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种太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2

分卷阅读62

    到底,拷问他为什么会突然掉在床上。他已经做好坦白的准备,程哥却轻而易举将这一页揭了过去。

程洲桓见他还愣着,站在床边居高临下对他笑,“没睡醒?不介意的话钻进去继续睡吧,床我暖过了,温度刚刚好。”

他刚有退烧迹象的脸又着火了,连忙蹦到地板上,抓起瓷碗往门外跑,丢下一句“不睡了,出去晒太阳”。

程洲桓笑着叹气,自言自语道:“自己都是个太阳,还晒什么太阳。”

下午两人随意走了走,没去全是游人的名胜古迹,晚餐是正宗的北京烤鸭。何辛洋对中午发生的事心有余悸,整天都表现得小心翼翼,生怕程哥觉得他是个变态。晚上程洲桓有推不掉的聚会,问他是想跟着还是先回家,他有点怕单独面对程父程母,又怕见了程哥的朋友尴尬,两相衡量,最后选择跟程哥一起去参加聚会。

毕竟参加聚会有程哥陪着。

赶往一帮公子哥儿的据点时,程洲桓拿出十分威严群发消息,威胁谁说漏嘴就和谁来硬的。兄弟们哄堂大笑,嘲他丢人,却个个打包票,保证不为难他的小朋友。

毕竟当年他带着荣韩闹京城的风波还历历在目,严啸年前回来又跟众人提过他有多宠那年龄差有10岁的小屁孩。

聚会地点在一个装潢别致的轻酒吧,算是“头一轮”。午夜之后,有家室的各回各家,单着的再换个场继续玩。

程洲桓虽尚无家室,但年年都属于只玩“头一轮”的人。今年洋洋在身边,更有坐一会儿就走的理由。

到了地方,他大方地介绍:“我弟辛洋,跟着来玩玩。”

被七八双眼睛盯着,何辛洋有点不自在,在心里拼命给自己打气,害怕露怯让程哥丢脸。

用力过猛,像个刚充好电的机器人。

这帮官二代红三代里,不规矩的大有人在,平常调戏小鲜rou小美女不在话下,但也都知道程洲桓的脾气,了解他的底线,所以虽然何辛洋看上去十分好玩,也没谁有上去惹一惹的念头。

程洲桓被掳走打牌,何辛洋坐在沙发上无所事事,既听不懂别人的高谈阔论,也不敢尝试动辄几千上万的麻将。好在茶几上有两个水果篮,而一旁的果盘已经寥寥无几。他洗干净手,隔着吧台小声喊:“程哥。”

别人都没听见,程洲桓回过头冲他笑,“嗯?”

“这个可以削来吃吗?”他一手捧着火龙果,一手拿着小刀。

“当然可以,给我也削一份吧。”

何辛洋把果盘里剩下的几瓣橘子倒掉,开始“没事找事干”。

他以前在酒吧当服务员时,虽然只负责送酒送餐,但偶尔闲下来时会跟调酒师学学调酒,或者跑去后厨,帮负责果盘的小哥切切水果。

用西瓜雕龙雕牡丹的绝活儿他没学会,但凑一份简单漂亮的什锦果盘还是不在话下。

一刻钟后,他将盛着火龙果、甜橙、美人瓜、哈密瓜、香梨的“花丛果盘”端去程洲桓面前时,牌桌顿时安静下来,直到有人掏出手机,笑道:“我`cao,这个牛掰,都别动啊,等我拍一张再抢。”

程洲桓拾起一瓣火龙果,眉眼微弯,悄悄冲何辛洋竖起大拇指。

果盘分完,他索性拿起外套,以明天要去北航“考察”为由告辞,兄弟们嫌他在心上人面前放不开手脚,也不留他。他在众目睽睽下帮洋洋穿好羽绒服,裹好围巾,一副人生赢家的模样潇洒道:“下次再聚。”

何辛洋捂着心头的欢喜,将刚冲了凉水的手贴在脸颊上,直到出了酒吧,才放下来。

次日一早,两人如约前往北航。

校园很大,学生几乎都已离开,程洲桓靠着提前搞到的通行证,载着何辛洋在里面兜兜转转。

看得出洋洋很是兴奋,雀跃的情绪落在眼底,透出一汪晶亮的执着。

车停在飞行系器动力工程学院外,何辛洋在门口久久伫立,程洲桓给他拍了一张照,站在他身边轻声说:“洋洋,相信自己,肯定能考上。”

晚上回家,程母做了羊rou汤锅,何辛洋一人吃了程洲桓两倍的量,乐得程母得瑟了一夜。

北京之行几近完美,从故宫回来后,何辛洋发现自己的行李包边多了一个超大号的行李箱,打开一看,里面除了一件黑色的长款羽绒服,就是琳琅满目的补品。

程父程母已经开启了旅游模式,这一箱是临别送给他的礼物。

那长款羽绒服比程哥当初送的还舒适,虽然是黑色,但款式毫不过时,非常合身。

程洲桓低声自语:“有了新儿子,忘了旧儿子。”

何辛洋没听清,回头道:“程哥你说啥?”

“没啥。”程洲桓上前替他整理兜帽,“我妈说了,大学里伙食一般,下半年你考过来,周末就回来打牙祭,反正她退休了,没事儿老琢磨食谱,我爸嫌她手艺不好,只有你慧眼识珠。”

何辛洋想起前一晚的羊rou汤锅,认真道:“是很好吃啊。”

对连白面大饼都能啃出一番滋味的穷小伙来说,热气腾腾的羊rou汤锅自然是米其林三星美味。

何况这咕咕冒泡的鲜香中,还有久违的年与家的味道。

程洲桓笑,“嗯,好吃。下半年够得你吃。”

开年后,大考小考接踵而至。补习班也有参加全市摸底考试的资格,何辛洋第一次摸底成绩不错,后面几次小考却出现明显波动。

3月中旬,补习班的统筹老师召集学生家长开会,程洲桓以兄长的身份前往。会后老师单独与他谈了谈何辛洋的问题,说这孩子聪明、勤奋,但最近精力实在有些跟不上,离高考只剩2个多月,如果不尽快调整到最佳状态,有可能会功亏一篑。

程洲桓当即决定,不让洋洋再去律所上班。

不过在告诉洋洋之前,他咨询了一位心理专家。对方赞同他的做法,“再坚韧的人也有一个临界点,虽然能够靠意志撑过去,但你这位朋友大可不必这么做。给自己一个缓冲,这2个月好好调理一下,争取以最佳状态参加高考。”

事实上,何辛洋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以前下班回家,稍事休息就能在书房“战”到凌晨,偶尔实在困倦,喝一杯咖啡或是其他提神饮品就行。但现在不行了,坐在书桌前就浑身乏力,脑子昏昏沉沉,注意力无法集中,一道不算太难的函数综合半小时也解不出来。

紧绷了3年多,一向很争气的身子终于出现了支撑不住的迹象。

他不止一次地想过,要不要跟程哥说一声,暂时不去律所上班。

大学第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已经攒够了,卡里除开未来几个月的房租伙食费等,还剩下几千元,辞掉工作完全没问题。

但他思来想去,却不知道怎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