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齐欢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6

分卷阅读276

    ”

“能不能容我几个时辰,”王玉臣道,“让我处置了手里的事再说。”

“不可,”那人态度强硬,“王二爷不要再多言,速速与我们走一趟,万一出了事,我们谁也担待不起。”

徐清欢听着也觉得奇怪,不由地向宋成暄消失的方向看去,衙门突然找上了王玉臣,到底所谓何事?

那人拿出了官府的腰牌,王玉臣再也推脱不过,只好向徐清欢行礼:“本想着要将大小姐送去江家,如今又有了事,只好先行一步。”

徐清欢低声道:“王二爷客气了。”

王玉臣依依不舍地站去了一旁,望着马车渐渐消失在眼前,然后转过头问那衙差:“要去哪里?”

衙差先一步向前走去。

……

徐清欢坐车到了江家。

七夫人亲自来垂花门迎她,虽说是生辰,不过在这样的关头,江家上下也没有准备什么,连大红灯笼都没有挂出来,只在家中办了个宴席,席上用的也是素斋。

“原本也不想cao办了,”七夫人道,“战事未平,哪里来的心思,整个常州都人心惶惶,如果不是府衙压着,早就有百姓出城避祸了,真的这样,今年冬天定然会有人饿死。”

百姓出城,无人再做农务,年底少了收成,自然会有很多人饿肚子。

“多亏了安义侯稳住了战事,”七夫人说到这里,微微一顿,“还有那位长公主驸马爷,倒也是难得的好官,能够为百姓着想,刚来常州几日,就将常州知府送入了大牢。”

说到这里七夫人的眼睛微微发亮:“看来朝廷这次真的是下定决心整饬常州了。”

常州知府一倒,那些张家安插的官员也会一一被揪出,常州知府茶点让白龙王的人钻了空子,即便张家再厉害,也不能掩饰太平,将这些事再压下去,更何况查办此案的是长公主驸马,皇上亲自任命的督军。

七夫人接着道:“我这次也不止是为了办生辰,还准备从商贾手中筹些粮食送往朝廷。”

徐清欢点点头:“打起仗来粮食是最重要的,”说到这里她抬起头来,“夫人不止是要去送粮食吧?”

“到底瞒不过你,”七夫人笑道,“我正要与你商量此事。”

徐清欢没有插嘴,仔细地听着。

七夫人道:“我们想把这几年的冤屈也一并呈给驸马爷,还有……战后要如何恢复海上的生意,这些事全都迫在眉睫,也是我们商贾的命脉所在,从前不敢说与朝廷,那是因为这些尽在张家的掌控之中,如今不同了,不趁着这个机会去说,要等到何时?”

七夫人这话自然是有道理的,被压制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这样的机会,难怪他们会按捺不住。

七夫人接着道:“海上的买卖是个什么情况,没有谁比我们更了解,若是人人都能按规矩行事,私运也就不会泛滥,不止对我们商贾,对朝廷也是件好事吧?”

徐清欢点点头,那是自然。

私运早就是大周朝廷和皇上心头之患,他们在京中查案,又一路追到了常州,就是为了将私运案查明,不止是他们,在此之前不知有多少官员因此得罪张家,丢掉了官职和性命。

现在终于有了转机,怎能不让人欢喜,那持利刃为大周挖出毒瘤的人,也必然会得到皇上的信任、百姓的拥护。

第二百六十七章答应

“清欢,”七夫人的声音传来,“你在想些什么?”

徐清欢微微一笑:“我只是想起一桩事,其实驸马爷是杏林传家,医者仁心,自然对百姓也多加怜悯。”

七夫人之前也隐约听过这位长公主驸马的出身:“这么说长公主真是慧眼识人。”

“是啊,”徐清欢道,“华阳长公主府上下和气,唯有一件事是长公主和驸马爷的心病。”

七夫人正听到关键所在,徐清欢突然停了下来。

七夫人抬头看过去,只见徐清欢看着窗外正在出神,丫鬟正好端了茶点上来,七夫人挥挥手没有让丫鬟上前。

徐大小姐今日有些奇怪,好几次都陷入自己的思量之中,应该是在想案情,她们还是不要打扰的好,免得打断她的思绪。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徐清欢才回过神来。

“怎么样?”七夫人立即问过去,“可想到了什么?”

徐清欢看向七夫人窗台上摆着的一棵石榴树:“我能否向夫人讨要一样东西?”

“什么?”七夫人看过去。

徐清欢伸出手一指:“就是这棵多子多福的石榴。”

七夫人微微一怔,不过立即明白过来:“这也不是贵重之物。”

徐清欢道:“夫人没听过一句话说得好,礼轻情意重,也算是投其所好,长公主最喜欢石榴树,长公主府院子里种着不少的石榴,驸马爷和长公主感情甚笃,只可惜膝下一直没有儿女……送别的东西总有贿赂之嫌,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才是聊表心意。”

七夫人觉得徐清欢的话有道理,不过她总觉得徐大小姐此举另有意图。

“夫人,”徐清欢道,“您信我吗?”

又是这句话,她们刚遇见的时候,徐大小姐就说过类似的话。

七夫人点点头:“当然。”

徐清欢道:“那您可不可以再帮帮我的忙。”

徐大小姐的表情看起来十分严肃,倒将七夫人吓了一跳,不过她很快回过神笃定地向徐清欢点了点头。

说了好半天话,七夫人才想起来:“王家老二说要给我送贺礼,人跑哪里去了?”

……

苏纨亲切地将宋成暄迎进门,衙差送上茶来,苏纨立即笑道:“难得薛总兵能让宋大人前来,若是宋大人能留下助常州一臂之力,常州就会更多几分胜算。”

宋成暄沉默不语。

苏纨起身脸上表情沉重:“经此一役,常州水师的情形已经暴露于前,再这样下去我怕光依靠安义侯,就算最终赢了这一仗,大周也会损失惨重,沿海的百姓流离失所,恐怕三五年之内很难恢复战前的繁荣。

也许这对朝廷来说是赢了,可对于大周百姓却还是输了,常州的水师也恐怕全都要葬送,泉州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我想宋大人能够感同身受。”

宋成暄望着苏纨:“大人真是为常州深思熟虑。”

苏纨摇摇头:“皇上命我来督军,我自然要倾尽全力。”

苏纨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得到京中御史的赞赏,他仿佛是一个完全脱离了权利争斗的人,他的身份也让他可以不必被张家牵扯,看起来能做大周的孤臣,而皇上最信任的也是这样的人。

宋成暄不动声色地站起身道:“此事卑职不敢应承,请驸马爷与薛总兵商议,若是朝廷有所抉择,我们定然领命前往,不敢懈怠。”

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