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一往吴乾】今安在(架空武侠au)在线阅读 - 第二章 鲸饮未吞江,剑气已横秋

第二章 鲸饮未吞江,剑气已横秋

    小春城地处北地,却有着不逊江南的好春景,四方大路荟聚之地来往客旅诸多,因此得以而名满天下。

    五年前赵乾景剑术小成,按照师门惯例理应下山游历一番,见过江山美景,塞外风光,与形形色色的江湖人筹光交错,方可领悟剑道之大成。

    剑圣一贯放养弟子,门下子弟各凭手中之剑,若非逢生死攸关之际,剑圣绝不轻易插手。这回对赵乾景却格外上心,大师兄和三师姐都随其出阁,一路向北地而去。

    过路锦州之时碰上了只闻名不见人的二师兄,趁着三人酒醉言欢,赵乾景自己偷跑了出来,策马扬鞭一路向小春城而去。

    樊笼再大束缚久了也只是一道枷锁,少年人不经拘束,赵乾景更是天性肆意洒脱,他从不是娇养乖顺的金丝雀,而是只有胆量也有野心的小鹰,十年磨剑已初露锋芒。

    彼时赵乾景初入江湖未经剑影刀光,可剑圣弟子又有哪一个会是无名之辈,哪怕放至中原以外都是能引来人侧目的存在。比赵乾景更有名的是他手中的横秋剑,“鲸饮未吞江,剑气已横秋”,少年时的赵乾景未得显名但横秋剑却位列名谱前列,赵乾景入门时由剑圣亲赐,并告知各派自己不再收徒。至此无数人想一睹这位剑圣关门弟子的风采,然而剑圣将他保护的太好,这些人也不敢轻易到剑阁门前叫嚣,这次赵乾景下山游历,早已有无数人摩拳擦掌,想要一试横秋剑的锋芒。

    而于赵乾景而言,他从不觉得有负担,师父即给了他横秋剑,便是觉得除了他无人再拿的起来。十年磨一剑,每日出剑万次,夜以继日的修行,为的都是拔剑时能畅快一战。

    今时恰逢小春城春和景明,赵乾景自城外繁景处流连,惜春景草木收敛起剑光,与城中出游的贵人一道揽尽了春光。闲谈间听闻城中有佳酿梨花白,性味甘醇,赵乾景欣然前往,折了一支春色带入小春城中。

    觥筹交错间赵乾景拍栏独酌,微醺间宽松的红衣袖口处撒上了酒水,他将沾湿的衣袖挽了上去,露出了一截手腕,不逊手中春景枝头的梨花雪色。

    闲坐间赵乾景只觉旁侧目光频频,回首间与人对上了目光,他以为吴磊对他手中的春色感兴趣,于是大方相赠,两杯酒水下肚两人结识为友。

    直到后来赵乾景才知道,吴磊不是对他手中的春景感兴趣,而是看上了他的人。

    在小春城时的吴磊还不是手握权柄的大将军,只是城防驻军的一个副将,初见时赵乾景薄醉未醒,并未分辨出他是习武之人,只是被那双深邃柔和的眼睛吸引。在小春城的吴磊更是谦逊随和,读过圣贤书的他浸润着儒雅平和,全然不似军旅中人。

    小春城无战事,副将轮值上衙空闲的时间很多,两人时常相约赏景、比如切磋,赵乾景出门没带多少银钱,眼见荷包空空便厚着脸皮搬入了吴磊家中,成日里跟着吴磊出入顺带蹭吃蹭喝。起先赵乾景还颇为客气的在吴磊的表字砚策后带个兄字,后来就直呼表字,再到后面直接喊起了本名,吴磊也不恼,每每听见赵乾景喊自己的名字都会轻松一笑。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吴磊的字取自这句诗,是他还在太学读书时恩师赐名,后来他弃笔投戎远离故土,从十夫长坐起军功累迁至小春城的副将,这个表字也就很少有人再叫了。

    在小春城的这段安逸逍遥的时光,可以说是赵乾景一生最快乐的日子,比他年长八岁的吴磊于他而言亦师亦友,未尝父母舐犊之情的赵乾景在他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更将名为情爱的种子埋进了心田。

    北雁纷飞之际北方游牧的部族养足的马匹,领兵南下入侵北凉腹地,眼见边境将破,小春城也岌岌可危。城中富贵人家携妇孺南下避祸,贫苦人家尚在犹疑要不要舍家逃离,吴磊留守军营的日子也越来越多,战事一触即发。

    硝烟将起前师兄师姐寻到了小春城来,将赵乾景带离了小春城,他虽不舍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吴磊也选择离开小春城到前线去保卫国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一战打的艰难,零落飘摇间无数英魂陨落,一次次兵戎交接下吴磊活了下来,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谋略被拔擢为领兵的主将,成了万千将士的主心骨。

    在南地游历的赵乾景时不时向北方来的游侠商客打听着战事近况,一面又挂念着吴磊的安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惜却不会有家书送到他的手上。

    赵乾景接了战书,一连应战十几场皆不落下风,在挑败了华山派的大弟子后名声渐盛,也在此刻传来了边境大捷的消息。那一日赵乾景登楼独酌,夜半于高楼上眺望,只是有重山千水阻隔,终看不见北地的月光。

    他只身往南远行,继续应战对手,打磨着手中的横秋剑。

    临近年关之时,听闻吴磊因军功擢拔回京,接受皇帝册封成了威名振振的安北大将军。皇帝这一举动名为升迁实为夺权,他怕吴磊在军中威名太盛,于是折断了他的羽翼将他困在了长安城中。而令武将们愤愤不平的是吴磊的态度,没有不甘愤懑,反倒欣然接受,紧接着走马上任安于朝堂,没有半分记挂旧部之心,全然一副贪权慕名的嘴脸。

    听完坊间传出的这些话赵乾景摇了摇头,他心知吴磊不是贪念权术之人,能让他留在长安城的要么为情要么为义。

    于是红衣剑客第一次踏入青砖红瓦的长安城,于庄严肃穆的大将军府中见到了吴磊,一年多不见赵乾景的身量长高了不少,已经能与吴磊的目光持平。只是那双让赵乾景留恋的眼眸中换上了疲惫色,在落在他的肩头时还是一如既往的柔和。

    这时赵乾景才知先前已故的年轻太傅是吴磊的同窗故交,更是难得一见的英才,精彩绝艳的少年郎年少入阁辅政,只可惜天妒英才缠绵病榻。长安城中人心难测,熙攘之间只为一个“利”字,没有什么情谊可言,他只能在临终之时托孤吴磊,絮絮间追忆起少年同窗事,祈求吴磊留在长安辅佐太子,以望能达年少安社稷之言。

    权谋心术非吴磊贪念,只是故友之托孰能轻易舍去,他只能选择留下,卷入那诡谲云波的朝堂之中。

    从那以后赵乾景频繁出入京城,人人都说剑圣弟子想要超越他老人家成就一番大事实为难事,投效帝王不失为上策,这其间向赵乾景抛出橄榄枝的人不少,殊不知他本无意于此,能让他逗留长安城的只是一个人而已。

    风言风语一多,难免传入剑圣的耳中,赵乾景怕师父误会,特意回了师门一趟。大师兄外出访友未归,是三师姐将他带到了师父闭关处,他跪在门前向剑圣解释,自己出入京城只为友人,绝未有背离师父之意。

    剑圣闭关之处寒潭冷气侵骨,流水在世间大能的威压之下流动却不闻声响,秋风只停留在潭水之外不敢侵扰。赵乾景身负武功犹觉凉寒,却仍跪的笔直,不敢轻动半分,直至剑圣开口道无妨,他才稍松了口气,叩首后轻步退去。

    后来是三师姐同他说,剑圣已至大道无欲之境,弟子做什么他都不会干预,哪怕是当初二师兄自立门户,师父也无半句怨怼之言,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本心就好。

    到此赵乾景尚不知自己的所求的本心是什么,极致的剑法或是江湖百派的敬仰?这些似乎都不是他想要的,剑法是师父传授,不是他的选择,而名望于他更若浮云飘寥。

    他继续行于四境江湖与京城长安之间,寻求这自己的“道”,到后来他才意识到自己早就陷入了情爱的蛛网中,爱上了他更离不开他。

    而吴磊则是对他一见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