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随心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2

分卷阅读92

    给我,真不用买了。”张元满头黑线的制止张爸乱花钱的举动。

张爸:嘤嘤嘤,好似女儿不需要他了,好伤心。

之后的几天,对于张元去哪上高中引发了好一轮争论,王大志说去宝市,大城市,教育资源好;张爸说去县城的第一高中,离家近不说还是县里几家高中的NO:1;班主任说去市里的东山中学,是我们市最好的中学,教育资源好,班里的后起之秀,谢娇娇同学就去那了,还说有熟人可以作伴;而张元呢,她在想,到底要不要遵循前世的步伐,去县城那个次一等的学校,想必他们会很欢迎她的吧?!

还没等张元想出个一二三来,张爸就拍板了,宝市就不想了,太远,哪怕是王大志在那,再说了,户口在老家,即使高中是宝市那边读的,高考还是要回原来的户籍地,折腾来折腾去,麻烦。市里的东山中学,好是好,关键还是远,张爸张妈不舍得,当然,最关键的是,张元不太想去。那就剩下两个选项了,同是在县城,张爸选哪个自然是不用问的,自家闺女的成绩没问题,又不缺学费啥的,张爸自然是不肯让张元去次一等的那家学校的,那就只有第一高中一个选择了,离家一个小时的车程,每个周末还能回家,张爸打算的顶顶好。

最后,张元想了想,还是接受了老爸的决定,去县城的第一高中,没有遵循前世的足迹去重温旧学园了,不过,周末时分还是可以去走走的,毕竟班里还有人没能考到理想的分数,县里几所高中都有初中的校友在,像文文,虽没能考到第一高中,但是实验中学的分数线还是上了的,对了,班长这次也考到第一高中了,不错,以后又能和班长一起了,就是不知道分班的时候能不能分到一起,毕竟一个县城那么多人,光高一一个年级,听说就有十几个班,能分到一起的概率实在是不高。

填好志愿,决定了要去就读的学校后,张元就独自一人踏上旅行的行程了,去她一直心心念念的海滨城市了。

张爸张妈本来是怎么都不同意她自己一个人上路的,小孩子家家的,又是女孩子,万一有什么就危险了。且没有一个熟人在那里,最后还是王大志听说了,说他有一个熟人刚好在那里,是部队的战友,可以关照下张元,并且把张元新出炉的电话号码给了那位战友。张爸张妈才放心她自己一个人出远门,出门前还千叮咛万嘱咐,手机一定要二十四小时开机,每天至少要打一通电话,然后又买了一堆防蚊虫的药,说是夏天蚊虫多,才送她到车站。

出发前,死磨着都没能让自家jiejie带他一起去玩的张小弟,依依不舍的叮嘱着一定要给他买礼物,才松手让自家jiejie上车。张爸还掏出钱包想要给张元塞钱,被张元堵回去了,钱不露白啊,我的傻爸爸。

这会的大巴,还没有按座位坐车之类的,上车了找个空位就可以做,张元找了个车头靠窗的位置,伸出手朝家人挥了挥,示意他们赶紧回去,夏天太阳晒,别看才早上,气温也是蛮高的了。

大巴启动,张元拉开车窗,看着窗外草色青青,碧波荡漾的湖泊,巍峨起伏的远山,耳朵里流淌着这个年代的流行歌曲,就这样踏上了自己第一次的独自旅行。

第85章

车窗开着,吹来山风习习,张元有点昏昏欲睡,实在是这风吹的太舒服了,现在的环境还没有后世破坏的那么严重,举目望去,到处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好吧,虽然天气不是那么给力,气温逐渐升高,但也阻挡不了张元的好心情。

大巴车沿着山林公路一路向前,遇到蜿蜿蜒蜒的公路,更是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尤其是山间公路两旁是溪流的情况下,小溪水量虽浅,但流水潺潺,鹅卵石到处可现,旁边又有垂柳的情形下,真真是美到了一种境界。张元就这么一路看风景一路惊喜,特别是山间公路旁边延伸出来的野花,黄的,粉的,白的,紫的,玫红的,星星点点的分布在山林

路间,很是别有一番的风味。

看着看着,张元感觉不太对劲,这溪水怎么越来越黑了,还时常伴有一些蛇皮袋啊、塑料袋之类的脏物,难不成上游污染严重,可是这溪水远远看着是黑,也没什么刺鼻的味道啊,难不成是挖炭挖的??

等大巴车行驶了十几分钟后,张元总算是知道这水为什么是黑色的了,之前猜测的挖炭虽然是不对的,但也八九不离十了,是挖煤挖的,山间公路两旁,相隔十几米就有一个挖煤场,有的还相隔不到十米,或大或小,摆放着零星的几台机器,头上再扯上一两块遮阳的布,就算是一个挖煤场了,简陋的很,张元很有理由相信,这些个挖煤场是没有办理执照的,不是正规的,看着就像

附近人家家里人自己弄的,随着大巴车的行驶,张元粗粗数了下,在这一段路,不到20分钟的车程里,大大小小的挖煤场足足有十几个之多,难怪这溪水是越来越黑,看着跟墨水有的一拼了。

直到车子走了很远,看不到那黑漆漆的溪水了,张元的心情还不是很好,张元没有指责他们的意思,毕竟这个世道,在庄稼人心里,钱才是实在的,那些环境啊,以后的生活啊什么的,他们都是没有考虑进去的,不是说他们目光短浅,实在是生活所迫,老人生病要钱吧?孩子上学要钱吧?虽然国家说要履行义务教育九年,但是这个政策惠及乡村还有的等,学费该掏的还是得掏,一分不少,有的地方还要增收借读费,这一分一厘,不做哪来?天上又不会掉馅饼!家里来客人了,总要有钱出去买菜吧?总之,方方面面的原因下来,张元说不出指责他们不要乱开发,说环境重要的话,不是当家人,不知柴米油盐贵。现在只希望这些三无的场子能不出意外事故吧,毕竟前世的新闻实在是看了太多的煤矿的事故了,而下煤矿的又往往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没了,那可真是天都要塌下来了。

当然不排除是外来人口冲着钱来的,但是,人总得怀着善意看待这个世界不是?

在将近2个小时的车程后,车子终于来到了隔壁省的一个城市,(张元的家乡茶川镇是连接两个省的边界的小镇子,时常有跨省的车来往,而通婚的人更是不少,因为地界相接,语言风俗之类的相差的不大,大家可以沟通的来),要在这里转车,这里才能有去终点X市的车。大巴车是直接到车站才停的,张元挎着自己的小包,再拎着一个没什么重量只装了几身衣服的小包下了车。

这会车上的乘客不多,大部分都在车站外下了,司机大叔停好车,看只有张元一个女娃娃,遂上前问道:“小姑娘,你家里人呢?”

张元把包放下,理了理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