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自倾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8

分卷阅读138

    家就不提了,旁支基本上该判的都判了,该死的也死了,嫡支独子薛蟠也在诏狱一命呜呼,只剩下孤女寡母,守着财产过活。

王家已没了爵,全靠王子腾一人撑着,如今封疆大吏已是做不成了,成化天子也怕他居心不良真通敌叛国去,给他在兵部插了个二品闲差,暂且放在一边。

算起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最惨的是宁府,贾珍上头原本还有个爹叫贾敬,只是沉迷方书把爵位交给了儿子,这会儿贾珍死了,爵位也回不来,还落得个抄家的下场,其次是贾家的荣府,虽没抄家,但要交纳一大笔赎银,强买的良田也被放还,印子钱更不用提,偌大的家业,这就散了一大半。

西厂事了,李澈办案的速度飞快,倒让成化天子微妙地想起汪直,只不过汪直是屈打成招,素日给他呈上来的只有口供,李澈却是人证物证齐备,一眼看去清清楚楚,案犯口供根本不重要。

真能臣和假能臣的区别实在太过明显。

成化天子不止一次地对着奏折上的李澈两个字叹气,叹这样一个人怎么就能是正统科考出身,御前钦点状元郎呢?

但凡出身差点,他都得把人弄来做北镇抚司指挥使,这样的能人用着多安心啊。

经过金陵血案和废除西厂两役,李澈的名声几乎传遍了朝野,虽则还是正三品的侍郎,但平日里就连阁老都对他和颜悦色,刑部尚书更是满意,说到底他也干不了几年了,后继者有能为是好事。

李澈的鞭伤一直养到过了年才好。

西厂的鞭子是特制的,牛皮里镶着细碎的铁片,当时不疼,等过了劲却会发现很是难养,那些看着可怕的残肢之刑烙铁酷刑反倒好养,死在西厂里的人却大半死于这种鞭伤,成化天子特意派遣了御医来为他治伤,也没让这份疼痛减缓多少。

李凝给了他几天脸色,终究还是没忍住哭了一场。

她比谁都知道李澈有多怕疼,更知道以他的能力完全不必要走这一遭,如果不是为了她,他大可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如此急于升官,只是为了保护她。

李澈隔天发觉她眼睛肿了,倒是没问,只是把她的头发揉得散散的,说道:“成日里在家瞎想,你该找个伴了。”

李凝一边捂着头发一边躲避李澈的大手,却还是逃不过被揉成一头乱毛。

李澈说到做到,没两天就从外头带回来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眉间一点红痣,自称香菱。

自从薛蟠被打死之后,香菱战战兢兢做了好几回证,她从小被拐子打骂长大,几乎什么都不懂,因李澈多问了一句,原本想带她回家的锦衣卫不敢相争,便把人送到了他这里。

李凝看着香菱,倒想起黛玉来。

这些日子李澈做的事情几乎都没有瞒着她,贾家的事情她都听说了,虽然起初十分震惊,但她相信李澈不会冤枉人,她去过的荣府虽然没被抄家,但大老爷充军,二老爷流放,虽有个老太太在撑着家业,但显然已是顾不了黛玉的了,李凝这几天着人去贾府送信,派去的人甚至能直接走到后院里去。

黛玉信里说她要回家了,林家虽然人丁凋零,但有父亲在,也比如今的贾府好,甚至老太太已经准备把家里的几个兄弟姐妹送到扬州去。

李凝最后收到的信是黛玉回家之前寄的,信里带了些别离愁绪,说她回了扬州,此生大约和她再也见不到了。

李凝有些奇怪地眨了眨眼,京城到扬州不过千里的路途,坐船一两个月就到了,怎么就此生不见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隔壁老王明天上线。

寄人篱下的宝哥哥上线。

林如海向天再借五十年警告。

第101章

年关一过,京城里渐渐开始热闹起来。

春闱定在二月,各地的举子为了在科考之前能空出些时候温书,一般都会在二月前赶到京城租赁宅子,自来只有穷死的秀才,没有穷死的举人,但京城的宅子却不是有钱就能租得到的,故而大部分举子会结伴租住在酒楼客栈里。

住在客栈就意味着要和人交际,王华一心科考实在不想费神,货比三家之后,在邻近西厂旧址的地段租赁了一处小宅院。

西厂虽然被废,但据说清理那座地牢时清理出了大量的死尸,锦衣卫平日都不敢打那儿过,故而附近的宅院也没什么人敢住,难得有肯租住的,东家甚至只收了从前一半的价钱,换算起来,倒比住客店划算多了。

王华也是住了几天之后才发觉自家院子一墙之隔的地方住着的就是去岁掰倒西厂的李澈李侍郎。

这位铁骨铮铮的大人不似百姓口口相传的面若包公,反倒生得一副绝佳的容貌,至少王华活了三十五岁,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王华身无官职,也不必向李澈行礼,春闱渐近,他更没有什么攀附的心思,只是仍旧要在心里感叹老天爷的偏心。

据说李侍郎蟾宫折桂时年不过十五,到如今三品京官的级别,甚至还不到三十岁,又生得如此出色,真是羡煞凡人。

王华闭门读了一个月的书,期间有同乡想请他出去游玩,也有一些诗会的邀请,都被他给拒了,他自小天资绝佳,连他自己都这么认为,然而屡次乡试不中,令他耗费了数年时光的同时也一并沉淀了心境。

今年的会试进展得很是顺利,王华临考前大病了一场,入得考场时也是病恹恹的,却也不负他余姚才子的盛名,名列会试三十三名。

只因他住的地方太过晦气,除了一个东邻,周遭数百户人家都是空房,隔壁住着的是三品大员,自然也不会贪他几个喜钱,故而王华这场金榜题名,倒是不大热闹。

朝廷每逢科考大年都会热闹一阵子,除了出身不大正的官员,基本上正经科考的官员都挺乐见朝廷收录新人,毕竟从二月春闱到三月十五殿试后好几天,对非翰林院的官员来说,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假期。

李澈办案利索,故而刑部的那点差事还累不到他,每每他办完了手上的事情,就坐着喝茶烤火,若是不明就里的人见了,还以为刑部侍郎是个多清闲的官。

近年来各地多雪,夏日干旱,冬日极寒,许多地方上报灾情,甚至传出大明的土地种不出食物的谣言,这不关刑部的事,然而大灾引发各地流民起义,滋生更多大案,李澈觉得,这里的情况不大夏好不了多少。

大夏干旱,可以压榨祈雨人,祈雨人虽然少,但就从大夏数千年王朝屹立不倒来看,大夏的祈雨人数目远远高出他们放在明面上的,大明却没有这个运气,倘若祈雨能力和禹师的引雷术一样不必折损寿元,李澈觉得自己大概会管一管,然而他想活下