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综同人)当太后的这些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4

分卷阅读84

    本是敷衍先帝爷,没想到隔了这么久倒把后金那波人给框进去了。”

“那不是正和娘娘的心意。”老狐狸魏忠贤抚着下颌处粘上的假胡须,略带几分自得的道:“说起来,那范贼妄称满腹经纶,结果手段来回还是那么几个。先是熊廷弼,后又是明哥儿……反间计使了一次又一次,都不嫌腻得慌吗!”

“计谋不在于好,而在于是否好用。显然祖父你隐于幕后,将诸政让与孙女儿处理之事麻痹了鞑酋皇太极,这老贼估计认定孙女儿权欲心重、又有帝王的多疑,所以才打算故技重施吧!”

杨太后承认自己的权欲心比起一般人只多不少,不过帝王特有的多疑性格她是没有的,而且她来自后世、又是历史系出身,皇太极唱的哪一出她会不知道。所以即使皇太极的对象不是明达,依然是袁崇焕,杨太后也不会中了所谓的反间计,动手为皇太极除了心腹大患。

毕竟大明之所以灭亡,除了小冰川时期捣乱而天灾人祸不断外,与崇祯帝的自毁长城也有关。身为一国之君,不是说多疑不好,可太多疑了那是大大的不行,纵观历史上的明朝末期,真正能有好下场的武将又有几个……

杨太后眼中一黯,却是道:“此事有祖父处理,孙女儿自是放心的。不过那范贼可要想个好主意除去,有他在皇太极身边为皇太极出谋划策,可真是防不甚防!而且鞑子们也要铸造红夷大炮了。”

想到那群鞑子为避讳‘夷’字,将红夷大炮改称红衣大炮的行为,杨太后就一阵好笑,这算是掩耳盗铃吗,真是自卑又自大啊!

杨太后讥讽他们的举动,却同时升起了一丝忧虑,这是对鞑子准备铸造红衣大炮的忧虑。一旦鞑子大规模的铸造红衣大炮并投入使用,辽东守军的火器之利的威力就少了一半,往后交战必然越发惨烈……如今看来倒要好好的想个法子,让鞑子们未来几年内都铸造不了红衣大炮!!

杨太后将‘后金策划反间计’一事全权交给了魏忠贤处理后,又和他闲聊几句,便借口身体乏了,让魏忠贤退安。

魏忠贤离开后,杨太后先是去了暖阁内里的小耳房小歇一会儿,便换了一套颜色相对素净、大方的襦裙,去了交泰殿。

此时,施首辅正在交泰殿给朱慈燐上课。杨太后站在临窗位置听了一会儿,见朱慈燐上课专心且用心回答问题,不免甚感欣慰的勾唇一笑。

站在屋外聆听的杨太后并没有进殿,她在外面待了一会儿,便又转身离去。离去的杨太后并不知道,在她走后,朱慈燐小皇帝有些难过又有些不满的嘟起了嘴巴,冲着施首辅抱怨道。

“母后怎么又没进来考校朕的学问,每次来都只是站在外面听,母后就不觉得累吗。”

“太后娘娘这是不想给陛下增加压力,毕竟万岁爷学习只为认字明事理,而不是为了做学问。所以太后娘娘考不考校陛下意义并不大。”

“施太傅言之有理,朕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母后过门而不入,让朕心里有点委屈罢了。”朱慈燐摸了摸鼻子,一派纯良的道:“说起来最近国事繁多,母后为了处理都很少陪朕和两位jiejie了。哎,朕真担心,等母后回过神时,说不定二jiejie性子变得更野了,三jiejie的结巴也更严重了。”

这话真不好接啊……

施首辅眼皮子跳了跳,心中也有些感叹万千。你说二公主的性格跳脱也就罢了,为何三公主是个结巴呢!哎,这两位公主长大了,可都不怎么好挑驸马哦!

不知怎么有点幸灾乐祸的施首辅咳了几声,便故意板着一张脸,训斥道:“陛下,两位公主乃是陛下的长姐,怎好私下如此诋毁呢!”

“这话朕不止私下说啊,就连明面上,朕和说了不止一回!”话说,每每把朱淑娖和朱淑婒两个jiejie气得跳脚,朱慈燐这小混蛋都会心情很愉悦!所以朱慈燐一点也不在意施首辅的那副为人师表的臭模样,反而手托着腮帮,调侃道:“施太傅你不是适合摆这个样子,瞧瞧你脸皱起来,就跟烧糊了的烧饼一样,别提有多难看了!”

施首辅:“……”

先帝爷,这熊孩子真没救了,死爱钱不说还一点都不懂得尊师重道。

烧糊了的烧饼,他板起脸来真有那么难看啊!

施首辅勾起嘴巴,想来个微笑时,朱慈燐这熊孩子眼睛突然瞪大,用很不可思议的说道。“太傅,你还是别笑了,你看你一笑,就跟露陷了的rou包似的,全是rou皱子和rou馅,比刚才板着脸时还难看……不行了,朕要去御花园赏赏花,洗洗眼睛!”

于是在施首辅哭笑不得的目光中,早就想逃学的朱慈燐果断的溜了。没了学生,这课自然是没法上了,施首辅只得叹息的挥手对着也开始坐立不安,想跑的戚嗣昌道:“去吧,好好陪陛下玩……”

作为伴读,朱慈燐在哪,戚嗣昌自然也该在哪,所以听到施首辅这么说,他没有怎么犹豫,整个人就跟炮弹似的冲出了交泰殿,去御花园陪咱们眼睛‘受伤’需要花草清洗眼睛的朱慈燐小皇帝去了。

这一幕自有人禀告给正在批阅奏折的杨太后听。杨太后一听,自家儿子又言语洗刷了一把施首辅,好笑之余不免对施首辅的好脾气、或者说聪明圆滑、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等内阁成员依次进殿议事时,杨太后倒是笑着给施首辅道了声歉。

“皇帝劳烦施首辅费心了。”

“太后娘娘言重了,教导陛下本是臣等本分,又何来费心一说!”施首辅笑容可掬的说道,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

“哀家之所以召集你们,乃是因为顺天府府尹刘卿上了一份奏折。”杨太后让王体乾将奏折交给内阁成员传阅,等都一一看完后,才点着名问:“众卿有何异议!”

“臣认为刘大人所言甚是,自先臣王守仁(巡)抚南赣时,行十家牌法以清“盗”源,其法甚约,其治甚广,今日京师至三辅,所在戒严,通天下郡县皆有风鹤之警,征兵括饷殆无虚日,生民不得其所者十家而九,有司又不知所以抚循之,势必尽驱而为“盗”。此时,诚宜行保甲之法。臣谨仿先儒遗意辑为,且冠以□□十条,总为一编,名。请皇上申饬,自五城御史,以至州县有司,各务著实遵行。”

内阁次辅来宗道一阵咬文嚼字,将顺天府府尹刘宗周奏章内容背出一大段后,终于说出了正题。“臣附议刘大人所提议的行保甲法。”

保甲法乃是王安石变法之一,规定乡村住户,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此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