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5

分卷阅读195

    “你说,我给我儿子取个啥名字好?”十六的嫡长子都快满月了,现在还是浑叫着大哥儿。

宝玉抬眼看看十六:“反正你说的和我说的都做不了准,陛下一定会赐名的。”

“这昆布炖排骨也就一般般哎,并没有很好吃啊。”十六尴尬地转移话题:对哦,儿子的命名权都不在自己手里。

宝玉点点头:“昆布的药用作用比较大。至于食用么,顺便而已,反正这东西很好养,晒干之后也易于保存,海蛎子已经是暴利啦,昆布就顺带种种便是。”

“只是外头的人真可恶,尽是恨不得看你闹笑话的。”

宝玉无所谓笑笑:“谁叫殿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呢?连我这样的白身也能做正五品,可不是要遭人嫉妒了么?”

“行吧,你看着办就是了。”十六就是挂名的合股,啥事儿也不干,就负责挡苍蝇,“对了,今年该回淮安了吧?”

“快了,把养殖区的事情交代一下,之后偶尔去看看就行了。”现如今听汪小鱼说,隔壁有些村里已经有人开始悄悄收海蛎子围起来自己养的,不过汪家村的人一开始没敢这么做,而是叫汪小鱼试探了贾大人的口风,得了准话才敢放心养海蛎子——毕竟贾大人的养殖区就在汪家村旁边,去年对咱们村也是多加照顾的,多少人家因为养殖区增加进项了?做人不能不懂规矩,先来后到的道理还是得讲的。所幸的是,贾大人大气的很,无所谓汪家村的人也搞起海蛎子的养殖,只是说距离自己的养殖区稍微远一点,以免日后收获的时候发生扯皮的事情。

又有,宝玉吩咐了三更四更,今年养殖区的海蛎子繁殖之后,也可以分一部分小海蛎子去外头养——因为养殖区范围有限,再增多,密度多大,反而不利于海蛎子的生长。

这对于附近十里八村的人来说,无异于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了,因此他们还有些犹豫呢:贾大人真能把一两银子一个的海蛎子苗给咱们?

汪小鱼纠正:一两银子一个是日后长大的售价;再有,贾大人也不是免费送的,要领养、分养的都得立字据,照规定办事才能拿到海蛎子苗,怎么就不可能了?

不过凡事总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在和汪小鱼确认过确实可以借贾大人那里的海蛎子种苗之后,又细细打听清楚了收获期需要付怎样的代价,去年二十人的建工小队领头的拍板:咱们干了!贾大人的养殖区都是咱们建的,如今依样画葫芦再建一个,没道理会养不好,要搞就搞大的。

于是沿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海蛎子的养殖事业,倒是昆布——没啥人愿意去养,因为贾大人的昆布上市之后卖的价格也不过尔尔,私下还有人说:贾瑛这是失策的云云。

当然,能说宝玉风凉话的都不会是海通镇附近的百姓,毕竟他们感激宝玉还来不及呢。

三月底,老皇帝给十六儿子的赐名下来了:单名一个旭字。然后十六给他儿子取了个小名叫亮亮——不过一般也没几个人可以这么喊他。

五月里,昆布的销售情况突然变得火爆起来,许多外地的客商纷纷来射阳收干昆布。

“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一开始,外地的客商还不想说原因的,就怕说了之后贾大人这边养殖区要提价了,但是后来来的外地人多了,总是瞒不住的:原来,这昆布啊,能治大脖子病!

总的来说,除了沿海一地,其他地方的大脖子病都挺多,本朝初有医者配出了四海丸,说是专治有疗效,但是药毕竟是贵,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反正脖子粗一点也没事,忍者吧。遂各地大脖子病的情况并没有得到遏制。

等三月里,有客商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弄了点干昆布——他们那儿地处中原,没啥海味,带点干昆布给家里人尝尝鲜也是好的。

便是吃了一阵子,哎嘿!家里原先有大脖子病的老娘居然好了——在此说一句,他能行商就表示家里不穷,老娘纯属是因为年纪大了耍脾气不肯吃药才拖着大脖子病不会好的!

又一打听,自己送了几家干昆布的,原先但凡有大脖子病的,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这客商还有些不确定,拿家里干昆布去找有患大脖子病的人家试验了,这一试,心里就有了底。

这样的情况不只在一地发生,经过两个月的酝酿,终于在五月,射阳县海通镇汪家村迎来了昆布的销售高峰。

对于三更四更报来的情况,宝二爷竟然未卜先知一般地早早就给出了批示:不涨价,不限购。这叫两个如今能够独当一面的小厮越发敬佩宝玉,也越发不敢对差事掉以轻心。

如今汪家村的人赚钱的模式就是:客商买了昆布,需要晒干的自己雇人(养殖区人手不足,没那闲工夫,汪家村等附近半劳力还多的是),晒干过程中,汪家村人拿着“包子(孢子)”问三更怎么办,三更说了,大人吩咐既已售出,就概不论了,随便你们怎么弄。

于是,汪家村的人又有些蠢蠢欲动,觉得可以把昆布也养起来,虽然不如海蛎子的价格卖得高,但是这玩意儿好伺候、又高产、也不愁堆放,即便卖不出去了,自家吃也行……

总归,海通镇汪家村养殖区的事儿宝玉就基本是全权交给三更和四更了,一二更并没有因为排在后头的两个小弟先得了实际的差事而着急,毕竟他们看来,跟着宝二爷,好处多着呢,不必急于一时。

然后宝玉带着人常驻淮安,履行他长史的职责了——射阳还是得去的,大约就一个月一次罢。

六月,宝玉去海通镇的时候在射阳县城看到两个熟人,跟在他身后的一更和二更也瞧见了,一更揉揉眼睛说:“爷,前头的好像是沈神医和茯苓小哥呀?”

没错了,正是当年一出京城就找不到人的江南神医沈千针师徒。

既是看见了,就没有不打招呼的道理,毕竟当初宝玉被沈千针刻薄得狠了,拿出人体解剖学狠狠地刺激了一把神医,也过足了瘾,后来两人倒是不怼不相识,慢慢熟稔起来,也化解了沈千针因为薛家对贾府的迁怒。

一别经年,宝玉长大了,沈千针却没怎么变化,还是一副高岭之花、中年美男子的样子,大约他有特殊保养方法?

宝玉开口将对方邀到自己海通镇的宅子上坐坐,沈千针点点头就去了:“正好,我都打听过了,此地的养殖区是一姓贾的大人搞起来的,我琢磨了半天,哦,原来你不叫贾宝玉大名儿叫贾瑛呢,正好,正好,免得我去寻你。”

“沈大夫寻我何事?”

“明知故问,不就是海蛎子和昆布的事儿?来来来,咱们是说说,这昆布对于大脖子病……”

沈千针是纯医学狂人,原本在中原的犄角嘎达呆着呢,听闻昆布能治大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