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自倾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3

分卷阅读183

    虽然是士族子弟,倒也不是太过铺张,用布帛纯粹是李澈不喜欢竹简,几次过后,张超也只得妥协,拿给李澈过眼的东西全都是记在布帛上的。

李澈接过布帛,见上面粗略地记了一些征兵事宜,还有他先前说过的一些规矩,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张超挺了挺胸膛,说道:“按照先生的说法,征到精兵九千,明日起就去cao练,先生可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李澈费解地看了看他,说道:“正好,这几日暂时不要cao练,先把人集合起来大比,伤残不论,挑出一批百十人的好手,如果有武将的苗子就更好了,这些交给府君去办,没有问题吧?”

张超连连点头。

李澈把布帛仍旧递给他,忍了忍,还是忍不住说道:“下次这样的事情,不必特意拿给我看。”

征到几个兵算什么大事吗?

张超在李澈面前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好,这会儿也不例外,仍旧应了声好,要走时却又有些踌躇,自以为不大明显地朝后院看了一眼。

李澈面无表情地看他离开。

后院里李凝正在练武。

李澈并不瞒她,他觉得汉室到如今已经没什么国祚可言了,董卓一看就不是人主,天底下蠢蠢欲动的人那么多,可见山雨欲来,乱世将至,想要独善其身,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自己。

李凝这会儿不过十二三岁,张超一个三十好几的大汉竟会露出那样一副思恋的神情,不是因为他喜好特殊,而是世道如此,人命低贱,大多女子都会在李凝这个年纪出嫁,早早生下孩子,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在这里已经可以被称为成年男子了。

但不妨碍李澈对张超这个本来十分合格的饭票产生杀意。

张超本身情况不谈,可他有妻有妾,儿子都有两个了,不说阿凝能不能看上他,就是看得上,这人怕也不会休妻再娶,毕竟李澈是个寒门出身。

什么东西。

张超走后,李澈的那一点睡意也被搅了个干净,他打了个哈欠,掀开帘子看了看后院。

如果换成上辈子,重重门后的院子自然不是掀帘可见的,但在这里,像这样有前屋后院的青砖房已经十分不错,毕竟就连张超自己住的地方,在李澈看来都是个破烂大宅。

李凝自从找到属于自己的武道之后,原本藏在袖子里的短刀就渐渐变成了挂在腰间的长刀,后来仍觉得砍不顺手,逐渐变成了背在身后的大刀,刀光如雷霆,远远地都能听见风被拦腰斩开时的厉声。

李澈看了一会儿,心情渐渐地回暖。

山雨欲来,乱世将至,世人皆苦,惶惶不可终日,可对他来说,只要家里有个人在就够了,他看到李凝就觉得安心。

第二天的新兵大比李澈没去,酷暑炎热,军中是最不讲究的地方,李澈只去过一次,对于军中的气味记忆犹新,一点都不想去自找苦吃,直到傍晚的时候张超又来了一次,这一次带着个叫袁绥的谋士,身后还跟着几个人高马大的汉子。

李澈此前和袁绥见过几次,倒也没那么多客套,张超说了几句话,就把身后的人拉给李澈看,说是新兵大比上名列前茅的几个勇士。

勇士们都有些慌。

张超魁梧威严,一副主公做派,被他赏识时虽然激动,但对于这些长期吃饱喝足体力优越的武人来说还不算什么,忽然把他们带到一个看着就十分矜贵,像个大士族出身的俊公子面前,人和人的差距一下子被体现出来,排在最前面的勇士自卑得话都说不出来,干巴巴地啊了一声。

张超还真没注意过李澈的气度。

他出身的张家其实只能算是地方豪强,他能和兄长一人占一郡地盘,主要归功于兄长名气大,朝廷征辟他做官之后,大约是觉得兄长出色,弟弟也怂不到哪里去,才提拔的他。

对于一个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上任地的豪强少爷来说,他见过的最大的公子哥就是兄长的好友曹cao和袁绍了,前者是个纨绔,后者是有几分气派,但也没让他太往心里去。

李澈是和旁人不太一样,张超把这归结为自家谋士长得好看。

长得好看的人做什么事都好看。

李澈随意地问了一下几个人的名字,毫不意外地得到了诸如王二张八孙老六这样的名字。

这些人其实也没什么武力可言,就是敢于下手打人,有股子狠劲,李澈挑了两个木讷的随同保护张超,剩下的放归军中,却没直接让张超走人,而是说道:“明日请府君带齐人来一趟,我有话说。”

张超有些疑惑,但李澈没有解释,挥挥手让他走了。

袁绥不是第一次见李澈,却是第一次见李澈和张超相处的样子,他有心想提醒一下自家主公,这个新来的谋士似乎有些过于高傲了,可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同行扯不清啊。

第135章三国(2)

张超走后,李澈又翻了一遍地图。

地图这种东西通常不全,张超拿来的地图至少也用了百年以上,是刻在木板上的,只有广陵附近的几个郡县大致位置,至于李澈想要的全舆图,大约只有洛阳皇宫里才会有。

但这已经足够了。

在李澈看来,广陵郡的位置得天独厚,附近的郡县不是邻近州城就是豪强众多,广陵郡没什么豪强,但粮食出产丰厚,虽然这同样也导致了征不到什么好兵,但战场相搏玩的是头脑,有几个人挡在前面耍耍花架子也就可以了。

李澈想要张超不去掺和讨伐董卓的破事,让隔壁张邈去凑个热闹也就够了,做好战备,伺机抢占地盘才是实在的。

汉家十三州,广陵郡位于徐州,张超的兄长张邈离得不远,在陈留,属于兖州,情况没有广陵那么好,但有心算无心,拿下兖州的概率也不小,到时候两郡之兵变为两州之兵,只要兄弟俩不拆伙,势力就永远高出别人一截。

奈何张超不是这么想的。

李澈劝他做好战备的时候他还十分兴奋,等到下一句,他就不乐意了,甚至脸色都冷了下来,不等李澈说完,便道:“我张超没什么本事,食汉家禄米,为汉家做事,先生这话日后不要再提。”

李澈发现自己错了。

他万万没想到时值乱世之秋,竟然还真有这种愚忠之人,张超这边一断线,他想好的全盘计划都被打乱,不得不缓了缓,捋了捋思路。

张超说得义愤填膺,更有一种看错了人的悲哀,他帐下可用之人不多,李澈来之前,最受他重用的是一位名叫臧洪的先生,臧先生也许不如李先生聪明,但为汉家尽忠的那份心却是谁都比不上的。

李澈忽然叹了一口气。

张超本来已经准备拂袖离去,听他叹气,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