先推多一会儿就推多久吧,逃荒的时候,咱比这推的还多。”

王婆子那组,也是小心翼翼,一副让自个出事,也不能让蛋糕出事的模样。

就葛二妞那组还行,她们推的是鼓捣。

一起出发,走的都是中间道。

前段下雪也早压平了,再加上任家村再不好,也得说它地理位置不错,离城进,路还算不孬。

要是住大山里,哎呀妈呀,你就是有那个金刚钻,也爬山费劲啊。

就是尴尬了一点,尤其是马老太,她过了童谣镇,人家郭婆子还有大嫂都往左往右拐了,她还得往奉天城继续走挺远。

这时,天也亮了。

奉天城啊,这可是燕王所在的“京城”啊,总有从各县去往奉天城的车出现,有普通百姓,更有达官贵人。

道路两边又不好走,走中间道吧,后面过来台骡子车啥的,马老太和田婆子就得着急忙慌往路边推车,给人让道。

骡子和牛车还好些,最怕马车它速度快,有时候一回头,吓一跳,那马鞭子一甩,腾腾腾就奔她们过来了。

两次给马老太吓冒汗,心想:我这可推得是生日蛋糕,你再给我花吓掉了。

老太太咬牙:“亲家母。”

“恩?”

“咱俩买头老牛吧。”

怎又买牛,不是才买了头奶牛还欠福生银钱?

“不是奶牛,是拉脚的,到时候我赶车,你坐车上按着蒸笼。银钱哪来啊?”挣呗,挣得不够,欠三儿子的先不还呗。还有老大老二家,不是又要发工钱了?

合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