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经典小说 - 欲语迟【1v1 GL】在线阅读 - 第一回 拒富贵花公子离京

第一回 拒富贵花公子离京

    

第一回 拒富贵花公子离京



    话说某朝某代,时间已不可考。先皇独女,宁平公主,下嫁彼时的新科状元卫锡仁,本是皇命安排,谁料二人倒是举案齐眉,日子过得十分和睦。卫锡仁是个极有风骨的人物,许诺“在天愿作比翼鸟”,和宁平公主成亲多年,哪怕公主体弱无子嗣,也从未动过纳妾的念头。

    许是老天开眼,二人三十来岁那年,宁平公主梦到家中花园池塘中夏荷盛开,蝉鸣不止,果然次年夏天就请出个喜脉来。十月怀胎后,诞下一粉娃。夫妇二人爱如珍宝,因公主这梦,本想取名夏荷,卫锡仁却说太俗,因梦中有蝉鸣,故取名玉蝉。这卫锡仁对女儿十分疼爱,只要没有政务在身,便把她带在身边。玉蝉三岁上就识得千字,五岁便会作诗。有几句闺怨:

    《咏竹》

    春来雨后绿阴重,日照风前翠影浓。

    却忆故园桃李树,几时开遍旧芙蓉。

    卫锡仁看玉蝉生得聪明,更是时常带在身边,亲自教习读书。小姐诗词虽强,却不敢忘记从母亲那学些针线,她是个通透的人物,自然触类旁通,不到十五岁就能做一手好针线,又会抚琴,模样和卫锡仁乃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卫锡仁虽年老发福,年轻时候也是琼姿玉骨,饱学多才,故玉蝉小姐也多几分绰约,再加之她性子娇憨纯洁,拟出许多娇媚的态度来,更是可爱。

    话说一晃眼,玉蝉就到了二十岁的年纪。她这样的门楣,并非无人求娶,只是卫锡仁和公主二人爱她如宝,不忍早婚,其次公主作为女子,自然明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的道理。故一心想替女儿择个好女婿。挑挑拣拣,就拖到了双十年华。不免时常催促卫锡仁在外替女儿物色合适人选,倒是这玉蝉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倒是清净,丝毫不曾恨嫁。

    某日夜里,卫锡仁回到府上,公主披衣而起。想他事务繁忙,眼下是放榜的时候,考官忙不过来,卫锡仁便毛遂自荐前去帮忙。一来是他爱才,二来也是物色合适的青年才俊。公主亲手做了汤面,伺候卫锡仁吃过,二人并肩而卧。

    公主推他道:“夫君阅人无数,可有入得了眼的?”卫锡仁道:“并无入眼的人才。不过是做一些窗稿文章,一些人的文章之俗,还不如玉蝉哩。”公主不耐,踢他道:“说你们男人没用。赶明儿我就去找了媒人来,玉蝉的婚事可不能再脱。你我年岁渐大了,万一哪天出点子事情,我只怕她一人在世间如何生活?”卫锡仁笑道:“公主不急。我说没有文采入眼的,可没说没有可选的女婿不是?再说,蝉儿聪敏,怎会离开夫君就不知怎么生活了。”公主听着有戏,忙问:“是何人?”

    卫锡仁坐起身来,娓娓道来:“今年有件趣事。”公主骂道:“让你说是谁入眼,你却扯什么?”卫锡仁道:“公主莫急,我这不是慢慢儿说么!——今年科举,有一家父子三人一起参加的,十分有趣。虽说今年考生大都文采平平,但这父子三人也算是矮子里拔高个儿了。这家人姓花,祖籍蓬莱。老爹考了几十年的科举,如今中了个探花。他两个儿子虽说不算十分亮眼,但大儿子中了状元,小儿子中了榜眼,他个老子,倒是排最末了。”

    公主道:“怎么听着这做老子的十分无用?考了几十年科举不说,还要屈居儿子之下?不知他两个儿子年方几何?姓名是甚?模样怎样?品行端否?”

    卫锡仁呵呵笑道:“我亲自看过了。这花老爹是个儒生,有些迂腐的。却秉性正直,不是个会为难人的。我本来见他们父子三人只是因着好奇、好玩,却不想他两个儿子都生得模样不俗。大儿子比蝉儿年长两岁,容貌相当,年岁也配得上,为人也规矩,只是常年靠丸药养身,不过听闻近几年身子骨好多了。小儿子,长得倒是比大的好些,诗文在我看来也更胜一筹,只是他年岁尚小,便不考虑了。”公主听罢,也觉得喜欢,便道:“这身子倒是无妨,只要比从前好就是了。我公主府上,难道还给不起他几丸药么!只是你不会看,改日还是请个媒婆去看看,带张画像回来给蝉儿看了,蝉儿若满意,再议。”夫妻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到深夜,不提。

    次日,玉蝉正在房中看书。红纱暖帐,香炉熏得屋内异香扑鼻,百般古玩,真乃是红粉闺阁,有诗一首为赞:八棱粉装似雪宫,飞阁流丹别样精;古炉香烟龙喷雾,宝瓶珊瑚云吐虹。看那美人歪在榻上,只简单梳洗过,穿一件家常桃红寝衣。得亏她是这样的姿色,不着粉黛,却比这闺阁景致还艳。秋水盈盈两眼,春山淡淡双蛾。玉足纤纤袜凌波,嫩脸风弹得破。唇似樱桃红绽,青丝巧挽云螺。皆疑月殿坠嫦娥,只少天香玉兔。

    看一婢女在门口笑吟吟张望一会子,看小姐起了,才笑着进来道:“给新娘子问安了。”玉蝉坐起来,粉脸羞红,她自然知道父母这几日都在张罗她的婚事,却不想这丫头也来打趣她:“你又来贫嘴。我正想问你,大早上的,你上哪里去了?只剩下几个小丫头子伺候我。”

    这婢女名唤吟香,只比玉蝉大几个月,自幼就被父母发卖到了府上伺候,后又被公主指去伺候玉蝉。吟香聪明伶俐,又生得有三分颜色,和小姐关系不似主仆,倒是更胜姐妹。

    吟香从身后拿出一个小盒子,玉蝉微微抬眼:“这是什么东西?”吟香道:“这是花家送来的画像,公主让我拿来给小姐过目。”玉蝉接过,展开,果然好个俊美的男子。她生在深闺,除了父亲,几乎没有见过任何男子,眼下这画像上的男子可谓是容貌伟岸,很是斯文,眉间带蹙,更加可怜可爱。玉蝉秋波微动,红着脸将画卷丢开,吟香忙捡来,笑道:“小姐觉得如何?我好给公主回话。”玉蝉道:“模样倒是不俗,不知品行怎样?”吟香道:“媒人特意见过的,说是谈吐不俗,非常文雅,只是话儿少点。”玉蝉颔首:“听爹爹说,他早年有不足之症,想是也和我一样,没什么朋友的,故才少言寡语。这样也好,倒是免去许多花花肠子。”吟香把画卷收好了,打趣道:“才见了画像,小姐便开始替这未来的姑爷说话了?阿弥陀佛,想是这姻缘害人了。”玉蝉红着脸打她,却被吟香躲过去。

    吟香又从拿盒子里拿出一条珊瑚石手链,替玉蝉戴上:“这是花大公子送的,说是他去姑苏游玩时候买来的。特意送给小姐。”玉蝉把那手链看了又看,心里愉快:“他费心了。向来听说姑苏好玩的东西多,我可算得着了。”说罢,将头上一根小小的碧玉簪子拔下来给吟香:“你把这个给媒人去。”吟香答“是”,便捧着簪子出去,用小姐的手帕包了,特意寻了玉蝉的一张画像,一并给了媒人,又给了她几百钱,将个媒人打发得眉开眼笑,回花府上回话去也。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这花老爷已是花甲之年,早年是个孤儿,被富户花家认为义子,收养在府上。长大后,花家人看他有几分文采,索性把女儿许配给他,想他未来有个功名,可叫家里飞黄腾达。花老爷性格迂腐软弱,不敢违抗,故一直埋头苦学,不想还是拖拉到现在才有了个功名,也算是完成了恩人遗愿。倒是他那浑家是个厉害的人,家中几个哥哥都不成器,产业反倒是她这个妇人在背后cao持,而且还cao持得井井有条。因cao劳过度,早年滑胎几个,   到了四十岁才有个一个哥儿,取名花玉延,便是那花大公子了。因这夫人是老来得子,孩儿身子骨弱,时常叫这夫妻二人忧心是否养的大。所幸这哥儿命大,磕磕绊绊,也算是长大了。

    却说媒婆到了花家,拜过花家老爷夫人,和夫人一同往花玉延房中来。

    花玉延因备考辛苦,旧疾复发,正在披衣在桌前读书。看娘和媒人又来,不免皱眉。不等他开口,花夫人便道:“延儿,快来看看,卫府上送了新娘子的画像来。”花玉延起身,一动弹,就忍不住咳嗽:“我不看。我说了,我已经有了心上人,绝无可能娶她。”

    各位看官,您莫疑:这花玉延不是送了礼物去,怎么眼下又变了态度?原是花玉延一直在京城的白鹿书院念书,书院附近就是个茶馆。那茶馆老板有个大女儿,比他略小几岁,姓赵,也还没婚配,生得清秀可人,花玉延常去茶馆喝茶,这赵姑娘又对花玉延很是崇拜,一来二去,二人便互生情愫,约定花玉延考上功名,便求娶赵姑娘。可花夫人是何等厉害的人,怎么会允许这考上状元的儿子去娶一个平民丫头,故一口回绝了儿子的请求,做主同意了花玉延和玉蝉的婚事,还找了一条手链送去,当做是花玉延送去的定情信物。

    看花玉延态度坚决,花夫人也不让步,面色阴沉:“延儿,休要胡闹。婚姻大事,乃是天地造就,父母媒人说来的。你若和卫小姐成亲,她爹也可帮扶你爹爹、你的仕途。”花玉延冷笑:“我与赵卿定下终身,私定终身,已是我对不住她一个姑娘家了。怎好再反悔?”媒人赔笑道:“这卫小姐是个大家闺秀,心怀宽大,若是公子喜欢,不妨把赵姑娘纳成妾就是。”说罢,把玉蝉给的画像和礼物呈上:“那卫小姐十分满意,还送了礼给公子哩。”那花玉延看也不看,一把就把东西拍翻在地上,唬得花夫人又哭又骂:“造孽哟!你这不孝子,想你年岁到了,又有功名,择一门好亲事给你,你却如此糟践。”说罢要弯腰去捡,花玉延不语,仍是冷着脸,媒婆忙弯腰把散落地上的画像和簪子捡起来装好,看母子二人闹得这样僵持不下,只好劝:“夫人不要动气,少爷还年轻,哪里知道门当户对的道理?我先伺候夫人去喝茶,缓缓再说也不迟。”便拉着花夫人去了。

    那媒婆肚里都有单帐的,替花夫人拍胸抹背。却说:“夫人不急。这世上,不是父母安排的婚事哪有好的?依老身之见,不如先定下,到时候公子不定就回心转意了。这卫小姐模样娇美,又识文断字的。二人凑在一起,不定多喜欢哩。”花夫人思忖半刻,把头一点,吩咐丫鬟这几天要把少爷看紧了,就与媒人将此事定下了。

    没人才走,只听有人呼唤:“娘。”花夫人才喝了口茶,抬头一看,是个美人脑袋悬在门口,笑嘻嘻的。不是别个,乃是那花家的“二公子”。

    上文笔者说到,花夫人老来得子,却鲜少有人知晓,花家夫妇五十岁时候,竟又添了个女胎。这小丫头本叫花玉迟,可长到六岁也不见会说话。花夫人担心她是个天生的哑子,便和花老爷常去各地求神拜佛,却不见好。一次,偶遇一云游的老道士,问清情况后,那老道说:“不如用名字冲一冲,都说贵人语迟,小姐又迟迟不肯说话,不如就叫语迟的好。”夫妻二人如获锦囊妙计,回来后替语迟改名,果真这小姐就开始说话了,夫妇想感谢老道,却怎么也寻不来他。倒是这语迟愈发长得花枝一般,面若美玉,唇若涂朱,目光眉彩,举止活泼,奕奕动人。长到十岁,看哥哥上学,她也哭着闹着要去,父母无法,又有花玉延溺爱,索性给她改扮男装,送去白鹿书院上学。她倒是聪慧,不费多大力气,学得竟比她哥哥还好。只是她不专文字,因她好动,又做剑器舞,颇受师长喜爱,传她真功夫,她照着剑谱去练,不出几年,竟专精武技了。这次科举,她也是全然为了好玩,才和爹爹、哥哥一同参加。不想还真考了个榜眼。

    因自幼当做男儿教养,又和男儿一样习武读书,她个小娃娃懂什么——竟真以小公子自居。或是遇见貌美的小姐、婢女,难免也起倾慕之心,那些女孩子与她打闹,只当是女子亲昵,却因她男装极俊的,久而久之也生出真心来,想丢开,又丢不开,想亲近,却碍着她同为女子,索性把这花语迟叫做个“混世魔王”。

    她素喜男装,花夫人却要她在家中必须做女子打扮,故每每面见夫人,她都穿得十分规矩。一点唇朱,即樱桃之久熟。双描眉秀,疑御柳之新钩。珠翠满头,香风拂拂。身穿着淡绿色衣,簪着一朵鲜花。花夫人眉头微舒:“原是迟儿来了。”语迟上来,替花夫人捶背,正巧瞥见桌上的碧玉簪子,笑道:“这谁的?这样秀气?”说罢,自己戴在头上,又拿起那玉蝉的画像一看,不由吃了一惊,那美人颜色如花、肌肤似雪,不消见面,单单是看这画像都好似有一种幽香从那画像里传来。花夫人道:“不要胡闹,这是你嫂子。”花语迟心里微微一颤,道:“哥哥不是与那赵姑娘相好么?这...这样一位绝色的嫂子又是从哪里来?”花夫人冷笑:“现在你哥哥是新科状元,怎能还和市井小民混在一起?此乃卫太师之独女,身份尊贵着哩。”花语迟又把那画像细细看在眼里,想要再劝母亲成全哥哥,不要牺牲另一个无辜女子的姻缘,那花夫人却站起身来:“我被你哥哥气的头痛,我先去屋里睡了。你记得把画像摆好,不可玷污。”花语迟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只得小心翼翼道:“是。”

    这厢花夫人才去了屋中歇息,花语迟便忙往花玉延屋中来了。因兄妹年岁间隔大,花玉延对这小妹就如同女儿一般,花语迟闯进屋内,仆婢也不拦着。

    却进到屋内,花玉延在床上闭目养神,花语迟以为他睡了,上去就拧他胳膊,疼得花玉延龇牙咧嘴,把眼睁开,看是meimei,笑道:“你这丫头,又发什么疯?”花语迟把画像拿出来道:“这可是你要娶的新嫂子?赵姑娘怎么办?”花玉延揉了揉眼,看清是那卫小姐的画像,冷笑道:“定是娘和你多嘴了。我可从未同意过这亲事。”他翻了个身,冷冷冷道:“这富贵人家的小姐,我可伺候不起。看样子,就不像是个作家作户的人。”花语迟气得推他:“你自己心里不爽,也不该出口伤人。”沉默半晌,语迟凑近,小声耳语:“不如你带着赵jiejie出去躲几日,到爹娘将亲事放下了,你再回来,左不过磕个头,求娶了赵姑娘。一来不用耽误其他女子的姻缘,二来你也不辜负赵姑娘不是?”花玉延知道他这妹子素来鬼点子多,却不想她出此计策,有些犹豫:“会不会太胡来了?”花语迟冷哼:“反正你胳膊拧不过大腿,你自己看着办吧。”说罢要走,花玉延忙坐起来道:“说干就干。我这就去准备细软。”花语迟道:“我今晚把你的丫鬟支走了,你过个一年半载再回来。”花玉延把头点了点,不禁握着语迟的手,千言万语,难以表达。到那丫鬟来喊用午饭,语迟才走开来。

    夜里,语迟果真把花玉延的两个丫鬟支走,花玉延早就差人去给赵姑娘送了信,趁着夜色,从家中跑了出去。二人携手登船,南下往姑苏方向去了。

    话说次日,花夫人来看儿子,却不见其人,这才知道他定是偷偷跑了,登时吓得魂飞魄散——昨日已经让媒人去给卫家回话,如果反悔,岂不是打了高门大户的脸?那卫锡仁爱女如珍,怎么可能会让女儿受此屈辱,定不会叫花家好过。一时间花夫人急的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派人去报花老爷,那花老爷也是急得六神无主,忙差遣丫鬟小厮去追,那花玉延和赵姑娘却早就不见踪影。

    一连忙乱了一个月的光景,还是一无所获。眼看婚期将近,这新郎官却不见人,这花家夫妇可谓是急红了眼。花语迟知道此事因她而起,看父母如此憔悴,她心里也不是滋味,不免责怪自己太胡闹了些,每日端茶送水,亲自伺候,不多赘述。

    倒是这花老爷,虽说资质平平,是个迂腐文人,大约也是急中生智,看这语迟素日就喜男装,又生得俊俏不输哥哥,竟就和花夫人一起琢磨出那铤而走险,偷梁换柱的一招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