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齐欢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30

分卷阅读430

    运案。

若是两家联姻,一来向皇上表明忠心,除了张玉琮之外,张家其他人与私运案无关,更不会因此对安义侯心怀报复。

二来张家和徐家联姻之后,安义侯必然不会再针对张家,张家就少了一个劲敌,经过常州之战,至少能证明安义侯仍旧是大周少有的良将,若是徐家能够投靠张家,对张家自然大有益处。”

皇帝点了点头:“除此之外,太后还觉得,朕不会答应宋爱卿与徐家联姻,安义侯跟着先皇四处征战,是先皇重用之人,却又因为魏王谋反案,始终难以洗脱身上的嫌疑,”说到这里他细长的眼睛盯着宋成暄,“朕亲手拔擢的臣子,才能成为朕的股肱之臣,宋爱卿将来可大有作为,不必要因为先皇的那些旧案,被人猜忌,因此耽搁了前程。”

“皇上,”宋成暄面色不改,目光幽深,“微臣觉得太后娘娘目光狭隘,妄自揣摩圣意,太后已经移居慈宁宫,着实不该插手朝政,更不该为母家铺路,张家权倾朝野,张玉琮为祸一方何尝不是因为有太后娘娘在背后。

微臣出身卑微,只知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曾想过牵扯利益角逐,安义侯忠义,徐大小姐品貌兼备,值得微臣求娶,若是徐家肯答应,微臣必将感念徐家长辈成全。”

皇帝的皱起眉头:“这么说,其他人的话,你都不会听了?”

宋成暄道:“正是。”

皇帝脸色难看:“若朕不答应呢?”

不等宋成暄说话。

皇帝转身向外走去:“外面就是庆功宴,宋爱卿仔细思量。”

皇帝离开大殿,大殿门随之关上。

过了一炷香功夫,以为中官走到宋成暄身边:“宋大人,您可想明白了?若是想了明白,就可以去前面赴宴了。”

第四百二十章不识时务

中官静静地等了一会儿,站在大殿上的宋成暄终于抬起眼睛看向他。

“宋大人……”中官本想要劝说,不过却将后面的话硬生生地吞了下去,这位宋大人与他平日里见得那些官员不同,眼睛中也有对皇权的畏惧,不过,旁人却无法将这份畏惧加深,因为宋大人不会受任何的影响。

那种感觉好像是,宋大人心甘情愿才会有这样的畏惧,若宋大人不愿意,那么根本就不会流落出敬畏之心。

宋成暄淡淡地道:“天凉了。”

中官躬身:“大人常年在东南,大约适应不了京中的天气,每年这时候,京城就已经开始凉了,宋大人要保重身体,多添衣裳。”京城乃天子脚下,权势之地,可一步登天,也可粉身碎骨,在这里每走一步都应该如履薄冰。

中官觉得宋大人已经明白,就要请宋大人出门参加宴席,却看到宋大人伸出了一只手。

中官只觉得一股劲风袭来,然后宋大人的一拳重重地落下来。

“嘭”地一声,宋成暄身上的锁子甲发出了响动。

中官惊讶地张开嘴,这位宋大人一拳打在了他自己的肩窝上。

宋成暄低头行礼道:“劳烦中官禀告圣上,微臣一路颠簸,恐怕伤口迸裂。”

那一拳甚是用力,若是那里有伤口,自然会裂开。

武将最怕重伤不愈,朝中有几位将军就是这样,因为旧伤久治不愈,不能再带兵打仗,于是朝廷就封了功勋任个散职。

这伤肯定是有了,重不重、能否痊愈就要看皇上的意思。

中官皱起眉头,看来这位宋大人是不肯退亲了。

“宋大人,”中官叹口气,“您是不明白天家的用意啊,天家这是看重您,您这样做真要枉费了天家一片苦心。”

皇上登基多年,却才刚刚准备伸展手脚,最重要的是要将天下的兵马都掌控在自己手中,朝中的勋贵和武将并没有多少人能让皇上信任,必须要培植亲信,宋成暄屡立战功,加上宋家又无根无靠,尚未卷入各方争斗之中,是很好的人选。

宋成暄退了徐家的亲事,必定与安义侯交恶,将来在朝中共事就多了份隔阂,之前又得罪了张家,就相当于在武将圈子里没有了任何攀交和依附旁人的可能,彻彻底底成了孤臣。

孤臣会成为皇帝手中的一把刀,所向披靡,前途无量。

这么简单的道理,宋成暄难道不明白吗?

错过了这次,宋大人就再难得到皇上的信任。

“请中官向皇上禀告。”宋成暄再一次道。

中官走出大殿,冯顺就等在门外,中官刚要禀告,冯顺就已经道:“咱家都听到了,你去吧,咱家会禀告给皇上。”

冯顺快走几步追上圣驾,将方才的事据实禀告。

皇帝面色陡然一变,眼睛中闪烁怒意。

“皇上,”冯顺压低声音,“宋大人毕竟是功臣,就算皇上不愿用他,也不能现在就将他治罪。”

皇帝冷冷地道:“朕不能动他,还要让太医院给他治伤,然后赏赐给他一处宅院,让他休养。”

冯顺应了一声。

“等一等,”皇帝道,“宋大人有伤在身,再身着甲胄多有不便,给他找一件衣服,一会儿让他脱了甲胄再出宫。”

冯顺道:“皇恩浩荡,奴婢这就去安排。”

冯顺吩咐内侍去太医院请太医前来,小内侍应了一声,忙跑去太医院,冯顺正要转身离开,却看到顺阳郡王和成王一起前来。

顺阳郡王因为要将常州的事禀告皇上和宗正寺,所以提前半日入京,现在与成王一起前来宴席,看到内侍慌慌张张地离开,成王立即上前询问:“冯中官,这是怎么了?”

冯顺立即上前行礼,毕恭毕敬地道:“宋大人一路劳累,旧伤复发,皇上心中焦急,命太医院前去诊治。”

成王脸色一变:“这可不得了,宋大人可是大周的功臣,他人在哪里?带我们过去看看。”

冯顺道:“王爷放心,宋大人有奴婢们侍奉,王爷还是先去庆功宴吧!”

成王听得这话只好作罢,与顺阳郡王一起向前走去。

两个人走远了些,顺阳郡王见周围的宫人少了些,压低声音:“宋大人身上是有伤,不过那伤早就好转了,冯顺这样说是什么意图?”

忠臣良将本该好好赏赐,如何却要闹出这样的事端,成王皱起眉头,想到了慈宁宫的太后。

常州牵扯到了张家的利益,太后终于坐不住了,又开始偷偷摸摸做那些见不得光的事,皇上因此如惊弓之鸟,总觉得一切都不妥当,这种事他们经历过太多次。

“劳苦功高,也是危险,”成王谨慎地道,“你也不要多说话,免得引火烧身。”

顺阳郡王停下脚步:“我战战兢兢半辈子了,这次若非宋大人和徐大小姐查明了案子,这次恐怕就要死在常州了,死了也就罢了,头上还要顶着一个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