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一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8

分卷阅读238

    为太子的圣旨,就等正式颁布下去,而太后自然有她的渠道知道陈宣帝草拟了这样一份圣旨。

太后不怀疑陈宣帝在这件事情上骗她,可她却无论如何也想不通,陈琅和端王为什么要冒奇险向对他们恩宠有加的陈宣帝下毒。

明明他们只要耐心等待,等到陈宣帝故去,皇位便会传递到陈琅手中,到时候荣华富贵、尊荣权位全都是唾手可得的东西,他们为什么要等不及?

事情闹到现下的局面,太后满心苦涩悲哀,除了苦笑和叹息,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更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平息这一切的动乱:

被立为嗣子的陈琅下毒暗害陈宣帝,被陈宣帝处死,膝下无子、嗣子又被杀的陈宣帝将再次面临没有继承人的尴尬局面。

在经历了被嗣子陈琅投毒的事情后,陈宣帝只怕很难再下收嗣子继承大统的决心,可大陈总不能没有继承人,这只怕又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陈琅年少,下毒一事肯定有人在背后指点他,而这个人除了端王不做他想,陈宣帝必定也不会放过端王,圈禁只怕都是最轻的,流放、处斩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端王是先帝嫡子,又因陈宣帝继位后对他极为宠信,使得他手中掌握有不少权势,更是在宗室中名望很高、影响力很大,陈宣帝要对端王下狠手,只怕会引起宗室的反弹。

陈宣帝快刀斩乱麻地杀了陈琅,紧接着又去处置端王一系的人,这给自己报仇的事情做了固然让陈宣帝感到痛快,可接下来又该怎么办?

陈宣帝毕竟没有儿子,而这大陈天下却总得有人继承,他杀了陈琅,围困端王府,还软禁太后,这些事情一旦暴露,朝堂百官、皇室宗亲施加而来的压力只怕庞大到陈宣帝承受不住。

太后再怎么偏心小儿子,却也没到是非不分的地步,和整个大陈天下相比,她再疼爱的小儿子也要往后让,她绝不会让大陈天下崩塌,让先帝留下的基业被人祸乱。

陈宣帝走后,太后一人坐在远处想了半晌,越想越觉得这些事乱如找不到线头的麻线团,一时间只觉得头疼欲裂,不知该如何收场,不知道日后会演变到怎样的局面。

想到这里,太后眨了眨眼,念头突而一转,她突而想起自己现在已经被陈宣帝给软禁了,根本出不了慈恩宫,更别说主持大局、平息动乱了。

当太后意识到这一点,她不禁摇了摇头,难掩自嘲地无声笑了笑:

就算她现在担忧陈宣帝把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担忧朝堂、宗室的反应,挂虑陈宣帝能否扛住各方施加的压力,想帮他稳固局势又如何呢?

她的儿子、当今的圣上,陈宣帝已经不再信任她了,在他的嫡亲弟弟端王、亲侄子甚至还是嗣子的陈琅联手下毒害他后,陈宣帝便已经把偏心端王的太后排斥出了信任圈。

通过刚才和太后的会晤,陈宣帝未必没有意识到太后并没有冷眼旁观,坐视他被端王、陈琅毒害,可太后在这件事情上的无辜并不能足以陈宣帝继续信任她。

因为太后是端王的母亲,过往一直偏疼他不说,还曾明确地表露出支持陈琅继位的态度,在如今这样敏感的关头,已经决定和端王翻脸的陈宣帝势必不会再信任她。

如今,这前朝之事已经容不得太后插手,哪怕太后是真心地为大陈基业、为大陈天下着想,陈宣帝也不会再让她踏出慈恩宫,不会给她踏足前朝的机会。

认清这个事实后,太后不由有些颓然,她摇摇头,叹了口气,越发心灰意冷,不想再想下去了。

她很清楚,她最宠爱的小儿子端王就要迎来不好的局面了。以前陈宣帝有多信重宠爱端王,现在就有多厌恶憎恨这个嫡亲弟弟,被背叛的怒火不会轻易熄灭,除非用鲜血洗涤。

端王最好的下场,也就是一家人被圈在端王府中不得出入,虽然没有自由,像被养猪一样养在府邸里,但至少吃穿不愁,生命安全也有保证,不会死于非命。

而最差的下场,就是杀了陈琅后陈宣帝心里的怒火还没有释放干净,气怒交集之下,他直接下令将端王一家斩首示众,甚至剥夺他们皇室宗亲的身份,将他们除名、贬为庶人。

无论端王将会迎来哪种局面,太后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现在无力去阻拦,也不知道该怎么阻拦——小儿子下毒要害长子,长子没死反过来惩罚、“回报”小儿子,长子错了吗?

太后苦笑着摇头,并不认为长子有哪里做错了,他是帝王,帝王被人谋害,怎么能不恼怒?她再偏心,这个时候也没法昧着良心说端王没做错。

陈宣帝带来的人早已经跟着陈宣帝离开了慈恩宫,而原本在慈恩宫里伺候的宫女太监也被宫中禁军带了下去严加看管,此时慈恩宫里除了太后,就只剩两个陪伴了她数十年的嬷嬷。

头发梳得齐整,长相普通老相、神情肃然严苛的刘嬷嬷是太后做姑娘时的贴身婢女,刘嬷嬷一生未嫁,自太后入宫后就一直陪伴在她左右,是她最信任、最得力的心腹。

是以,刚才陈宣帝带着禁军侍卫冲进慈恩宫时,虽然毫不客气地下令捉拿慈恩宫中伺候的宫人们,但并没有对刘嬷嬷动手、不客气,反而对她颇为礼遇。

刘嬷嬷依旧好生生的,就连她梳得齐整的头发都一如既往的整齐,一丝未乱。

此时刘嬷嬷快步行到坐在上首苦思的太后面前,苦笑着小声说道:“娘娘,慈恩宫的宫门被落锁了,宫外还有侍卫把守,如今宫中只剩下娘娘、老奴和徐嬷嬷了。”

徐嬷嬷同样是太后身边的老人,只是资历不如刘嬷嬷久,自然也就没有刘嬷嬷受太后信重,不过徐嬷嬷在药理方面有一手,很得太后看重,所以平常也不差刘嬷嬷太多。

抿了抿唇,刘嬷嬷犹豫了半晌,面上流露出欲言又止的纠结表情,沉默片刻后才小声说道:“娘娘,如今慈恩宫中就只剩下三人,这往后可该怎么办?”

太后轻咦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不禁摇头失笑,语气淡淡地说道:“你这是在担心什么?你放心,他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软禁了我,但还不至于要把我饿死在慈恩宫。”

陈宣帝虽然不会为了他们之间的母子之情饶恕端王,但却不至于苛待他的生母,这点自信太后还是有的,她从不担心陈宣帝真的会举刀对着她。

也确实如太后所想,陈宣帝虽然软禁了太后,可他从没想过苛待太后,将她关在慈恩宫中等死——毕竟是亲娘,就算太后有些偏心,可到底没掺和进下毒一事中不是?

慈恩宫中原本服侍太后的宫女太监全都被宫中禁军押了下去,就等着一一审问、排查,再根据调查结果分别处理。

如今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