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送君千里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8

分卷阅读58

    是这几百个人在黑夜里负隅顽抗,久攻不下。

两军士兵的子弹都用光,正犬牙交错地混战在一起,白刃作战,达到了一比一的伤亡。

十五师的士兵失去了团长,愤怒得发狂,几个人举着枪托猛击敌人,将一名共军战士打得满头是血,面目模糊。这名负伤的共军战士困兽犹斗,依然挥舞砍刀,跟对方博斗。

地上躺着两军士兵的尸体,摞在一起,横七竖八的,铺在他们激战过的街道上。部分溃散的二十二师士兵来不及撤离,正惊恐地躲在柱子后面,看十五师和共军胶着在一起搏命厮杀,犹如在看洪水猛兽。

共军战士且打且退,用rou身当梯子,让自己的战友爬进堡垒。有一名共军战士终于爬上了高处,架起八挺机枪,对着下方国军,不停歇地凶猛扫射。

十五师的士兵为攻克堡垒,擒杀最后的敌人,仍然英勇冲锋,在雨点般的炮火中血rou横飞。

阮君烈心疼得不行,一叠声地喊:“十五师撤下来!让九师来增援!”

第九师的军人得到命令,开始转移过来,包围敌人。

阮君烈眼见自己的王牌军团死伤惨烈,心头滴血,再也坐不住。

阮君烈沉着脸,说:“把我的枪拿来。”

警备队打开枪匣子,将几支长短枪取出来,供阮君烈挑选。

阮君烈挑了一支长枪,走到附近的钢筋碉堡,一层层走上去,找了一个位置。

阮君烈登上高处,侧身在洞口,用准星瞄准高台上的共军战士。

这名战士好像强壮的公牛一样,浑身使不完的劲,敏捷地cao纵机枪,不断地从不同方向扫射,国军士兵被他火力所阻,无法冲破防线。

阮君烈屏住呼吸,瞄准他,一连发了三枪。

这名战士胸□开血花。

他的动作迟缓下来,艰难地捂住伤口,身子慢慢倾倒。

临死前,他举起拳头,喊了一句共军的口号,摔落下去,死了。

阮君烈放下枪,下楼来,命令士兵加强火力,结束战斗。

共军仅存的前锋没有后援,又失去了掩护,依然拼命反抗,不肯投降。

阮君烈下令:“将他们全部歼灭,为我的十五师报仇雪恨!”

国军扑上去,碾灭剩下的共军。

太阳快要走到头顶,日以继夜的战斗告一段落。

共军伤亡过大,暂时围在远处,停止攻击。

国军将受伤的士兵送到医疗站,躺下包扎。

二十二师的师长被找出来,阮君烈叫人猛掴他的脸颊。

他跪下来求饶,哭诉申辩,又抬出了自己的哥哥、爸爸,希望阮君烈开恩。

阮君烈听了一会,觉得大没意思。

阮君烈做手势,士兵枪声响起,执行了枪决。

国军在打扫战场,收埋战友的尸首,统计伤亡数量。

阮君烈带着叶鸿生,在战场上逡巡,慰问士兵。

他们走到炮台下面,看见了那个被阮君烈打死的共军战士。

他的尸体还躺在地上,

阮君烈燃起好奇心,对叶鸿生说:“看看他什么身份。”

叶鸿生将尸首翻过来,在他的身上摸索了一下,检查遗物。这个战士穿着破军袄,连一件像样的军服也没有,就这样粉身碎骨在战场上。

叶鸿生一阵心酸。

阮君烈问:“他是什么官衔?”

叶鸿生说:“他隶属东北野战军,是一个普通指战员。”

阮君烈问:“是团长吗?”

叶鸿生说:“不,只是个排长。”

阮君烈感到不可置信,低下头仔细看几眼。

阮君烈与叶鸿生一起沉默下来。

阮君烈说:“找一副好棺木把他葬了。”

阮君烈转身走了。

叶鸿生站起来,对着这不知名的尸身敬礼,找人去买棺材。

太阳照耀在街道上,经历一夜炮火的城市,硝烟慢慢散去。

阮君烈很高兴。

付出的代价不小,但是他们抵挡住共军主力的冲击,经受住考验。

叶鸿生有些惆怅,内心也感到喜悦。

枪炮无情,他要回报阮君烈的恩义,只能顾此失彼。

叶鸿生帮阮君烈把共军打退,干掉,心里很难过。

但是他暂时赢了。

赢了一支英雄的队伍。

叶鸿生和阮君烈一样,由衷地感到自豪。

作者有话要说:

题外话:

共军英模董存瑞就是东北野战军的战士,徒手炸碉堡什么的。川军在国军里也有光荣的传统,抗日战争中牺牲比例很高。解放战争时期,红军想入川,曾经被川军迎头痛击,扫出地界,直到最后才攻克。

第43章

国军与共军在城镇内外,互相对峙。

晴空下,万里无云。

登高望远,视野辽阔。

阮君烈站在高处远眺,看到漫山遍野的共军队伍。

阮君烈气急败坏,对叶鸿生抱怨说:“国防部的情报不准。他们数量太多了!派来的兵力不够解围!”

叶鸿生也看见了。

叶鸿生宽慰道:“他们战斗力没我们强。”

阮君烈糟心地说:“比二十二师强。”

阮君烈俯瞰一会,认为暂时不能妄动。

阮君烈带着现洋做军费,派人去集市上买猪买羊,烤rou给十五师的军人吃,犒劳他们。其他队伍也发钱买米买菜,二十二师只准喝粥。

十五师伤亡两千余人,牺牲两个团长。

阮君烈从他们中间重新选出团长,又让十五师的师长和团长一起,从其他队伍里挑选士兵,补充战斗力。

二十二师素质差,缺乏训练,被阮君烈解散。士兵交由其他师团的将领们挑选,分别充入部队。选剩下一些士兵,没人要,去后勤洗衣服。

与共军交战两次,国军捉到一些俘虏。

阮君烈犹豫着,没想好怎么处置。

国军使用共军俘虏,曾经出现临阵倒戈。

基于前车之鉴,国军一般不使用共军俘虏,如果不杀掉,最好是囚禁起来,集中管理。阮君烈面对强敌,人手紧,不想分精力去管俘虏。

叶鸿生劝说他,留下俘虏,充入队伍里。

阮君烈不放心,说:“万一他们哗变怎么办?”

叶鸿生说:“那就不要给他们武器。”

考虑到兵力有限,阮君烈勉强同意。

被俘虏的共军战士负责烧火、做饭,或者建筑工事。

共军在野外扎营,也在眺望他们。

共军这一次突袭,本意想在对方尚未站稳的时候,一举击破,打散他们,没想到低估了对方的战斗力。

这次攻城,共军派出精锐前锋“尖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