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79之影后要致富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6

分卷阅读56

    ”

大家听得直点头,土地是他们的根,他们不敢不要土地,不敢不种田的。因为如果办厂赚不到钱,手上有土地的话,还有一口吃的。

李国庆之后又大声算了一下,厂房租100平的话,10年租金就是900块。买缝纫机的话,上面领导在看着,不好买黑市的,所以只能在公社范围内找票购买,价格大概是160块一台。

100平的厂房,暂时先放30台缝纫机,生意好起来之后再添加。这么一来,缝纫机支出就要4800块钱。

说到这里,李国庆就给王霞使了个眼色。

王霞于是走到李国庆身边,大声叫道,“至于买衣服和买布的价格,就让苏颜来说吧,她对这个比较在行。”

苏颜没料到自己要上台,一时有些发愣,下意识就看向谢长安。

谢长安摇了摇苏颜的手,笑着说,“mama加油,按照我们之前商量的说就行了。”

谢平安也冲苏颜竖起大拇指,“mama加油。”

被儿女信任地看着,苏颜略慌乱的内心很快平静下来,她整了整脸色,就走了上去,拿着喇叭说了起来,

“我问了一下棉布的价格,一条21支平纹布约重25公斤,大概为90米长左右,多买的话,一尺3角5分,那么一条布大概要96块。至于港岛的衣服,好的20-50不等,我们可以买了港岛的衣服回来拆开,照着剪裁来卖。”

说完价格之后,她又简单说了由于运输费贵,一次性多买布会便宜些,至于港岛的衣服,到时她和村里的妇人一起挑时兴的回来,拆了照着做。

大家听完了,算了一下价格,不算人工,好像前期投入花的钱也不少,这么一来,投资就不能低,顿时几家欢喜几家愁。

到了后天,谢长安、谢平安和苏颜再度去了鹏城墟“借钱”,回来的当晚,王霞又领着村里的妇女到苏颜家里商量再次凑钱的事。

这次王志芬还是没有来,据说是不打算投资。

而付彦芳和投资100块的人,这次都松了口,除了付彦芳加了50块,其他人都加了100块。

谢长安看着大家乱糟糟的样子,就推了推苏颜。

苏颜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就看向王霞、王秀莲和张菊英,“霞姐,秀莲姐、菊英姐,凑钱的话,是不是找几个德高望重的人来登记比较好?还要有公证人来看着。”

“没错,咱们的钱都不少,找几个德高望重的人来登记和看着比较好。”王秀莲也点头说道。

其他妇女也同意,于是再次散会,表示明天中午在生产队放粮食的大屋里凑份子钱,请生产队德高望重的人来登记和做公证。

第二天中午,谢长安一家吃完午饭,就一起去生产队放粮食的大屋里凑份子钱。

由于是小孩子又是女孩,谢长安悲催地被禁止进去,谢平安则因为是男丁能代表谢家,被允许进去了。

不能进去,谢长安就坐在大门口竖着耳朵听动静。

里头一个登记钱数,一个数钱,几个公证,热热闹闹的。

这次王秀莲拿出了1000块钱,王霞想着自己是大队长夫人也不甘示弱,也是拿的1000块,张菊英本来是想出800块的,但见王秀莲和王霞都拿1000块钱了,就也改成1000块。

其他人呢,500块的只有两个,其余的大部分是200块的——付彦芳过了一夜,又咬着牙加了50块,估计是连夜去亲戚家里借的。

谢家是最后入户桂花村的,所以苏颜是最后一个凑钱的。

轮到她了,她没有报数,而是先问,“是这样的,我哥去了港岛,他听说可以投资办厂,也想投一些钱,不知道给不给他投呢?”

王霞想着衣服如果卖不出去,少不得还要让苏颜再带去北方卖,第一个就表示同意,“当然可以啊,就当是你拿钱投资了嘛,到时分红也是分到你手上的,你再给你哥分就行了。”

“没错,可以的。”王秀莲和张菊英都表示支持,其他凑的钱少的也纷纷表示可以让苏颜的哥哥投资,但是按谢家的名头来算。

因为大家都知道,前期投入最少要一万块。如果苏颜拿出的钱少,只怕这次办厂就办不成了,所以十分乐意苏颜的哥哥肯投入钱。

李国庆听见了,低声跟几个德高望重的公证人和登记人耳语了几句,说明了一下苏颜家里的情况,表示村民没意见。

几个公证人只是来公证的,知道村民没意见,就更不会有意见了,很快就点了头。

“苏颜,那你们谢家赶紧报数吧。”王霞见李国庆给自己使了个眼色,就对苏颜说道。

苏颜点点头,“那我这里一共拿出5000块吧。我哥投了4000块,我从他那里借了900块钱。”

听到这么大一个数量,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港岛真是太有钱了,轻易就能拿出几千块。

登记的人直接在“谢平安”名下记了5000块钱的数。

谢长安听到这里,连忙冲谢平安招手,谢平安赶紧跑了出来,“jiejie,你找我什么事?”

苏颜见状也走了出来,低声问,“怎么了?”

苏颜刚想说话,就听到一个妇女问道,“我想问一下,有的是写家里老人的名字的,如果老人千秋了,这个份额是不是会转给家里人?”

“那是自然转过来的,转给户口簿上的人。外来的或者不在户口簿上的,不能转移。”一个老者一边说着,一边拿了毛笔刷刷刷地记下这句话。

谢长安听了这里,就冲苏颜和谢平安要了要头,“没事了,我就想问多久才行。”这妇女想问的,也是她想问的。谢平安还这么小,她怕村里人有人眼红他占的份额多,会对他下毒手。

之后,就根据这些钱分配每个人占份额,谢家占了足足48%的份额。

大家上前去,仔细看过自己凑的钱和得到的分红份额,确认没有问题了,才按了红手印。

这个时候的鹏城正是炎夏,阳光猛烈,因着靠海空气较为潮湿,这炎热就变成了闷热,人无论去哪里,随便就能出一身大汗。

不过桂花村里的人即使大汗淋漓,也是干得很开心的。

因为农忙开始了,厂房也办起来了,单等缝纫机、棉布、衣服样板等齐全,就可以制作成衣卖了。

时间进入八月中旬,农忙结束了,缝纫机也求爷爷告奶奶的找来票,并让上面领导特批了15台,才终于凑齐了。

苏颜负责购买的棉布以及港岛的潮流衣服,在缝纫机到位的前一天,也都到了。

村里的妇女有几个会裁衣服,但是却没敢动手,而是郑重地请来老裁缝,让老裁缝帮忙根据拆开的港岛衣服模板来剪裁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