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综同人)当太后的这些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8

分卷阅读78

    方面来说就是起到了自我保护,但却使国人的眼界越来越狭窄,也大大阻碍了中外的交流发展。

到了明隆庆年间,中枢朝廷倒是调整了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只是到了永乐年间,倭寇再次在沿海作乱,海禁再一次开启,到了嘉靖年间,更是进一步加强了海禁政策。别问杨太后名下的商船是怎么出海的,呵呵,对于真正特权阶级的人来说,海禁有等于无,海禁禁的只是民间的商人和外国来华经商的商人罢了。

当然明面上是这样,但私底下嘛,就如杨太后让夏时安排人手、将大批丝织瓷器贩往欧洲各国一样,与大明官员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商人们中也有暗中这么做的,不然走私商人又怎么想到利用海运北上给后金鞑酋送粮草呢!

正是因为这样,杨太后才打算开了海禁,将后世几个重要的海港城市圈出来,作为对外经商口岸,与外界互通有无,以繁荣的对外贸易刺激国内,让国内的那些特权阶级和大地主们不再将目光死盯在土地上,而是放眼海外,不再通过剥削百姓,而是赚外国人的钱来丰满腰包。到了那个时候,想来就算她将土地全部收为国有,将农税压低至无,也没多少人提反对的意见了吧!

想到此处,杨太后不免雄心万丈的道:“戚将军说的哀家都已知晓,诚然海禁有利也有弊,但总得来说弊大于利,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内年年天灾不断,外又有鞑子虎视眈眈,妄想取而代之。”

“先帝爷在位时,魏公提高商税,才使得国库有多余的钱财支撑辽东驻军以及各地驻军军需损耗,才能有多余的钱财赈灾……”

“正是看到了这个好处,哀家才会在皇帝登基后、在满朝文武大臣反对的情况下拒绝提高农税,改加商税。

只是这些税收在不断发生的天灾面前到底车水杯薪,哀家不想加重百姓们的负担,只能另想他法。走私商人北上、经高丽运粮入鞑靼部之事,让哀家灵机一动,与其让他们黑了心肝、忘了祖宗的jian商将钱全赚了去,还不如握在大明,握在哀家和皇帝的手上,至少哀家和皇帝以后不会再年年为军费忧心,不会再为赈灾、国库没银子而烦恼。”

“太后娘娘心系百姓乃万民之福,只是重开海禁事关重大,怕是内阁那里轻易不会松口啊!”戚承志也想大明开了海禁,毕竟这样,他所训练的新军才算物有所值。但就如他忧心的那样,那些平时大道理满满、关键时候却迂腐不堪的士大夫们估计不会那么轻易就松口,估计撤了海禁之事有得扯皮了。

戚承志想想,只能先尽臣之义务,劝上一劝。只是他刚一开口,还没将想说的话语全出来,就见一直坐着表示自己是个乖宝宝的朱慈燐两只眼睛一瞪。

“他们凭什么不同意。孔子有云,太阳照射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朕的,包括土地上的臣民也都是朕的。既然都是朕的,他们凭什么反对,有什么资格反对……”

这…霸气的言语,让戚承志当场有些傻眼,而眼皮直抽抽的杨太后呢,则无力扶额。还他妈孔子说的,儿砸啊,孔子要是知道你借着他的名义胡言乱语,一定气得活过来将你逐出师门的,虽然你是个伪儒生。

想到这儿,不知为何想笑的杨太后一巴掌轻轻的拍在朱慈燐的脑袋上,呵斥道:“你乱说什么,什么叫太阳照射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朕的,远的不说,那鞑子们和红毛夷不是也活在阳光底下吗,莫非他们脚下所踩的土地也是你的…”

“母后说得是,他们脚下所踩的土地就是朕的,全是朕的,他们不过是趁着朕年纪小给霸占了。哼,等着吧,等朕长大后,一定亲率大军踏平鞑子和红毛夷,将失地夺回来,如此才不会愧对列祖列宗,才能让母后百年之后能有颜见父皇……”

这话…她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呢!

杨太后脸皮抽了抽,皮笑rou不笑的道:“皇帝,你可真孝顺啊!”

孝顺二字说得颇咬牙切齿,不过正在得意洋洋的小皇帝并没有听出来。朱慈燐小皇帝听到杨太后‘夸奖’,当场笑得甜蜜蜜的回了一句:“母后放心好了,儿臣会一直这么孝顺你的…”

杨太后:“…………”

卧槽,她好想当着戚将军的面狠抽朱慈燐一顿怎么破!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o(* ̄︶ ̄*)o

☆、第六十九章

鉴于外人在场,杨太后到底没狠下那个心抽朱慈燐,而是抽了抽嘴巴,努力将不知拐弯到哪儿去的话题重新找了回来。

“哀家也不是打算全撤了海禁之事,哀家准备开放几个沿海地带,作为市舶(通商)口岸。大明子民可赴海外通商,但必须通过开放的这几个沿海地带。而且为保交易通畅,不受倭寇、海盗袭击,哀家会在这几个圈起来的沿海地带驻军把守……

杨太后挥笔写下几个地名,交予了戚承志。戚承志接过一瞧,他的老家登州(山东)蓬莱赫然在册,其他者,如还是小渔村的广东汕头,淮安海州(连云港)以及漳州月港,福建鲤城(泉州)都榜上有名。

五个临海城市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却在大明士大夫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毕竟隆庆年间也有先例,只不过只开了一个福建漳州府月港罢了。

戚承志看着手中纸条,有些迟疑的道:“太后娘娘,五处市舶口岸是不是太多了。”

“那以卿的意见,该几处合适?”

戚承志伸出两根手指,斩钉截铁的道:“两处足已。”

“那好,就依卿之所见。就定山东蓬莱…等等…容哀家好好想想”

杨太后本来打算就定山东蓬莱以及福建漳州府月港作为对外开放的市舶、也就是通商口岸,可是想起蓬莱境内盛产金、铁、铅、锌、大理石、石灰石、氟石、花岗石等,不免有点拿不定主意。

想到后世所修建可泊万吨巨轮的蓬莱港,杨太后一下子下定了决心。依现在的情况,蓬莱境内的矿产资源注定不得大规模开采,且早在隋唐时,蓬莱水城就与明州、泉州、扬州并称为四大通商口岸,废弃的古港口也是有的,只要重新修葺一下,就能和位于福建漳州府月港一起投入使用。

“就蓬莱水城,以及(漳州)月港。”杨太后笑着对戚承志道:“哀家记得蓬莱水城隋唐时,乃是东渡到倭国的主要出海口。当时高丽,倭国遣唐使多是由此登陆。而且哀家亦听过一个有趣的传闻,说是环肥燕瘦中的杨贵妃并没有魂断马嵬驿而是被救下,通过当时的蓬莱港东渡,流落到了倭国。”

“这个……臣实在不知。”

“哀家知晓戚将军你估计没听过这种野史传闻,之所以突然说这事不过是兴起罢了。重新开关之事势在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