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质子为皇[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8

分卷阅读148

    深山老林去休养,让容王即刻登基,那么,等待容王的,只剩下了被三王推翻这个结局。

谢相微微闭目,半晌才声音嘶哑的道:“那圣人,是想要御驾亲征,鼓舞将士士气,这一次,将显王直接收拾了,若是可能,也对定王有所伤害。尔后再趁此机会休养生息……”待回来后,好生教一教容王,待再撑上个一两年,再安心离世么?

这次轮到谢含英沉默了。

他似是在思考,好一会,才抬眸看向谢相,似是犹豫,似是踟蹰,开口道:“若是容英可以,我自择容英。若是容英不可以……一二年后,待我将这国家收拾的能见人一些了,谢相觉得,昭王如何?”

谢相登时面色大变。

谢含英瞧见谢相的脸色,哪里还有甚么不知的?微微苦笑,叹道:“连曾叔祖都是这样的反应,孟相其他三相,想来也定然不会同意此事。”

谢相道:“若论才干,昭王的确合适。但是……圣人当知道,昭王的生父,乃是敬王。若昭王继位,要如何对待敬王?若是敬王一直老实,便也罢了。若敬王依旧要反,昭王与敬王父子对上,单单是天下的文人唾沫星子,都能淹没了昭王。且,容王乃是圣人的亲生兄弟,圣人若不选他,那么天下臣民,又该如何看容王?圣人与容王是亲兄弟,自该知晓,容王的心眼……并不是那么的宽广。若到时候,容王被人故意挑拨离间,再从中做了些甚么事情,昭王到时,又该如何对容王出手?要知道,昭王一旦出手,指责昭王的人,只怕会更多。而史书之上,纵然昭王将来功绩再多,毕竟不是正统出身,亦会遭来诸多非议。”

更何况,谁又能真的确定,昭王,便不是故意和敬王疏离的?若是如此,岂非狼入虎口?

谢含英道:“曾叔祖忘了,阿远已经过继到阿爹名下了。”

谢相仍旧摇头:“圣人,昭王与容王,都是臣的曾侄孙,臣尚且都不能允许这件事的发生。那么,圣人以为,诸臣之中,又能有几日愿意这件事情?更何况,圣人之上,还有太后,朝堂之外,还有人言,此生之外,还有世人的笔墨。圣人纵然是仍旧一意孤行,那么,臣敢问圣人,若昭王来了长安,昭地当如何?昭地北邻突厥,东邻高丽扶桑,到时候,昭地又该由谁来守护?容王……他虽心中向武,却并未上过战场,又有心胸狭小之故,圣人以为,容王,能代替昭王么?”

谢含英不语。

谢相叹道:“若是容王登基,昭王定会辅佐容王;若是换了昭王……容王必然与昭王心生嫌隙,甚而做出大错。其结局,不是死,便是被一声圈禁。圣人,若择昭王,想要看到的,便是这样的结果么?”

谢含英沉吟许久,才长长叹道:“曾叔祖,我欠阿远良多。”

谢相只目光幽幽地道:“这是天意,是他的命。他的命,便是如此,要么背弃先帝与你,和敬王一道反了;要么,就是这一生,都是你们兄弟的马前卒。这就是命。”

谢含英直接捏碎了手中的茶杯。

左手鲜血直流。

昭地。

谢远刚刚下了战场。

这一仗他打得颇为酣畅淋漓,直接将这次前来的三万突厥军,杀了个七七八八,甚而还俘虏了一位突厥王子和几千突厥军。这样的结果,由不得谢远心中不高兴。

待回到军帐,他先收到了殷守写来的满是思念的信,接着又看到了之前他因担忧粮食不够,便派了十只大船,前去天竺等地采买粮食。

而这些船,都回来了。

并且不是单独十只船回来,后面还带了十只天竺等地的船只。

第84章

这次被谢远派出去带船去天竺等地的人,原本也是谢远打小就训练的亲卫之一。只是这人在打仗时受了伤,左小臂被斩断,再也上不了战场。谢远又发现他口才极好,为人也稳重踏实,心中颇有丘壑,因此今年年初的时候,才令他带着人往天竺去,看看那里有没有多的粮食,弄些回来。

毕竟,如今战乱已经开始,饶是谢远不愿意深想,却也已经在按部就班的开始为整个昭地和谢含英做打算——现下倒也罢了,他只需要将昭地打理好,将手下的兵训练好,各种军需早早备好,以防将来的天灾人祸。

但是将来呢?

若是谢含英能很快的将三王处置好,那也就罢了。但,谢含英那里若是出了差错,那么,谢远却是要想尽法子支撑住谢含英。

而他能用甚么支撑住谢含英?

唯有将士和粮食而已。

有了前者,可以帮谢含英稳定住局面,有夺回主动权的那一日;有了后者,才有面对天灾时的底气。

前者暂时不必提,虽然如今昭地里,他身为昭王,只有区区十五万的拥兵名额,但是吧,自从之前的天灾后,不少灾民都听说了昭地是管流民吃喝的,甚至生了病,也会有大夫给看,只是需要写欠条,将来身体好了灾情缓解了可以还钱而已。

灾民们自觉那种情形下,能活下来已然极其艰难,区区一张欠条,又算得上甚么?因此大部分投奔昭地的灾民,在度过了灾难后,都留在了昭地。

而昭地也没有就那么不管他们,而是带着一部分人去修炼城墙,一部分人去开荒地种田,剩下的人里,就令他们自己在各处找活计,实在找不到活的,无论男女,只要年龄和身体素质合适,愿意当兵的话,昭王都会有所补贴。

于是,谢远除了朝廷规定的十五万拥兵的名额外,另外还有十万男兵,三万女兵,超出了规定……的确不少。

谢远想到此处,心中干咳一声,却也是无法。

若他不如此,那么,当日江白和手下的十万精兵一被调走,谢远就回立刻抓瞎。若是那突厥人足够精明,立刻就大举进攻边境,谢远说不得还要死上不少兵。

因此谢远虽知规矩,战乱时候,却也顾不得规矩。

不过,今日倒的确是喜事连连,他才刚刚赢了突厥一场,带回了一位突厥王子,就又收到消息,他的人从天竺带来了十只船的粮食,还有十只天竺等地的私船。

谢远想到此处,就招了招手,让他手下的六位副将跟了过来,让他们处理接下来的事情,务必要用那位突厥王子,交换至少六百匹好马,一千只健壮的牛羊,还有万两金。当然,剩下的俘虏,统共加起来,也要换这些数量的东西才行。

六位副将都郑重点头,其中一个还认真道:“金子他们可以晚一些付,但是马匹和牛羊,属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