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齐欢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15

分卷阅读515

    沉重的榉木箱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摞衣物,衣物旁还有些零碎的物件儿。

这些衣服徐清欢很熟悉,那是宫中内侍穿的,卫娥从前是内侍,他有这样的衣服是很寻常的事。

徐清欢没有仔细去看那些衣衫,她的目光被另外一件东西吸引,她不禁弯腰仔细地查看,在一只荷包下,压着一块布条,布条边缘不太整齐,显然是用力撕扯下来的。

雷叔也看出端倪,他却没有说话,在这样的时候他不能打断大小姐的思量。

徐清欢拿出一条帕子,包裹住这片布条,拿起来对着灯光看过去。

布条上有一片污渍,像是被什么东西浸透了般,因为时间太过久远,这些污迹早已经干涸,不过布条是白色的,那污渍就显得格外明显,很像是……血迹。

徐清欢快速将布条收在帕子里,看向雷叔:“将这些衣服都展开,比对一下大小。”

雷叔立即明白过来,如果是同一个人的衣服,那么衣衫的尺寸应该是相同的,大小姐是怀疑这箱笼里放着的不是同一个人的物件儿。

几件衣服从箱笼里取出,雷叔和下人拿着仔细比对。

雷叔皱起眉头:“大小姐,衣服大小不一样。”

“肯定不同,”徐清欢目光落在箱笼中,“这些不是卫娥的衣服,是他从旁人那里拿来的。”

旁边的下人听到这话不禁打了个冷颤。

“大小姐,这荷包也不是一个人的,”凤雏发现了异样,“这莲花、牡丹肯定是女子佩戴的,这翠竹是男子的,而且绣法不同。”

雷叔沉吟道:“卫娥为什么会拿来这些东西,放在屋子里。”

徐清欢抬起头又将整个屋子打量了一番,然后重新看向那炭盆:“现在还不知道这些是谁的东西,不过……他们都已经死了。”

徐家下人听到这里手一抖,差点就将手中的衣服扔在地上。

徐清欢道:“炭盆里烧的是祭奠亡故之人用的纸钱。”

雷叔几乎立即看向墙边立着的锄具:“我去四周寻找,他若是杀人掩埋,不会离这庄子太远。”

这屋子仿佛比刚才更加阴冷几分。

……

李家。

李煦穿好衣服,正要离开家门,却发现小厮匆忙跑进院子。

李煦还没有开口询问,就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走过来。

李大小姐进了门,一眼就看到了身穿官服的李煦:“这是准备去衙门?”

“长姐怎么会来京城。”李煦立即上前行礼。

端详了李煦片刻:“九弟,我怎么觉得你这气色不好,难不成是常州一行落下了病根?”

第五百零八章机会

李煦将李大小姐迎进屋子里坐下。

下人端了茶上来,李煦道:“长姐来京城是为姐夫打探消息?”

张家出事之后,北方的局势也隐隐有了转机,既然庾家都已经来了,孔家也会按捺不住。

李大小姐颔首道:“除此之外,家里也是担忧你。”

李煦想及庾家的婚事,母亲让人送了家书,信中提起庾三小姐,仿佛这亲事做不成,就会得罪庾家。

李煦不说话,李大小姐道:“我不是为了你的婚事来的,你也不用心中不快,那是你自己的事,到头来还得你自己做主。”强扭的瓜不甜,这一点李大小姐心中清楚,对李煦逼迫太多,也不是她平日里的做法。

李大小姐说完这话,仔细地打量着李煦:“现在局面如此,你可有思量?”

李煦没有将皇上要让他回北方为官之事说出来,吏部还没有发下文书,现在提及也没有用处,之前与周玥同饮醉了一场,现在仿佛还能感觉到那铺天盖地的晕厥和接踵而来的头痛。

李煦整理好情绪,变得与往常一样平静,他抬起眼睛,目光清澈如水,其中又泛着几分晶亮的光彩:“长姐去了常州又来京城,与庾家一样也看上了东南?孔家可有余力去东南争一席之地?”

李大小姐微微迟疑,不过很快她就决定实话实说:“西北的广平侯没了,如果广平侯世子还在,还能暂时稳住西北,不过世子先一步走了,剩下次子很难成事。

按理说,西北离我们北疆更近,若是能谋得西北的一官半职自然更好,可朝廷也会有所顾忌,恐怕武将势大,我们流露出这样的心思可能会招朝廷怀疑,怕我们想做第二个张玉弛。”

李煦有些疑惑地看向李大小姐:“孔家一直在北方,为何要到东南去。”

李大小姐微微一笑:“九弟心里清楚,还要让长姐来说破?都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东南官员大动,或许有我们的机会。”

“长姐恐怕要白跑一趟,”李煦道,“虽然常州要用不少的官员,可那都是别人的囊中之物,不管是孔家还是庾家,过去争抢也是徒劳无功。

倒不如在别人四处走动时,守好自己的家业,等到将来北疆有变化,还有一力抗争。”

李大小姐仔细地听着:“你说的是薛沉和宋家?他们虽然早有谋划,但我们也并非什么都没做,你可知道曾任福建总兵的沈从戎,如今在卫所任指挥使,这些年孔家私下里一直与沈从戎来往,去年总算是搭上了关系,听说沈从戎近期要入京觐见皇上,这是个好机会,沈从戎为我们说话,我们还是有机会去东南的。”

李煦没有说话,眼前只是浮现出宋成暄和徐清欢的身影。

他们怎么可能拱手让出东南,别说宋成暄在东南许久,徐清欢又在常州为其造势,谁也别想从他们手中争得分毫。

李煦微微垂下眼睛,尽可能不让自己再去想过多有关徐清欢的事,却不想耳边又传来李大小姐的声音。

“宋家和徐家的亲事真的固若金汤了?”

李煦没有接口。

李大小姐道:“听说宋大人为了这门亲事,差点被‘养伤’在家中,光凭他对徐大小姐这份心思,徐家也会投桃报李。”

李大小姐的话意味深长。

李煦只是点了点头。

“九弟,”李大小姐道,“你在李家子弟中最是聪颖,从来不必旁人提点,能从北疆到京城也是不易,李氏族人都对你抱以厚望,就连你姐夫也夸赞你有勇有谋,将来的李氏就要靠你了。

长姐知道你不易,越是聪明能干越是辛苦,但不能就此功亏一篑,让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李煦的眉毛修长,平日里神情从容,看起来很是温煦,如今眉眼舒展却透出些许冷峻:“长姐安心吧!”

李大小姐松了口气,听到宋、徐两家结亲的消息,她心中十分高兴,李煦不得不收回对徐氏的心思。

徐氏也不是不好,安义侯在北方有声望,即便安义侯已经不再带兵,这份关系还能转嫁给儿女,安义侯世子爷是个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