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79之影后要致富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53

分卷阅读453

    存在,大陆演员不论男女不看B格,混起娱乐圈来都觉得十分苦逼。

而造成这种情况,除了港台经济和娱乐圈强势之外,还因为大陆的投资商们也支持港台演员。

能做投资商的大陆人,一般都是60后70后,他们从前看的基本上都是港台电影电视剧,有很深的情结,所以有钱了,当然是支持自己曾经喜欢过的那些港台艺人。

还有一种情况时,自卑的大陆投资商们对港台导演时,心里是很虚的,即使他骤然富贵了,对上曾经富裕得漏油的港台邻居,心里还是发虚,因此被制片人或者导演一忽悠,就答应了——这是钱多人傻型。

再有就是,普通观众,70后和80后,都是看着港台的电影电视剧长大的,滤镜足有8米厚,怎么看港台艺人怎么喜欢怎么顺眼,怎么看怎么觉得港台艺人人靓演技好。

普通观众支持港台艺人,投资商为了钱自然也支持了。

种种情况加起来,大陆的花生虽然红了,但还是被港台演员压制着的,即使演技比较好,长得比较帅比较美,那也没用。

于是谢长安在剧组,有时就会听到哪个哪个又被欺负了;哪个哪个拿了金马影帝,却在港台导演手下做男三或者男四,演不足十分钟的戏;哪个哪个拿了几个影后奖,可还是得为港台女星做配。

这林林种种的,谢长安随便数一下,足以够一部大陆演员崛起的血泪史了。

只可惜,这样的血泪史,是不会被公诸于众的。

谢长安自己,由于拍过很多戏,人设都很好,也属于陪着70和80后观众长大的女星,也得到了粉丝超厚的滤镜。

因她拿过无数的奖,在港岛又有舆论支持,在大陆观众心目中,是属于港岛和大陆最顶级的女星,所以粉丝空前的多。

最可怕的是,2001年,纵横娱乐圈十多年的谢长安,其实也才28岁,很年轻很年轻,比大眼睛格格,也才大了3岁,属于同一辈人!

美貌、演技、后台都没有短板,谢长安阻挡了甜美系女星的出路,还是到了2003年,她已经满30岁了,不随便接太过年轻不适合自己的电视剧,这才有甜美系女星出世。

在大陆拍的戏多了,谢长安也交上了好些演员朋友。

这些演员朋友都十分热爱表演,不管是配角还是主角,都演得很用心。

只是虽然用心,在剧组里受到委屈时,心里还是很难受的。

跟谢长安熟了之后,忍不住就抱怨,“感觉这辈子都没有出路了,无论拿过什么奖,无论长得多好看,就算是大陆的一哥一姐,对上港台的大咖都是输。像我们这些没有大红过的,感觉这辈子都不会有出路了。”

“会有出路的。”谢长安安慰。

几个演员听了这话就看向她,“你真是我们的楷模,没被别的演员压过名字,没演过配角,没受过什么委屈。”有港岛的舆论支持,谢长安在演艺圈上,真是一帆风顺。

谢长安看向几人,“你们比我年轻几岁,好好磨练演技,一定会有出路的。”

“希望吧。”大家只当她是安慰。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迎来了2002年,还是港台艺人压着大陆艺人,2003年,2004年……

一年又一年,很多大陆艺人满怀期待地进圈了,又灰心丧气地退出了。

只有那些心智坚定又有毅力的,始终咬着牙支持,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算比不上港台艺人,在大陆做个当红的也很好。

演合拍片不能演主角?没关系,我可以演配角,多结交人脉,多在大导的电影里露脸。

接不到价格高或者逼格高的广告代言?没关系,接普通一点的广告也不错,起码能赚到很多的钱,比小时候挨饿或者物资匮乏的年代好多了。营销被黑,被网上的人说不如港台艺人?没关系,好歹有人知道我了,我不再是从前那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了。

所有演员都在忍着,奋斗着,努力地改善自己的生活,积累自己的人脉。

大陆发展渐渐变好了,好得让很多港台导演心惊,于是地方保护主义纷纷抬头。

大陆演员得到的机会更少了,尤其是男演员,基本上混不进港台导演电影的男三号以上,至于女演员,居于合拍片原则,倒是能演女一的,只是这个女一,多数是花瓶。

到了2005年,谢长安一整年都没有接戏,也没有参与任何商演活动,她除了陪章不见和两个儿子,就是回娘家,跟谢昀及蒋明颜一起生活。

上辈子,她就是这一年去世的,这辈子到了这一年,她哪里都不想去,只想待在亲人身边。

而这一年的年尾,林秀儿的死讯传来,据说是在街上捡垃圾时,跟另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太推搡,进而不幸离世。

谢长安听到了也就听到了,没有放在心上。

蒋三舅在京城供职,倒是提起苏家的其他人。

苏家三兄弟中,苏大由于当年爆炸的旧伤影响,行将就木了,苏二和苏三一到刮风下雨,身上就到处都疼,十分不好受。

苏为民没死,但已经瘫在床上了,他的子孙都过得不好,每天为了温饱而奋斗,没剩下多少耐心和亲情,有时饿他一天两天也是常事。

每当被饿了,苏为民就大声叫骂,骂几个儿子,骂完儿子骂孙子,骂完孙子开始集中火力骂姜韶华。

姜韶华年纪大了,被玩腻了,带着多年攒下来的钱租了个房子住,只是由于蒋三舅暗地里出手,她总是被小混混sao|扰,再想起上辈子就死在这一年的,怕得很,不得不搬回了全是大陆偷渡客的油麻地某条街。

这个地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打眼看去还是贫穷落后,但是住在这里的人,出口基本上都没有了口音,而是地道的港岛话。

偶尔有人回一趟故乡,尤其是鹏城人回去,心情总是很复杂。

虽然他们有港岛人这一层体面的皮,但说起实际生活,真的是远远比不过曾经那些邻居和街坊的。

不过,就算过得不好,他们也死死撑着,因为当年,是他们抛弃那片土地,带着愿意死也死在港岛的意志偷渡去港岛的,现在怎么能说后悔说自己过得不好呢?

随着鹏城的飞速发展,鹏城人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有钱的代名词,他们怕回去丢脸,每次回去都要穿上最体面那套衣服,口沫横飞地指点江山,说港岛哪里哪里好,说港岛人有素质,大陆人素质不好,到处乱丢垃圾。

当然,也有务实的,这些务实的,性格比较执拗的,压根就不愿意回大陆;而性格比较随意的,就厚着脸皮回去找曾经的兄弟姐妹,要一块地盖房子。

也不是说没有混得好的,而是混得好的,来了没多久就不会住这片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