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清穿之德妃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19

分卷阅读319

    些又把皇帝气出个好歹。张廷玉、陈敬廷、马齐、隆科多四个心腹重臣赶忙簇拥着康熙进了殿。留下一众阿哥在外头,急得团团转。

十阿哥愤怒地站起来,冲着胤禛高声质问:“你们到底做了什么手脚,为什么送进宫半个月的鹰突然快死了?还拦着我们不许查验,焉知不是心虚?”

胤祚忍无可忍,帮着辩了一句:“西藏强敌来犯,皇阿玛病成这样,你还有功夫理会一只鹰?”

十阿哥面上闪过一丝愧色,复又慷慨激昂:“正是因为皇阿玛病着,才不能叫他老人家轻易被小人蒙骗了去!你若有胆量,就跟我们到皇阿玛跟前分辨分辨。”

胤禛面无表情,连个眼神都欠奉,反而看了看旁边安静得可怕的九阿哥,冷笑一回——老十蹦跶得欢快,恰好说明他不知道老八的计划,还当真以为皇阿玛因为一只死鹰迁怒儿子呢。老九这才是帮凶的反应。

十四默默地跪到了十三旁边,九阿哥见了他,不由轻轻挪过来喊:“老十四……”

“寒玉田佛出自你手,但你不知道他的全部计划吧?”

九阿哥哑口无言。

十四直视前方,看也不看他:“你原本不坏,但是蠢得太过分,也就成了坏。我们无话可说,不必多言。”

九阿哥刚悻悻地退了回去,就见内侍出来传旨:“皇上传四爷、十四爷进去说话。”

这话犹如在滚了的油锅里浇入一勺清水,顿时激起无数波澜。在内有八阿哥兴风作浪,外有强敌来犯之际,二十个皇子,只有这两人被允许进入决策层。图穷匕见,以往所有的铺垫终于在这一刻摊开在众人面前。

胤禛跟十四对视一眼,并肩举步上前。

恒镜台内红烛高照,康熙一身黄缎子寝衣,披着玄色斗篷站在地图前,面容清癯,脸颊凹陷,一副病体难支的样子。

“皇阿玛。”胤禛和十四对康熙感情复杂,但是万般怨恨、诸多责备中唯独没有希望看见他英雄迟暮的欲望。

“你们来了。”康熙指着那副用石青、褐黄、芷蓝标注出西北局势的地图:“老四建议在西藏设府,收归中央管辖。此计虽好,却急了点,现在兔子被逼得起来咬人了。说说吧,怎么办?”

十四平静地说:“这一仗迟早都是要打的。京城离云南、四川足足两千里路,途中阻碍重重,西藏进川,却只需要走二百里山路,骑兵奔袭两天两夜就可以威胁成都。要是让外族占了西藏,整个西南,都成了对方嘴边的rou。”

康熙摇头:“是这个道理,但是还不够。敬廷,告诉他,这一仗意味着什么。”

户部尚书陈敬廷上前一步,神色沉重:“户部已经实行固定丁银和轮流减免赋税之策。”

丁银固定,贫民就可以自由生儿育女,不必因为人头税逃籍,流亡他乡。朝廷征一两银子的田赋,往往下级官吏就问百姓要三两、四两甚至更多;轮流免赋,就遏制了一部分的横征暴敛。

这都是马齐提议、胤禛实行,好不容易弄出来的德政。但是世上哪有这边免税,那边打仗的好事?战火一烧,这些利国利民的事,都要推迟。

马齐的脸色黑如锅底,胤禛却上前一步道:“大局为重,只是赋税重点,百姓还能活。但是外敌一旦犯边,就是屠城灭族之祸了。”

“说得好。”康熙紧紧盯着那西北局势图不放,“朕也有此意,户部的银子不够,就拿内务府的银子顶,内务府不够,就支内库。内库再不够……”他说着顿了一下:“就动公库。十四阿哥,你敢当这个抚远大将军吗?”

公库就是这个时候的国家战略储备粮,是灾荒年间,用来跟阎王爷抢人命的。

城门失火必然殃及池鱼。这一回抚远大将军肩膀上的,不仅仅是三五万军人,更是亿万贫苦百姓的平安。

这不是夺嫡失败,要头一颗要命一条就完了的事。这是败了就遗臭万年,成了也不一定有好处的事——皇帝年老体弱,要是有个万一,远离京城的人就占了天然的劣势。

四名心腹重臣皆是心下骇然,这是什么套路?要说皇帝不重视十四,这几乎是托之以国运了。但是正因为这个担子太重,哪有让未来太子远离政治中心,干这种有可能背锅的事的道理?

晋安才跟他说过“进一步成王败寇,退一步闲散一生”,顷刻间十四就面临这样的抉择。答应了不一定好,但是当着父皇、兄长、一屋四个满汉重臣的面软弱怯战,推卸责任,他就可以永远跟一切重任说再见了。

闲散一生,这四个字,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轻巧。

“儿臣领旨。必定不负所望。”

空气凝滞了一秒,康熙突然抚掌叹道:“好,很好!传旨,授皇十四子胤祯抚远大将军印信,用正黄旗纛,授予亲王待遇,行文称大将军王。”

这话犹如在一个惊雷在头顶炸开。四个老狐狸也不由面面相觑,兵马未出紫禁城,就先给了一个亲王之位,要是十四得胜回来,该怎么赏?

马齐立刻上前一步,就要请皇帝三思。

隆科多却抢在他前头大声祝贺道:“这还是我朝从未有过的恩典,大将军此去必定旗开得胜,报效皇恩。”一句话把马齐梗得直翻白眼。

康熙又说:“你是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生的。”

今天之内,已经有两个人跟他提生日了。十四低头应是。

“二十六年腊月二十五,你出生前十四天,太皇太后薨了。腊月二十八,朕接见五世达/赖使臣,得知西藏剧变,五世达/赖已然去世,从那一天起,西藏就脱离中央管辖。”

“直到今日,你长了二十三岁,藏区就动荡了二十三年。兴许,这就是天意吧。”

十四一怔,就听他说:“回去好生准备准备,见见你额娘。隆科多留下,你们跪安吧。”

隆科多不由又惊又喜又怕,正心跳砰砰之际,忽然听皇帝问:“你上任半个月了,这个九门提督当得怎么样?”

“九门提督责任重大,臣不敢轻忽,一定兢兢业业,报效……”

康熙冷着脸打断了他:“你的前任们,也都是兢兢业业,为什么让你做了这个九门提督,回去细想想。还有,替朕盯着雍亲王。”

隆科多悚然一惊:“怎么个盯法,请皇上明示。”

“如何备办粮草,如何统御下人,如何跟兄弟相处,心情好不好,中午吃饭香不香,事无巨细全部报来。”

隆科多一句不敢多问,揣着一肚子疑问回了佟府,又在书房徘徊许久,把鞋底子都磨薄了一层,终于忍不住敲开了佟国维的门:“阿玛,皇上这是不是防着四爷呢?”

“防着?”佟国维不由摇头叹息,“皇上口口声声说你的前任们。我问你,上一任九门提督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