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3

分卷阅读93

    钱佩英和宋茯苓小声嘀咕:“咱家金镯子金珠子,金戒指耳环,这些加在一起也很值钱了吧,再加上里正给的四十二两,咱自家也有几十两,你奶那四两,闺女啊,应该差不多了吧?也不知道你爹能不能成,那些人贪不贪心。”

宋茯苓摇了摇头:

“不好说,就看我爹能不能找到有实权的套上关系。

我猜测,那些官差心里其实都有数。

比如需要多少徭役,哪里正在盖什么,要用多少人。军户那面要用多少人,往哪派遣。

就是农民,人家也应该有成算,哪个村子能容多少新去的农民,最起码心里会有个比例。

还有一部分特殊的,哪些是大富商,让进城对他们有好处,哪些难民是认识城里的官、是哪家的亲属类的。

燕王手下有很多城池,咱们那面又逃来很多人,大户人家谁还没个姻亲,谁还没个关系,走后门的多了。

要是最后一种搞特殊的人多,占了良民的一定比例,弄的人数超了,那对咱们就是坏事。官差指定得想办法压缩,把本该定为农的,定成军户。”

宋茯苓万万也没想到,她家竟然成了,她和她妈刚聊到的特殊的那种,靠关系上路。

城门前,宋福生惊喜、惊讶、惊呆,都有点懵了。

这里最大的官问他:“宋福生,字子帧?”

“回大人,是草民。”

官爷随手就递给他一个红牌,且是不同于秀才王哲发手里的红牌,是大红色。

官爷坐在椅子上,抿了口茶水,想了想,套宋福生的话问道:“顺子爷早先来过,特意提了你。”

宋福生发现那人眼里满是探究,马上收回极其意外的表情。

顺子爷,顺子,陆将军,从容抱拳道:“前几日有幸见了将军。”

“噢?竟不是顺子爷,是将军?那将军有没有……”

宋福生用眼神示意官爷看附近,微摇了下头。

官爷清咳了两声,立即换成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摆了下手:“去吧,赶紧带家里老小过来吧。”

宋福生往回走,脚步发飘。

一文钱都没花,合着之前犯愁算计的全白忙,陆小将军竟然会帮他,让顺子过来打的招呼。

为什么呀。

难道是,他四个字四个字的往外甩词,把闺女和他感叹的那些词也全给用上了,给逃荒这段日子讲的十分出彩吗?将军看中了他的文学造诣?

“爹,爹怎么样。”

宋里正也端着饭碗、拄着拐棍急急问道:“收了?应了?”

“走走走,快告诉大伙进城了。”

“都搁前面排号打粥呐。”

“什么时候了还喝粥呢,阿爷!一会儿那官爷再倒班,快,边归置东西边和你讲。”

城门前,官爷望着这一大帮人愣住了。

宋福生,字子帧,你家人口是不是忒多点了?

宋福生振振有词,这是他九族啊。

犯罪诛九族,可见九族的亲人们得多亲。你不能有福不能共享,有难让他们同当吧。

指着宋里正:“这是我阿爷。”

指大伯:“那是我大伯。”

大伯憨笑:“俺们长得也像,官爷应该有这眼力,能看出来是不?他是俺亲侄子。”

宋福生指着所有姓宋的给解释:“这些全是我父族的。”

王婆子壮胆子主动介绍自家:“我们是他母族的,我是她二姨。”

郭老太太:“我是他大姨。”

高屠户:“我是他三姨夫,他三姨没了。”

马老太连连点头:“我是他亲娘,这都是我jiejiemeimei,实在亲属。”

宋福生说,你看看,这是母族。

又指着牛掌柜四壮他们说:“这些是妻族。”

官爷此时就想吐槽一句:你家逃荒逃的挺全啊,逃荒前,当时家里在搞九族聚会吧?

第一百二十四章三更(为月票700张+)

装黑牌、白牌、红牌,都是用筐装,只是牌子的数量或多或少而已。

其中红牌还分有枣红、玫红、正红色的区别。

筐里装的是全是枣红色的牌,也就是秀才王哲发拿到的那种。

玫红,宋福生没见着。

但是当匣子拿出来,宋福生见到了很多大红色的牌子。

刚在心里吐槽宋家人忒多的那位官爷,姓徐,徐主事边吸溜热茶边说道:“按牌定户。”

提醒完,才抬眼皮看向宋福生。

宋福生只愣了几秒,就反应极快地连忙在匣子里数出十四个红牌,数完递给马老太后,和这位官爷对视,眼里满是郑重的感谢。

他双手抱拳,长揖到底。

俩人心照不宣。

宋福生明白,明白人家心里明白着呢。人家那话里的意思多明显,少整事,什么九族,鬼扯。

所以才格外谢谢嘛。

这位官爷要是想难为他,一句话就能难为住他们。

比如,既然你说是九族,那你们就用一个牌定户口吧,一口锅吃饭,一家人嘛。

可人家没有,人还提醒他,按牌定户,匣子又推过来,让他自己拿牌子,有多少家就拿多少个。

不得不说,遇到贵人了,连续遇到贵人。

放行。

一台又一台手推车经过城门,大家伙激动的浑身颤抖,一个个面上恍惚极了,飘飘忽忽。

官爷身边的文书,望着这二百多人进去了,小声道:

“我说徐兄,你不如开头就给玫红色或者枣红牌了。

眼下你给的大红色,可是去的奉天城。

天子脚下,寸土寸金。附近的几个村落本就富饶,人口多,哪个村能一下子容得了十几户外来人口?这加在一起就是几百人,更何况之前就已经有安排过去的了。

除非,给这伙人打散,每个村落,安置两三家,给他们分开。”

文书不提这话,徐主事还真没考虑到这一茬。

文书这么一说,徐主事立马招手叫来人,让手下进去和领队的头说:切记给这伙人安排到一个村落,哪怕不是最富的村子,也务必要安排到一起。

送佛送到西嘛,让人感谢就感谢彻底。

文书:“……”他提醒的不是这个意思。

徐主事心想:

你懂个屁,在这边城呆傻了吧你。

不提别人,只陆小将军跟前的顺子随随便便的一句话,他都得伺候好了,得罪不起。

更何况,没听那位宋子帧说嘛,人家和将军前几日见过面,重点是:还和将军说得上话。

陆小将军是谁?当谁都能和他说的上话?祖父鄂国公,老子是大将军王,祖母更是从头至尾支持燕王的长公主,可以说,除了燕王车架,陆家车架但凡露面,奉天城内,所有车架必须让行。

所以啊,贵人虽没说要给二百多人也安排好,但贵人是谁?人家用啰嗦吗?只几个字提点都是给他老徐脸啦。别说有村落,就是没有村落再造一个也要安排的妥妥当当。

再一个……唉,羡慕极了。

别看那位宋子帧眼下造的惨,或许下次再见面,他们就不一定谁给谁长揖到底了,运势这东西,谁能说得清。

宋福生他们这伙人,根本不晓得前脚过了城门,后脚那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