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芝兰玉树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5

分卷阅读75

    天宝十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兵六万讨云南。

天宝十一载六月杨国忠奏吐蕃兵六十万救南诏,剑南兵击破之于云南,克敌隰州等三城,捕虏六千三百,以道远,简壮者千馀人及酋长降者献之。

天宝十二载,以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将岭南五府兵击南诏。

天宝十三载,侍御史、俞南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阁罗凤诱之深入,至太和城,闭壁不战。宓粮尽,士卒罹瘴疫及饥死什七八,乃引还;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

宝应二年,安史之乱才结束,一共八年。

听起来不过是一个个文字组成的语言,但是这当中的血腥,是挥之不去的。

更不要说,在大明翻看和时的兰庭玉了。

如果仅仅只是在现代,兰庭玉看这段历史......哦,他就算是看了,也不会看得多么仔细,看完之后也无非感慨一下安史之乱让灿烂的盛唐由盛转衰,幻想一下究竟是何等的动听。

如果仅仅只是在大明,兰庭玉......顶天翻看一下等书籍准备科举考试,而比砖头还要厚的和他是绝对不会翻看的。

但是,他现在,是在大唐。

他在现代死后,重生在大明,灵魂成长在大唐,对他来说,大唐,已经是他的故乡,是他深爱的时代。所以,他光是想想这如诗如画的盛世大唐山河破碎飘零,他这心里,就痛得不行。

其实兰庭玉不该说这么多,因为对他这种感情其实非常充沛的人来说,随着他说的越多,他就越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份从他仔细看过史书之后,压抑多年的情绪。这不,提到安史之乱,他就忍不住提到“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惨烈萧瑟,就忍不住提到下一任皇帝唐肃宗向回纥借兵时说的话。

“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何等的丧权辱国!何等的令人发指!

那就是大唐的耻辱啊!!!

“庭玉,庭玉别说了。”师父韩非池忽然起身,跪坐在他面前,伸出手抱住他,就像小时候那样,把他抱在怀里:“庭玉,别哭了。”

哭了?

我哭了吗?

兰庭玉脸埋在师父的怀里,眨了眨眼睛,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控制不住的泪流满面了。

“师父,我......”兰庭玉闭上眼睛,昏睡了过去。

韩非池手指缓缓地从兰庭玉身上的睡xue上移开,像抱小孩一样的将兰庭玉抱了起来,起身,抱着走到小徒弟从小到大住着的屋子,然后把人放在床上。

他静静地看着小徒弟一脸泪痕的睡颜,然后起身,去找门主杨逸飞。

水榭中,传出悠扬的琴声,当真让人说不出的心旷神怡,甚至让人有一种置身于春色当中的享受与快乐。听得出来,门主和门主夫人琴与箜篌合奏,恩爱非常。

偷得浮生半日闲,莫过于如此。

只是可惜呀,我要做这恶人了。水榭之外,韩非池听着合奏,心里面暗自响着,抬起了脚。

重重的脚步声,落在杨逸飞耳中,便是来者身份的宣布。

毕竟,杨逸飞自幼与韩非池自幼一起长大,又是同门,感情也尚好,他怎会听不出自家大师兄的脚步。

只是,以他对大师兄的性格了解,大师兄就是心性高傲又桀骜,没事从不会轻易来找他。所以,大师兄若是主动来找他,绝对不会是小事。

这样一想,杨逸飞神情不由得有几分肃穆。

高绛婷见自己夫君的神色,觉得大概他们师兄弟要谈极其重要的事情,行过礼之后,便以“看看孩子午睡醒来了没”为由,体贴的离开了。

感觉到四周没有其他人之后,韩非池看着一头雾水茫然不解的杨逸飞,低声将兰庭玉告诉自己的事情,告诉了杨逸飞。

这一回,轮到杨逸飞目瞪口呆木若呆鸡了。

“师兄,你且让我先缓缓。”

韩非池点点头,他也理解杨逸飞的心情,之前自己和他一样的反应。

在得知再过几年就要有战争了,大批大批的要死人啊,国家差点玩完了,当圣上的割地赔款还要拉着所有老百姓给人当孙子......这种事情换做是谁都一样好伐!

“消息可靠吗?”杨逸飞不太死心的又问了一遍。对此,韩非池面无表情的把兰庭玉背出来的那些信息,尤其是出自和唐史上的话,仔仔细细、一句不差的复述了一遍,最后,他憋出来一句话:“庭玉行文作赋什么水平,师弟,你也是很清楚的。”

“纯粹就是木鱼疙瘩。”

不,说是木鱼疙瘩都是在夸他。

长歌门新秀兰庭玉,琴弹得好,剑使得六,字写得妙,文章背诵从不让人cao心,可就唯独写诗写文章,真真就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写出来的都是大白话。

所以,这种只有大儒才能编纂得如此到位的话,累死他兰庭玉也编不出来。。。

兰庭玉:在现代写了二十几年白话作文,诗文从来都是“全篇背诵”不需要自己吟诗作赋,看到下雪顶天想到“宛如鹅毛飘落”而不是“未若柳絮因风起”......怪我咯?

“不过师兄,其实你也觉察到了吧?”

“嗯。”

兰庭玉口中的那个原随云,就算是他再怎么了解唐史,他会把具体的哪一年发生了什么记得清清楚楚的吗?除了过目不忘又身兼研究史学的学者,绝不会有谁会记得这么清楚——————除非是刻意。

那个叫原随云的人,他之前可能想到自己死后会从那个大明的朝代来到唐朝吗?

不会。

所以,他怎么可能记得那么清楚呢?换位思考,换做是他们自己,他们会知道隋末唐初有哪些势力,会知道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事件著名的战役,但是具体到哪一年哪一个月份,他们谁会记得清清楚楚,如数家珍?

不会。

兰庭玉话语当中最大的弊端,就是他知道的太详细了。

至于兰庭玉有没有什么坏心思,这一点他们倒是都没有怀疑过。兰庭玉是什么样的人,在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那就是一个热爱琴热爱剑,心思赤城阳光的好孩子。而且他肯说出来,这本身也就代表了他的态度。

至于他具体隐瞒了什么......

这个,韩非池和杨逸飞对视一下,准备等兰庭玉醒过来之后,当面问他。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